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陈焕章:商业——商业的重要性 
作者:[陈焕章] 来源:[作者惠赐] 2025-07-31

商人的职业是商业。它包括了经济学家所说的“交易”,不过我们仍然用“商业”一词,因为它是通常指称的四民之一。在汉语中,商分为两类,一类叫行商,他斟酌商途的远近,计算市场的行情,再将商品运往远方。另一类叫坐商,他存储商品、等待买主,以卖出赢利。这样的区分在古代可能十分重要,但今天已经不再有用了。因此,我们将用“商业”一词概括这两类商人,不再加以区分。

中国人置商于四民之末,于是便产生了误解。普通人的观点认为商人属于最差的阶层,因为他们自己不生产任何东西,只是从他人的产品中得利。他们还囤积居奇、以高价获利,因此招致怨恨。这就是为什么汉高帝(350357 A.K.202195 B.C.)要禁止商人衣丝乘车、用重税困辱他们。那是第一个颁行于全帝国的抑商法规。【1】从此,在中国经济史上有若干时期商人吃了很多苦头,但这样的政策不是来自孔子的学说。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春秋榖梁传》中商仅列于士之后,根本不是作为最差的阶层。中国人通常置商于四民之末那只是因为:农民生产原料,工匠制造商品,交换原料和商品的商人自然不可能先于他们。这是生产过程的顺序,不是社会地位的顺序,也不是道德上的区分。因此,中国人称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这是生产的自然次序,不是对工商业的蔑视。

孔子从来没有低估商人的作用,在汉以前,儒家从来没有鼓吹重农抑商政策。叶适指出了四民对社会同等有用的原则性认识,他说:

“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2

农业和商业的相对重要性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司马迁这样论述这一规律:

“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3

按照他的理论,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和一个复杂的文明中,商业自然比农业更重要。因此,虽然经济利益削弱了道德的影响力,资本主义生产会破坏分配的平等,但这是必然要到来的自然结果。事实上,凡是帝国一统天下,不再有外来争斗,人民靠社会收入自力更生时,中国人更重视农业,这是从分配的角度看。但当存在民族斗争时,他们就更重视工商业,这是从生产的角度看。

注释:

1】商鞅是第一个制定重农抑商政策的人(192214 A.K.360338 B.C.),参阅《商君书·垦令第二》。

2】《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

3】《史记·平准书》。

(节选自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翟玉忠译,陆寿筠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相关文章:
·陈焕章:商业——商业的重要性
·陈焕章:工业——工匠的一般状况
·陈焕章:工业——工匠的地位
·陈焕章:工业——工业的四大要素
·陈焕章:工业——工业的门类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