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考工记》的说法,工业有赖于四大因素:天时季节、当地气候、材料质素、和工匠技艺。合此四者,制品就会精美绝伦。 (1)有的季节,上天成全某物;有的季节,上天灭之。有的季节草木滋生,有的季节它们枯萎。最热的夏天,石头会熔化。水有时结冰,有时流动。这些都是由于季节的不同。关于适应季节,我们以弓人为例。一张弓的材料有六种:干(木)、角、筋、胶、丝、漆。干要在冬天取,角在秋天,丝和漆在夏天。制弓,冬季剖析干材;春季用水浸泡角;夏季准备好筋;秋天,用胶、漆、丝三种材料,将干、角、筋合成一体;寒冬季节,弓制作完成——冬寒将其状态固定下来。简而言之,制弓过程的不同阶段与季节相应。这是适应天时的一个例子。 (2)郑地的刀,宋地的斧(二者都在河南省),鲁地的削(山东省),吴(江苏)、越(浙江)的剑都十分有名。但即使用同样的材料,而改在别的地方制作,就不可能达到同等程度的精良。因此,任何工艺都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 (3)燕地(直隶)的牛角,荆地的弓干,胡的箭杆(二者都在湖北省),吴、越的金、锡都是上等的材料。因此,所有工艺部门都应从那些出产特优材料的地方取材。 (4)在越地,每个人都会制作农具,因为那儿的土壤需要那些农具,而那儿的矿山又出产相关材料。在燕地,每个人都能制作铠甲,因为他们的边境靠近匈奴。在秦(陕西),每个人都能制作武器的柄,因为那儿的木材适用于作柄。在胡地(匈奴的聚居地),人人能作弓和车,因为那是个游牧之地。这些都展现了不同地方的不同技艺。的确,工人的技能取决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当某个地方特别适合某一行业,那里的人们就会习惯于此业,并发展出一种特殊的技艺。因此,任何工种都需要工匠的技艺。 这四个因素对于任何工业都是重要的。如果材料精良,工人技术娴熟,而产品不好,那么或者是因为它在不适当的季节生产,或是因为气候不宜。这四个方面是任何工业得以建立的基础,但工人的技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矫正其他三个因素。 (节选自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翟玉忠译,陆寿筠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