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刘予希:浅议《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 
作者:[刘予希] 来源:[] 2010-10-01

    《庄子》“寓言十九”,涉及许多人物,而孔子是众多人物形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而全书中孔子的言行表现出了多面性,差异万千。考虑到一般认为《庄子·内篇》是庄子亲作,下面就以内篇中的孔子形象,来阐释孔子这一形象的隐喻。

  孔子第一次登台,是《人间世》中颜回在去卫国前跟他辞行。孔子问过颜回去卫国的目的后,原本主张“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的他竟对颜回说:“嘻!若殆往而刑耳!”并解释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孔子认为“入世的难,几乎比出世修道还要难,所以自己要注重自修”,因此阻止了他。篇末孔子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在孔子门前唱道:“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现在的世道,连圣人都只求免刑了,哪里还能“临人以德”啊。孔子正是对接舆的话深有同感才会“欲与之言”,而《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甚至还因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就“以其兄之子妻之”。可以说,庄子实际上是借孔子的口道出了自己对入世如何保全自己的方法。但这并不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而是一种对孔子处世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因此,虽然庄子是从道的角度去思考并实践这种所谓消极的处世思想,但从来源上讲,不仅传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更是对孔子入世思想的发展。

  《德充符》中的寓言都涉及肢体残缺之人。如果将孔子出场的三个寓言的顺序调换一下,便可以看到其中孔子思想的变化。首先是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 无趾因此说:“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这时的孔子注重的是形体上的全。后来常季问孔子鲁国的兀者王骀为何“立不教,坐不议”而他的弟子却能“虚而往,实而归”,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孔子的思想终于升华,不再注重形体,而是从思想上看待一个人。最后,鲁哀公问孔子为什么哀骀它相貌非常丑陋,却能有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孔子提出了“才全而德不形”,孔子的思想也再次升华,提出“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大宗师》中的孔子形象与前两篇中的孔子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是好友,子桑户死后,孔子让子贡前去帮忙料理丧事,却看到孟子反与子琴张在奏曲唱歌,子贡告诉了孔子,孔子说:“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这一句指明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根本原因并非他不明白事理,而是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丘,天之戮民也”,他这么做是“命”所注定的,所以《人间世》中叔山五趾对老聃说:“天刑之,安可解!” 后面的两个寓言都与颜回有关。第一个是颜回问孔子“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不合礼,却“以善处丧蓋鲁国”,不是很奇怪吗?这与上一个寓言喻义一致,只不过更进了一步,因为丧葬的换成了至亲,而说教的对象也变成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这两个寓言中,孔子突破了礼的束缚,突破了俗世的界限,突破了死生的疑惑,是一个“游方之内”却对方之外有着深彻体悟的人。这正是因为他善于应用“心斋”的方法,虽然受制于天(或命),不能逍遥,不能游方之外,却仍能理解并追求那些得道之人,所以颜回说自己能“坐忘”之时,孔子“请从而后也”。

  《庄子·内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孔子的形象贯穿于其中。庄子着力描写孔子,并不是以论敌或者讽刺的对象进行刻画,而是以一位先贤的形象来表述自己所思所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庄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形象。所以,庄子与孟子同时,却从未在各自的著作中攻击甚至提及对方,个中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庄子·内篇》虽然更多的是体现了孔子思想中出世的那一部分,并加以利用和引申,却并未完全舍弃他入世的思想,并以此为其出世思想作了铺垫。这不仅肯定了孔子,更超越了他作为儒家代言人的身份和思想,也可以作为先秦时期儒道合一的佐证。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译[M].中华书局.1983
  [2]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书店.1987
  [3]郭庆藩.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196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相关文章:
·赵丹阳:浅议《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沙黑:浅议韩非子的《难言》篇与《说难》篇
·王学泰:浅议道家的“以智治国,国之贼”
·【北宋】王安石:庄子“九变而赏罚可言”解
·袁焕仙:统说庄子·齐物论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