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东西之分,行济世之愿——欢迎您加入人类文化史上这一最激动人心的远征!我们欢迎所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文章;投稿信箱:

alexzhaid@163.com 

 

翟玉忠 陆寿筠 黄纪苏
韩东育 房宁 宋洪兵
倪光南 高梁 左大培
孙皓晖 潘维 钟庆
朱渊清 白益民 林治波
吕嘉戈 张宏良 郑秉文
仲大军 王小强 陈一文
陈嘉珉 李学勤 甘阳
卫战胜 张文木 陈鼓应
高一飞 高建立 马耀邦
周桂钿 王湘穗 骈宇骞
李乃义 时寒冰 相蓝欣
黄平 田辰山 李良
丛亚平 严海波 廖子光
胡孚琛 郑永年 李超民
赵汀阳 包华石 宋鲁郑
韩星 蔡历 邹东涛
恩道尔 韩毓海 河清
裘錫圭 左玉河 卢麒元
刘仰 胡星斗 余云辉
江涌 刘小枫 方朝晖
李学俊 阮景东 李建宏
付金才 汉心
更多..
1898年,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深重危机,晚清重臣张之洞写下了《劝学篇》,疾呼保国、保教、保种,其中维护礼教的核心就是三纲五常。他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 名实严重混乱根源于近代中国人文学术中大量鄙名和伪名的引入。什么是鄙名?就是强加给一般事物的鄙陋恶名。南北朝子书《刘子》(其作者是刘昼还是刘勰,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鄙名篇》,专论鄙名之害。 内容提要:今天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只剩三个:起源于西亚的亚伯拉罕一神教文化、起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化,以及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三大文化体系已经覆盖全球,它们的冲突和互动将决
翟玉忠:学术亡则天下亡——从儒家五行学派的消亡说起

翟玉忠:学术亡则天下亡——从儒家五行学派的消亡说起

子贡是孔子的老学生,长期陪侍孔子。他曾回忆说,孔子很少言及人性与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篇》)但在战国秦汉时期,一个儒家学派大力阐发人性与天道,这就是由孔子嫡孙子思所

2025-06-16

翟玉忠:这是一个名实严重混乱的时代

翟玉忠:这是一个名实严重混乱的时代

中美思想观念领域的冲突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在2024年2月25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的一档新闻节目中,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将中美竞争的本质定义为一场思想

2025-06-10

翟玉忠:早熟的中国政治为何没有走上西式民主之路

翟玉忠:早熟的中国政治为何没有走上西式民主之路

东西方学者普遍注意到,中国政治在诸多方面呈现出早熟的特征。这种早熟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度的构建上,也反映在其政治理念、社会治理模式等多个维度。当我们深入探究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2025-06-09

翟玉忠:盲目引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会颠覆国本

翟玉忠:盲目引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会颠覆国本

在起伏跌宕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学术与思想的交流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以来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体制化

2025-06-02

翟玉忠:清静心及清静世界的建立

翟玉忠:清静心及清静世界的建立

名法,即刑(形)名法术之学,为春秋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法家所研习者。法家与形名之学的关系,史家多有记载。刘向《别录》云:“邓析者,郑人,好形名。”刘向《新序》云:“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术无形,因循以督责

2025-05-26

翟玉忠:破除西方学术对当代中国知识界的垄断

翟玉忠:破除西方学术对当代中国知识界的垄断

学术不仅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也是其强盛的重要支撑。1898年,晚清重臣张之洞在《劝学篇》序言中指出,自古以来,一个国家世运的好坏,人才的盛衰,表面上取决于政事,其本质内里还在学术。“窃惟古来世运

2025-05-19

翟玉忠:黄老道家极大发展了名教礼义之学

翟玉忠:黄老道家极大发展了名教礼义之学

由于孔子在《论语·八佾篇第三》中曾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长期以来人们将黄老道家核心经典《管子》的名教思想忽视了。要知道,如同黄老之学集中国文化之大成一样,黄老之学也极大地发展了名教礼义之道。

2025-05-15

 
斯米克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南怀瑾研究院”

斯米克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南怀瑾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南怀瑾研究院成立仪式现场恒南书院是斯米克集团董事长李慈雄秉承老师南怀瑾先生意愿而建造,作为先生在上海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之一。先生最初为书院命名“南怀瑾研究院”,2012年先生辞世后,更名

2025-07-03

陈焕章:工业——工业的门类

陈焕章:工业——工业的门类

古代工业门类一定十分少,但仍存在六大部门。按照《礼记·曲礼》,天子有储藏产品的六府,分别由六个官员负责。他们是: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当时,税收更多地是以实物而不是金钱缴纳的。因此,天子

2025-07-03

陈焕章:农业———农业生活

陈焕章:农业———农业生活

现在让我们整体考察一下古人的农业生活,从我们有记录可循的最早时期开始。在《诗经》中有一首豳人写的诗,描写了公刘时代(约1245 B.K.或 1796 B.C.)豳地的经济生活。它是周公作为立国之基献给

2025-06-26

马平安:重读法家——时代的弄潮儿

马平安:重读法家——时代的弄潮儿

春秋战国时期是继殷周之变后中国古代社会经历的第二次大变革时代。这种变革有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深刻原因,是东周以来周天子失势、诸侯兼并、战争蜂起,天下大乱、变化冲突的结果。 在这场长达数百年的乱世

2025-06-26

亚什拉吉·夏尔马:伊朗“政权更迭”——西方不民主的历史

亚什拉吉·夏尔马:伊朗“政权更迭”——西方不民主的历史

随着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加剧,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称,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是美国军队的“容易攻击的目标”。特朗普周二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帖称:“我们不

2025-06-25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老师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老师

无论是春秋法家,抑或是战国法家,他们都有自己共同尊崇的人物,那就是黄帝与老子。春秋战国法家尊崇黄帝与老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第一,黄帝理天下,修德义,便民心,谓之至理之代。 (1)黄帝设官分职,以云命

2025-06-19

陈焕章:农业———耕作的粗放式和集约式

陈焕章:农业———耕作的粗放式和集约式

耕作有两种方式:粗放的和集约的。如果土地贫瘠,农民必须耕种比较多的土地,才能得到与耕种较少好田同样的收获,这是粗放式耕作。如果土地肥沃,他可以在较小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本进行精耕细作,而得到同样

2025-06-19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血脉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血脉

关于法家的缘起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从历史上看,法家可以说是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的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对国家治理、政治探索及社会实践的一种政治治理意义乃至文化传承意义上的血脉的延续与流动。 东

2025-06-12

陈焕章:农业——耕作的方法

陈焕章:农业——耕作的方法

在描述农田的布局时,我们已经大略说明了耕作方式,现在我们必须研究一些细节。主要的特点是“代田”法,那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方法,由尧(约1732 B.K.或2283 B.C.)的农师后稷所发明。由于一亩田是

2025-06-12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特征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的特征

在先秦诸子的百花园中,有一朵红玫瑰绽放得分外鲜艳,格外惹人瞩目。它浑身是刺,傲然独立,不屈不服,不惧风雨,极力向世界表明它的特殊存在,这株红玫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之一——法家学派。法家应时而生,

2025-06-10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之传统

马平安:重读法家——法家之传统

“法家”一词最早见于文献《孟子·告子下》中的一句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朱熹认为:“法家,法度之世臣也。拂士,辅弼之贤士也。”【1】将法家作为学术

2025-06-10

陈焕章:农业——农业不是唯一的生产事业

陈焕章:农业——农业不是唯一的生产事业

尽管孔子认为对于生产食物来说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但他并不认为人人都必须务农,除了农业,就没有其它的生产劳动了。我们用《论语》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天,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吾不如老农。”然

2025-06-06

王明珂:民族与国民在边疆——以历史语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为例的探讨

王明珂:民族与国民在边疆——以历史语言研究所早期民族考察为例的探讨

编者按: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分科的研究取向、基于宗教的概念体系,与中国超越神本的大一统国家形态可谓格格不入。近代中国学者生吞活剥地引入,不仅导致了学术脱离现实,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

2025-06-05

陈焕章:农业——农业的重要性

陈焕章:农业——农业的重要性

在四民分业的基础上,我们将生产分为三个部门,即农业、工业、商业。虽然士和其他三种职业一样也有生产效能,但他们不生产物质财富。因此我们首先讨论其他三个群体,然后再讨论士的生产效能。这三个群体中农居第一位

2025-05-30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没有奴隶制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没有奴隶制

中国历史中有一件十分荣耀的事,那就是中国从来没有存在过普遍的奴隶制。在井田制下每个人从政府得到一百亩土地,因此每个人都是地主,谁会是奴隶呢?奴隶制怎能出现?因为土地肥沃,易于耕种,拥有土地以百亩为限,

2025-05-22

胡春雨:文化生命与中华元典《尚书》

胡春雨:文化生命与中华元典《尚书》

“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打开《尚书》,可以在此谛听“舜庭赓歌(赓歌, gēng gē,酬唱和诗——编者注)”,窥探“雅诰奥义”,其中的珍藏,据说“历代宝之,以为大训”,迎面可见的乃中国人对大

2025-05-22

国际权威杂志刊文揭秘:中药炮制后为何更易吸收——山楂红素纳米颗粒揭示多酚高效利用的奥秘

国际权威杂志刊文揭秘:中药炮制后为何更易吸收——山楂红素纳米颗粒揭示多酚高效利用的奥秘

编者按:红果宝公司委托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等国内外相关科研团队,历经三年,以山楂红素为原料,在山楂红素超分子构效机制的联合攻关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现摘要转发《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论

2025-05-19

阿亚德·阿布拉尔:西方对各国实行的新殖民主义

阿亚德·阿布拉尔:西方对各国实行的新殖民主义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实力一直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击退侵略、实现战略利益、成为冲突和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的唯一力量。如果软实力的实际运用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那么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以及人类自身的历

2025-05-15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工作的必要、正义性和荣耀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工作的必要、正义性和荣耀

孔子从不鄙视任何一种工作,他认为工作是必要的,正义的和荣耀的。首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工作是必须的。《尚书》中说:“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1】因此,盘

2025-05-15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职业选择的自由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职业选择的自由

尽管在四民体系中,人们按他们的职业分类,但他们仍然有职业选择的自由。按照儒家理论,每个人应有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而这是古代的事实。孟子说:“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

2025-05-08

苏俊林:简牍所见秦统一的制度之胜

苏俊林:简牍所见秦统一的制度之胜

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被中原国家“夷翟遇之”。商鞅变法后,秦国崇尚法家,礼乐文明不倡,更受中原国家鄙夷。秦“野蛮”“落后”的观念影响至深,至今仍有秦的统一是野蛮战胜文明的说法。秦国存在野蛮、落后的制度和

2025-05-08

刘太祥:简牍所见秦汉行政奖励制度

刘太祥:简牍所见秦汉行政奖励制度

内容提要:从秦汉出土简牍来看,秦汉政府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行政奖励机制,主要形式有增秩迁职、拜爵、赐钱物、赐劳记功等,各种奖励形式在行政实践中经常综合利用,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精神奖励,还有权能奖励,

2025-05-01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四民

陈焕章: 生产部门概述——四民

中国人很早就依据劳动的分工,将人们分为四个群体(四民)。这种分类并不是种姓制度,而是一种职业区分,涵盖了所有的人。《春秋榖梁传》上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1】何休给出了四

2025-05-01

林尚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林尚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也有哲学社会科学。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

2025-04-24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资本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资本

(一)资本与财富“资本”之“本”,原意是树的根,即任何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基础。“本”用作资本之意最早出现在《管子》中,后来一直普遍沿用到今天。但这样用法在孔子的著作中找不到,他用的是“资”字。《诗经》中

2025-04-24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土地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土地

(一)数量有限因为土地是有助于生产的自然物的主要代表,我们将单独考察它。当我们研究土地问题时,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土地在数量上是有限的。《礼记·王制》上说:“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

2025-04-18

余云辉:反击美国霸权,重建世界秩序

余云辉:反击美国霸权,重建世界秩序

内容提要:美国的关税战在表面上属于商品战,本质上属于金融战,属于世界商品制造中心与世界货币制造中心之间发生的货与币的战争。中国是美国打击的首要目标。旧的秩序正在坍塌,新的秩序需要重构。美国不惜推倒现行

2025-04-18

翟玉忠:警惕“学术跪族”!

翟玉忠:警惕“学术跪族”!

二战后的历史一再警示我们:软实力是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全面溃败以及冷战后世界各地的颜色革命,都证明学术思想、文化舆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关键。21世纪的中国,正以强大的经济

2025-04-15

张亚光:常平仓的经济思想与历史影响

张亚光:常平仓的经济思想与历史影响

常平仓是中国经济史中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实践之一,在调节粮食市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常平仓制度强调搞好粮食储备调节的重要性,指

2025-04-10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自然

陈焕章:天然物和资本——自然

(一)五行因为土地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将首先考察所有的自然元素。为此,我们可以用五行来代表对全部自然力的分类。尽管五行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这里我们只考察它们与经济有关的方面。《尚书·洪范》将五行放在“

2025-04-10

 

文强被判死刑 重庆市民放鞭炮庆祝(视频)

点击播放 “今天判处文强,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4月14日下午,重庆。 文强在法庭内等待宣判时,王天伦涉黑团伙的受害人之子潘经理,举着一张毛笔写“罪有应得,死有余

2010-04-16

程亚文:“文人政治”为何误国?

说到“文人政治”,托克维尔的那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可能马上会被人想起,自前年该书因一位政治要人的点赞而声名烜赫以来,书中描述的“作家干政”现象,也引

2014-10-23

云伟宏:20世纪经济学主流的演变

萨缪尔森曾经说;"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趋势的变化。"本文不打算就某一具体理论或模型做详细的讨论,而只对它们在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论。笔者有两个

2008-03-28

【南宋】严蕊:如梦令

【南宋】严蕊: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赏析: 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2014-01-28

[美] 梭罗: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美] 梭罗: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

到达我们生命的某个时期,我们就习惯于把可以安家落户的地方,一个个地加以考察了。正是这样我把住所周围一二十英里内的田园统统考察一遍。我在想象中已经接二连三地买下了那儿的所有田园,因为所有的田园都得要买下

2016-01-16

《尸子·仁意》白话译文

原文: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种者,后稷也;听狱折衷者,皋陶也。舜无为也,而天下以为父母。爱天下莫甚焉。天下之善者,惟仁也。夫丧其子者,苟可以得之,无择人也。仁者之於善也亦然。是故尧举舜於畎亩,汤举伊

2012-02-19

谷中信一:郭店《老子》看今本《老子》的完成

一、序 郭店《老子》的发现,使全世界的中国思想史的学者们大为震惊。因为它算得上《老子》研究史上,继马王堆《老子》的发现之后,本世纪最大的收获之一。由于这一发现,可以预想今后的老子研究必定取得新的拓

2011-10-20

南怀瑾:做人的根本——生活教育(视频)

翟玉忠先生按:这是今年南师在太湖大学堂吴江国际实验学校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集中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家仔细参究——我曾参观过这所学样。学校不害人灵性,一派生机盎然之景,令人

2012-10-01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