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经典
翟玉忠 付金才:《黄帝四经•经法第一篇•道法第一》会讲讲义——第三至六段 
作者:[翟玉忠 付金才] 来源:[作者惠赐] 2017-02-19


原文: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1】。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见知之道,唯虚无有【2】;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3】。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4】。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名声号矣。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5】。

语译:

万物万事都生于冥冥大道,其死生成败是由道的得失决定的。祸福同出一门,一般人却不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要想认清事理,就要心境虚灵。心境虚灵,就能明察秋毫,形与名了了分明。形和名一旦确立,那么是非也就随之确定了。所以懂得大道的人认知天下万事万物,无所执著,功成不居,相时而动,公正无私。因此国家便可以在形名确立、名实相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形和名都已经确立,种种官职名号已建置,那么万事万物就能各当其位,各得其宜。

心得:

另一种学习、认知的方法:虚无有

人事人为,有成有败。常胜不败,哪个不想。若想不败,需改变学习方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明道是常胜的前提,虚无有是明道的方法。吾人学习最注重摄取知识,忽视了对知识的消化。如同饮食,只吃,不消化,不代谢,病矣。知识时代最大的弊端是有知识没文化,有学问而无创新。《黄帝四经》给吾人提供了另一种学习、认知的方法——虚无有。将所知的与所不知的都虚掉,忘记知道的,忘记不知道的,不知的程度越高,对内心对道的体悟就越深,因为内心和大道被知识屏蔽了。虚掉无和有,减少知识对心性的染污,心性的力量逐渐呈现,便有了明察秋毫的智慧。

怎样做到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长久以来,为中国教育所提倡,而做的大公无私的人并不多。小资们会说,人天生自私,大公无私违背人性。其实做到大公无私,有一定的次第和基础。无私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而言,如果心地未变,人生观未变,大公无私当然难做到。《黄帝四经》认为其程序是无执,无处,无为,无私。四无之中,最后才是无私。人经营自己的事业,不执著于自己的观点、认识和利益,放下自己的身段,尊重他人的地位和利益,从他人那里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方法和技巧。如此之后,错误妄为之事自然减少,事业成功的可能性明显提高。若事业成功,自然不用担心自己的个人利益。自古经典多责备贤者,不是用来教化草民的。肉食者通过四无,修炼心性,发起愿力,拓展胸怀,提升智慧,成就家国事业,国富民强,肉食者也就不必担心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家国的兴盛是肉食者的根本大利益之所在。

注释:

【1】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此就得道与失道的不同境界而言。《管子•内业》云:“夫道者……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

【2】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见知,犹认识;虚无有,指心地的空灵境界。

【3】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此处指达到虚无的境界,才能明察秋毫,形名不乱,能以公心循名责实。

【4】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此讲如何达到“虚无有”的境界,如何除妄心,“除四害”。无执,犹不执著;无处,犹功成而弗居;无为,指相时而为,无为而无不为;无私,指人的心量广大,兼爱无私。

【5】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此处的“正”指名正,万事万物各当其位,各得其宜。《申子•大体》云:“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


原文: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1】。至正者静【2】,至静者圣。无私者知(智),至知(智)者为天下稽【3】。称以权衡,参以天当【4】,天下有事,必有巧(考)验。事如直(植)木,多如仓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陈,则无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则治而制之矣。绝而复属【5】,亡而复存,孰知其神。死而复生,以祸为福,孰知其极。反索之无形,故知祸福之所从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已)【6】。轻重不称,是谓失道。

语译:

精公无私的人智慧释怀通明,最为通明的人总能建立功业。总是依正道而行的人内心能保持宁静的境界,至静的人就是圣人。大公无私的人是睿智的,至智的人可以为天下制定标准规则。用标准来审定是非,并且参照天地自然的规律,那么天下之事都可以得到验证了。事物繁多,多得如同仓中的米,但有了规则,那么再隐秘微妙的东西也无法逃脱因而成为文明的世界。所以说法度已经具备了,所有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治理。断绝了的世祀会重新接续,灭亡了的国家会重新起来,谁知道其中的奥秘呢?衰败的国家变得兴盛了,祸变成了福,谁知道其中的究竟呢?只要反求于道,便可以懂得上述祸福、死生、存亡等产生的原因了。应付事物变化的方法在于掌握平衡和适度,若轻重处理不当,就是失道。

心得:

悟道者的三位一体:“功、圣、智”

我们切勿将悟道者将圣贤约定俗成地理解成道德楷模,因为道德楷模只是人伦方面践行表现的卓越者,圣贤的表现至少在事功、心境和睿智三个方面均有卓越表现。经过无执(不执着于自己的观点)、无处(放低自己的身段)、无为(念念清净无妄为)、无私(彻底超越了自我中心,以天下人之私为自己之私)的修习,人就会达到大公无私的境界。因为大公无私,对症结之原因、克服之方法、进步之方向有通明的认识,他们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民的福祉是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因而依靠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上下同心,努力实干,以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家富国强。

因为儒家学说的重点是以名分伦理为核心的社会教化与家族自治,在以家庭和家族为主要社会组织的中国社会,儒学成为显学理之当然。儒家重视伦理,在对圣贤人格境界含义的规定上伦理是一个重要内容。身为显学的儒学圣贤观极大地左右着人们对圣贤的认识,以至于人们在理解圣贤时,过分凸显圣贤人格的伦理性。

《黄帝四经》从内心清净的角度定义圣贤人格,丰富了我们对圣贤人格的认识。“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旁门八百,左道三千,而正道只有一个。明确了正道,以宁静安祥的心境践行正道的人是圣贤。这种宁静安详不是道貌岸然,心平气和,不是老好人和乡愿,而是以一种大勇猛、大精进、大刚毅、大执著的精神践行正道。《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都有助于人们理解“至正者静,至静者圣”的丰富内涵。禅家有一首偈子,“修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毫不动摇、心无旁骛地笃行正道者的心境可以称之为圣贤的心境。

注释:

【1】公者明,至明者有功:公指上面的“四无”,即无执、无处、无为、无私而言。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建立事功。

【2】至正者静:正,指名正,得其正位而言。《荀子·君道》云:“行义动静度之于礼。”《庄子·庚桑楚》云:“正则静,静则明。”明则圣矣,皆可相参。

【3】至知(智)者为天下稽:稽,读为“楷”,意为规则。

【4】称以权衡,参以天当:权衡,指称,权是秤锤,衡是秤杆;天当,当犹正也,中也。《黄帝四经·经法·四度》云:“内外皆顺,命曰天当。”《管子·宙合》云:“应变不失之谓当。”

【5】绝而复属:属,接继,恢复。

【6】应化之道,平衡而止(已):平衡,指适度,不极端。与上文“当”的意思相近。


原文:

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时、晦明、生杀、輮(柔)刚。万民之恒事,男农、女工。贵贱之恒位,贤不肖不相放(方)【1】。畜臣之恒道,任能毋过其所长。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变恒过度,以奇相御【2】。正奇有位,而名〔形〕弗去。凡事无大小,物自为舍。逆顺死生,物自为名。名形已定,物自为正。

语译:

天地之间有着永恒的规律,百姓各自从事着自己的本职,贵贱高低也都有自己的位置,管理下臣有确定的方法,治理百姓有既定的原则。四季更迭、昼夜交替,荣枯变换、柔刚转化是天地间的固有规律。男耕女织是老百姓所从事的固定工作。贵贱都有它们确立的位置,有才德和无才德的人不能处于同等地位。选举官吏时,职位的高低要与他们的能力相符,这便是使用下臣的确定方法。去私门而行公道,这是统治人民的原则。一旦出现了不正常或超越了常规的事情,要用非常规的手段加以控制。治理国家所使用的常规和特殊方法要因事而施,使形名相副。事物无论大小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理由,逆顺死生等一切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事物本身的情况决定的;形名已经确定了,万事万物自会得宜。

心得:

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巨系统,这个系统的基础是自然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往往制约着生活于此的社会的运作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文明,草原的游牧文明,沿海的商业(海盗)文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其中人与自然互动交流最为充分的是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长期繁荣就有赖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充分运用和发挥了河流、土地、农作物、阳光,将光合作用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劳动者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耕作,耕耘收获,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财富生产的最大化、可持续。农耕活动以及农耕所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不衰的经济基础。

人的劳动最直接的结果是生产创造财富,而劳动更根本的意义是使人生变得充实丰富从而具有意义。中国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更应该强调的是活到老,劳动到老。因为劳动是人的天职,生命的存在因为劳动而有意义。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肯定了劳动的地位,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言外之意,只有劳动,才能感受到作为人的乐趣和幸福,中国古语也有“劳能生善”的古训。农耕社会最基本的劳动是男耕女织,因为农耕文明的技术含量低,土地资源丰富,很难依靠技术和资金形成垄断,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间内安于耕织。大土地所有者实现对土地的垄断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是在王朝末期。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因为工业对资源、技术、资金的依赖,更容易形成垄断。极少数拥有资源、技术和资金的人,通过垄断而获利,而不是通过劳动而获利。最高形式的垄断是金融垄断,金融垄断剥夺了劳动者劳动的权利,金融垄断者通过发动战争将原本的劳动者转化为士兵,所以列宁才说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理论上说,政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维持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之间的平衡,让劳动者充分就业,控制垄断者的无限扩张。充分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涉及到劳动者通过劳动来体会感受人生意义的问题。为什么弱势群体、失业者会成为宗教甚至邪教的皈依者信仰者,因为他们别排挤出劳动,只有通过宗教、邪教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注释:

【1】贤不肖不相放(方):妨读为方,意为并列。

【2】变恒过度,以奇相御:变恒,指不正常;奇,指非常规手段。


原文:

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1】,而中达君臣之半【2】,密察于万物之所终始,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3】。

语译:

有道的圣人不但能体悟大系统、复杂事务运行规律的辩证性和运动性,还能了解君和臣各自的职责所在,能详察万物发生及终结的原因,然而却从不以天地万物的主宰自居,所以他能纯洁精一又广大无形,成为天下的楷模。

心得

黄老之学与儒家不同,儒家自孔子以来一直坚持平民教育,有教无类。黄老之学是贵族教育,重点是培养治国理政之才。“执道者”一词在《道法》第三段出现过一次。执道者的含义在《黄帝四经》中更有执政者的意思。因为《黄帝四经》是培养政治家的,政治家治国理政需要心性的修炼,更需要参与现实政治。所以执政者的道不是后世佛家、道家明心见性、实现解脱自在长生久视的道,也不是现在流行的修身养性之道。道在《黄帝四经》中更指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原则,当然其修养心性的方法与后世佛家道家有类似之处。佛家道家修证和探究始终以个体生命的身心为核心,向内在身心和外向宇宙两个维度拓展,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存在维度。比如:佛家向内拓展,向身层面拓展形成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等理论,向心灵方向拓展,提出八识理论等等。道家向内拓展,从身层面拓展出道医学等。佛家向外拓展,提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千大千世界等,道家向外拓展,提出洞天福地等等。儒家虽然重视人的社会维度,却又过分突出家庭等基层社会组织,因此而中国谱牒、族规、乡规民约极为发达。黄老之学、道法文化则聚焦于治国理政层面。

黄老之学认为,明道者具有三种智慧和能力,一是对宏观巨系统发展大势的理解能力,二是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组织以引领和顺应巨系统的发展,三是对具体事物与宏观发展的关系的敏锐观察。三种能力,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一个管理。将宏观、微观融为一体的要靠管理。理论上对宏观大势只有依靠管理者从微观上努力,宏观大势才能变成现实。欲变革现实达到理想的状态,也要从微观入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与小、巨与细在“执道者”看来,本身就是一体,而要把握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要靠执道者决策者的驾驭,也离不开行政者的具体落实。中国现代伟人毛泽东便是执道者的典范,主席的著作极多,而最有超越性方法论价值的是《矛盾了》、《实践论》。

“至素至精”,走出个人、家族、阶层的小圈子。“悎(浩)弥无形”,形成能够包容众多阶层利益的大格局。“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国家这个巨型组织才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发展态势。中国作为一个巨型国家和文明,人口众多,版图广阔,生产生活形态不一。这就形成利益诉求多元的现状。领土狭小人口较少的国家,一个家族,一个产业,一种生存方式,解决好这个家族,这个产业的问题,基本就能管理好这个国家。所以在管理中国,对执政者的要求极高,高到必须明道的程度。如果执政者不明道,他就不能在中国立足。蒋介石只重视四大家族的利益,最终只得客居海中一隅。

注释:

【1】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反,同返,指事物终而复返,极则复返的道理。道有特别强调这一点。《吕氏春秋·大乐》云:“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引申为事务的动态发展。

【2】而中达君臣之半:半,通畔,界限。

【3】 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弥,弥漫。正,长,这里有楷模的意思,引申为和谐发展的大态势 。



相关文章:
·翟玉忠:政府的“中国式”与学界的西学化
·付金财:赓续文脉 我们的责任
·翟玉忠:从养生到反腐看我们为何不能离开经学经典
·付金财:回归经学初心,势在必行
·翟玉忠:不离本分才是真正的“大定大静”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