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8月30日,“新法家网站上线20周年座谈会”在风景如画的福建省古田县蓝田书院举行。本文是大《六经》工程理论组杨惠芬女士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道: 非常有幸能在蓝田书院——这座书香氤氲,文脉绵延的千年圣地,参加新法家网站成立20周年的座谈会。首先,请允许我向新法家网站致以最诚挚的祝贺。二十年,新法家网站承载的,远不止是思想的传播,更凝聚了翟玉忠老师及各位老师的青春和理想。网站二十年不懈求索,是在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激活传统思想资源,为文明的未来探寻方向。 从2005到2025,当我们翻开网站的每一页内容,它始终致力于回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并以现代的视角和全球的视野对其进行阐释与转化,积极探寻根植于我们自身文化基因的应对方案。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一种历史责任的担当。这是充满远见与使命感的事业,值得我们由衷地赞美和持续地支持。 借此机会,我想略谈“经学”,特别是“经方”这一概念。这与新法家“经世致用”的宗旨深刻契合。“经”,是承载常道、指引方向的根本经典;而“方”,则是方法、方案、验方。中医所说的“经方”,特指那些源自《伤寒论》等经典、历经千锤百炬的成熟方剂。它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病症,贡献了基于经典理论的解决之道。 扩而言之,中华传统经学的终极关怀,正是为了提供“济世的良方”。包括《诗经》在内的诸多经典,它们的本质就是针对当时社会的沉疴痼疾,开出的治理“药方”。那些先贤正是时代的医国圣手。他们的思考与实践,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治理智慧宝库中一套极具特色的“经典方剂”。 今天,我们重读经典,深究其理,明辨其效,正是要立足中国与世界“体质”与“症候”,对这些“古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开出真正契合时代的“新方”。这正是“经是济世的良方”的深意。 “经”是智慧之源,是原理与准则;“方”是实践之用,是路径与方案。唯有深悟“经”之精髓,方能开出对症之“方”;也唯有勇于实践、有效济世,“经”的价值才得以真正彰显。 从华北到闽东,跨越山河,在这片留下朱子思想和足迹的土地上,我衷心祝贺新法家网站二十周年华诞!愿网站薪火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弘扬,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谢谢大家!
杨惠芬 2025年8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