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事述评
中国成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10-05-22

 

    中国社科院19日公布的蓝皮书预言,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预计达到14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

  据悉,中国2009年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奢侈品消费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中国富裕消费群八成不到45岁,“富二代”成为消费主体。有专家担忧,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可能进一步彰显社会贫富分化,导致中国社会分化成不同阶层。

  “80后”富二代成消费主力

  “中国富裕消费群体较海外年轻,其中新生代‘80后’包括富二代及年轻企业家,他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尤其值得关注。”荆林波认为。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海外富裕消费群年轻。麦肯锡2008年的报告指出,大约80%的中国富裕消费人士在45岁以下,而在美国及日本,该比例则分别为30%及19%。

  《2009年胡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1亿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43岁、千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

  另外,“80后”消费群也值得关注,他们包括一些“富二代”的消费者及年轻企业家,对奢侈品的认知程度和消费力较高。

  蓝皮书指出,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报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以男性为主导,年轻企业家、生意人、明星等都是重要的客源。这些情况与海外市场明显不同。

  此外,品牌也是消费者考虑的关键;在所有衡量标准中,“品牌知名度”最为重要,“品牌历史”次之。

  中国的富裕消费者比较信任国外奢侈品品牌,不过由于他们一般对奢侈品品牌的历史等认知较少,炫耀性消费仍较明显。一些被大众所认知的奢侈品品牌和标志较突出的商品,在中国市场较受欢迎。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中国人最青睐的品牌包括:路易威登、古奇、香奈儿、范思哲、迪奥、普拉达、阿玛尼、菲拉格慕、芬迪、爱马仕。

  炫耀性消费成普遍特征

  有媒体曾对200多位企业家的第二代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至少60%的“富二代”过着奢华、高消费的生活。

  他们依托上一辈的财力,仅仅满足于开好车、住豪宅,痴迷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俱来的富足,使他们对宽容和感恩理解得不多,对勤勉与节约实践得很不够。

  赵卫华指出,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先富起来的人可以进行高消费,这不仅在中国,在欧洲早期也是如此。

  她说,在一个社会变化时期,炫耀性消费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富二代”高消费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消费无可非议。

  她表示,高消费并不是问题,而重要的是这个先富起来的阶层应怎样对待财富、对待他人和社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她建议,资源是有限的,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反对浪费性消费。

  消费奢侈品,美国不如中国

  中国社科院等机构19日发布的2010年《商业蓝皮书》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

  专家指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主体是“富二代”,并忧心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分化为不同阶层。

  北京《法制晚报》报道,蓝皮书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明显放缓。知名咨询公司贝恩估计,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滑约8%,为2300亿美元。其中,欧洲、日本及美国的销售额分别下滑8%、10%及16%。

  但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显示,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情仍然高涨。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增幅高达12%,全球占有率达27.5%。

  “收入的增长让中国奢侈品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远较欧美日等成熟市场轻微。”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分析。

  按麦肯锡研究报告预计,5年后中国家庭收入超过25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富裕家庭将超过440万户,庞大的富豪群将是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支撑。

  蓝皮书预计,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到2000亿元;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达到1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

  奢侈品消费彰显贫富分化

  报告的执笔人称,考虑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庞大的人口,中国成为奢侈品的乐园似乎顺理成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将中国视为新的救星。

  据统计,目前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占许多品牌的总销售比重亦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奢侈品品牌将加快进驻一些辐射能力较强的二三线城市。

  消费社会学领域研究专家、北工大社会学系副教授赵卫华认为,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说明中国确实有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穷的。

  赵卫华担心,在这样大的社会结构框架下,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会导致中国社会贫富日益分化。一方面是顶级消费的富人,另一方面是工人、农民等中下阶层。

  在他看来,中国社会已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较高阶层炫耀性的消费,通过奢侈品消费重新建构身份地位,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

  然而,在大多数人还很穷的情况下,过度消费会给人带来示范效应,使得整个社会消费欲望膨胀,使得人人都想要这种生活方式。这样不利于中下阶层的人士。

  税收“逆调节”困局待解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19日介绍,高收入者每年人均纳税5万余元,且缴纳税款占个人所得税的比例逐年攀升,说明个人所得税在调节高收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中新社报道,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已经推行4年。该负责人指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者已经习惯在每年一季度履行自行纳税申报的法定义务,今年申报者较去年增加了12%。

  这些纳税人每年缴纳的税款占个人所得税当年收入的1/3左右,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可见在调节高收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北京《经济参考报》报道,此前,不少人诟病中国个税征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模式滞后等,使本是缩小贫富差距调节器的税收,呈现出“逆调节”的倾向。

  比如个税申报“赖”上工薪一族,而私企老板、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上缴个税寥寥,那些被列为高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也相对较少。

  再如,一些外企高管纷纷偷逃税款。按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与中国签订税收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居住满183天方可对其境外收入征税,无税收协定的则为90天。于是,一些跨国公司的外籍高管充分利用此条款,在中外之间“游荡”,只要在中国工作不达到规定天数,中国的税务机关就无法向其征税。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重点企业及企业主给予特殊保护,一些人主动依法纳税的意识不强,以及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多年来,因偷逃税而坐牢者凤毛麟角,也使富人在偷逃税款上有恃无恐。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设计更合理的税制结构以改变目前税收在收入分配差距上出现的“逆调节”,避免“该收的收不上,不该收的‘挖地三尺’”的困局。


相关文章:
·余云辉:中国是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受害者
·翟玉忠:西方移植到中国的学术不等于中国学术(附贝淡宁评论)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