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刘昌黎:外向型战略不能作为大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 
作者:[刘昌黎] 来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9年5期] 2009-08-20

编者按:这是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先生二十年前的一篇旧文,原题为《外向型战略不能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总战略》;为什么当时这种理性的声音会被长期埋没在“国际大循环”的经济狂热中呢?作者的分析今天已经成了现实:“任何超越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都没有坚实的基础。它迟早要回到内向型的轨道上来。”这是中国用过去二十年的太多教训换来的简单道理。

一、外向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一部分

 

    我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其经济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进出口结构、教育结构、科研结构等等)是建立在以国内市场国内分工为主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以国际市场的国际分工为主的基础上,乃是衡量内向型经济或外向型经济的根本尺度。不能从某一经济活动,如从对外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来定义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因为各种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如科技活动、工业生产活动、金融活动等对经济发展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经济发展是各种经济活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产业部门的种类齐全,市场的潜力很大,各地区间、各产业间的分工和交换都有广阔发展的余地。根据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以上的国家的经验,无论对外经济发展达到如何发达的程度,都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内向型的基本特点。即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建立在国际市场、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外向型经济都只能是我国经济的一部分。而且,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只能建立在内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某一产业或某一企业的情况看,只有在其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国内已无继续发展的余地或国内销售不如国外销售时,才会产生向国外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真正进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因此,任何超越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都没有坚实的基础。它迟早要回到内向型的轨道上来。

关于中央提出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创汇为中心,积极参加国际大循环,实现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这实质上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义语。所不同的,只是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口号下,突出了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即沿海地区在积极参加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又可以避免同内地争夺材料、资金和市场;既能大量地创收外汇,又能大量地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既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占有一席之地,又能借以引进市场机制,等等。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经常从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中看到或听到关于某某地区、某某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报导,其主要内容,大都是讲其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关情况。

当然,外向型经济提出之后,部分理论工作者对外向型经济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现在较为一致的概念是: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机制或经济结构,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机制或经济结构下,不仅国家有相应的政策体系和强大的出口产业,而且企业有自觉地参加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引进外资较多,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40%以上,或出口收购值超过工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等等。然而,由于上述概念忽视了“经济”本身的含义,忽视了对外贸易只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也忽视了中国不同于其它小国的根本特征,因而有必要重新探讨其科学性。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战略

 

众所周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根据我国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的落差,突出沿海地区的作用,让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先行一步,对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总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精华,包括经济中心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主要科研机构和优秀劳动力等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不仅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要着重体现于沿海地区,各子战略也要着重体现于沿海地区。

可见,如果强调沿海地区的特殊性,把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并把沿海地区的人口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工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等都置于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地位或其子战略,则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拥有了和我国经济发展总战略一样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从近一年来的情况看,沿海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号召下,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特别在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不正视把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总战略的下述弊端:

1.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混乱

    在我国重化工业尚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情况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发展出口创汇乃是符合实际的选择;其次,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和知识密集程度都很低,适于乡镇企业发展,所以说乡镇企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也有充分的道理。然而问题在于,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向,乡镇企业也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所以在外向型经济不是做为沿海地区经济的一部分,而是做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和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特别在一些重化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区、如在辽宁就产生了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城市企业为中心还是以乡镇企业为中心,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中心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中心、以轻纺工业为中心还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尚处于进口替代阶段的工业部门也提出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并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或机电产品起步发展了外向型经济,所以不少人就提出沿海地区要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中心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人还建议辽宁省重化工业和大中型企业要为轻纺工业和乡镇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等。

在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不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而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中心来调整产业结构,分散了重化工业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抓紧进行进口替代的精力,这不能不给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很大的混乱。

2.不利于形成“以出养进”的良性循环

总结一些后进国家在赶超过程中的经验,如日本在50年代赶超欧美的过程中,南朝鲜在70年代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外贸出口大都形成了“以出养进”的良性循环。即通过本国优势产业部门的出口创汇(国家给予必要补贴和优惠),为本国劣势产业部门提供了购买技术专利、机械设备、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资金,然后通过本国劣势部门实现进口替代,迅速缩小了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创汇起到了为重化工业发展做“嫁衣裳”的作用。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在外向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情况下,由于这种经济本身需要获得效益,因而在我国贸易条件不能改善的情况下,它无助于改变我国外贸出口中所形成的“以进养出”的局面。“以进养出”局面的形成过程是:由于我国许多商品高价收购、低价出口,因而外贸部门在出口中出现了亏损;在外贸出口部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出口的亏损,便不得不在进口上作文章。这几年来,我国小汽车、电视机、录相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屡禁不止,乃因为外贸出口部门从这些商品的低价进口、高价销售中获得了用以弥补出口亏损的利润。

    “以进养出”是外贸出口追求短期效益的表现,违背了后进国家出口主要是为了创汇的原则,因而是对“以出养进”的反动。它意味着我国是要通过对外贸易买来现代化,而不是通过对外贸易来推动现代化建设。联想日本和南朝鲜等国在赶超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不进口小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对片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进行反思。

3.不利于正确处理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的关系

自国际大循环战略提出后,国内产生了一种由西向东推进的外向型经济构想:即一些人认为沿海地区实现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以后,将不再和内地争夺原材料和市场了,这给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从而西部地区的产品可以打入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产品可以打入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产品可以打入国际市场。这种用国际分工代替国内分工的构想意味着要切断内地和沿海之间的分工和交换关系,意味着要在西部和中部地区重复投资、重新建厂。且不说这种构想能否实现,即使实现了,那对我国经济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除必要的结构性调整,如果已由沿海地区,特别是已由上海、江苏、京津唐和辽宁供应全国的商品,都改为由内地自己生产,那沿海和全国的经济关系何以维持呢?其中,与全国分工和交换关系受到限制和削弱的上海,又怎能继续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呢?难道今后全国不再需要有经济中心了吗?可见,矫枉过正,因要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国际分工而丢掉国内分工,只讲外向,不讲内向,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4.不利于充分利用国际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两回事。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世界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东西南北的关系趋于缓和,世界性科技革命、改革浪潮和经济结构调整都在发展,再加上世界经济中心向太平洋转移,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等等,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空前良好的。然而,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角度讲,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却相当严峻。

8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由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第二次石油冲击后一直低速增长,各国间的贸易收支不均衡和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因而世界贸易发展极其缓慢。1980-1986年,世界出口总额只增长了6.4%,而50年代年均增长8.7%60年代年均增长9.4%70年代年均增长19.3%。因此可说是天地之差。19871988年,世界按美元计算的出口额虽都增长了10%以上,但扣除美元贬值因素,实际只增长了3-4%。由于导致8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趋于恶化,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仅将继续低速增长,而且随时有发生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再加上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已经形成,世界贸易增长的前景并不乐观。

不仅如此,8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还发生了许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减少。1980-1986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由12679亿美元增加14713亿美元,增长了16.4%;发展中国家(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额由5601亿美元下降为4431亿美元,下降了20.9%。结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63.3%提高到69.0%,发展中国家则由28.0%下降到20.8%

第二,中进国的出口增长,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

1980年以来,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了,但中进国的出口却明显增加。其中,亚洲“四小”的增长尤为迅速,分别增长了0.5-2倍左右。因此,如果扣除中进国的增长,其它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

第三,工业品出口增加,一次产品出口减少。根据主要出口国的统计,1980-1986年,工业品出口增加了30.2%,一次产品出口减少了19.3%。结果,工业品占出口的比重由51.9%提高到63.5%、一次产品则由48.1%下降到36.5%

第四,初级产品的价格下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与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改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相比,由于1987年一次产品的价格比1980年下降了34%等原因,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条件却不断改善了。如以1980年的贸易条件为100,则19873季度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77,发达资本主义的贸易条件改善为113

世界贸易发生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既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产物,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下降的结果。

从我国情况看,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很快,每年出口增长率经常保持在20%30%以上,可以说达到了不亚于亚洲“四小”的速度。这与我国出口能力增强,发展起点低有很大关系。今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与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合作的加强等,我国对外贸易还会进一步增加。但是,在世界贸易形势严峻的形势下,特别在我国贸易条件不能迅速改善的情况下,也不要对前景过于乐观。

由于世界性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所以是我国引进外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的大好时机。

可见,如果我们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沿海经济的一部分,在国际贸易形势有利时大力发展之;在国际贸易形势不利甚或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也不会因出口受阻而影响沿海经济的发展。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面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保证沿海和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关文章:
·王志纲:东方战略思想的勃兴(下)
·王志纲:东方战略思想的勃兴(上)
·李巍:“新华盛顿共识”重塑美国经济战略
·生源:研究形象辩证思维,把握全球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余云辉:锁定美国霸权主义“七寸”,增强中国战略定力与自信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