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何慧丽等:发现乡土性 
作者:[何慧丽] 来源:[作者惠寄] 2012-12-28

翟玉忠先生按:常常感叹“文以载道”已经为国人忘记,无人知其意了,读了长期从事农村建设工作的何慧丽女士寄来的《发现乡土性》一文,才知这样的文章尚在,真好!“到田野做学问,向社会学知识”,这是了不起的,由生活教育起,从人格养成到知识养成,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啊,现代教育这方面太欠缺了——西方社会宗教可以担当起生活教育的职能,我们不是宗教社会,就要靠学校啊,可学校几乎不作为,所以教育造就了太多“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的知识容器——精细却不达事变的理性人。
 

                             一、什么是发现乡土性,如何发现乡土性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非常慎重。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发现——是很有意味的。发,射发也;现,从玉从见,打开玉璞见光彩。可见,“发现”本身就含有把光彩的东西亮开让人看、让人知道的意思。乡土性又如何理解呢?“乡”即“飨”,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土”,地之吐生物者也,百谷草木丽乎土。性,天命之谓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可见,乡土性,就是指以土为本的百谷草木与人类生命之间的生生不息关系,也包括自己和别人之间的有机关系。发现乡土性,就是展开、亮开“以土为本”的动植物生命本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这种发现,本质上是一种感受乡土性之“玉”的光彩的意思,也就是说玉本身有光彩,我们只是去走近它、打开它,帮助它发出自身的亮光,让亮光本色地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力代替它发出亮光,亮光是人家自有的。发现乡土性,包含了寻找、感受、体悟以乡土之道和价值做支撑的、生生之“理”的意思。

    我们下乡的一大任务,就是培养发现乡土性的能力和功夫。

    培养发现乡土性的能力和功夫,其方法很简单,就是“尚清”,就是恢复相对于人为雕琢而言的“天然”和“自然”。它在包括人在内的生命之间的有机关系之中,在解放身心开发五官潜能的过程之中,它触及到了自然、社会和历史传统的根本。它并不是外在于心灵的观点、方法、经验、理论之繁多搜集和强化训练,而是一种做减法式的“尚清”的“心思”之滋养,是调动身体五官最彻底、最丰富的直觉感受力,去体悟观照乡村固有的自然和社会,从而还原对乡村的诸多感性、情感、价值、美感,与涉及乡村的诸多观点、理性、思维的“血缘”般的有机联系。在对真善美、知情意的呼唤中,在对情感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关联性修复中,将细琐的现象感性认识整合到具有整体性经验的自觉认识,从而生成一种厚道的有机整体的理性,一种容他的、开放的、关系中的、多样共生的理性,以此代替当前流行的片面的、霸道的、抽象的、单一排它的现代工业理性。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与有机整体理性具有“骨肉相连”关系的深度感性的呼唤。
 
    这种呼唤需要两个关键环节:

    首先是敏其感。即解放我们的五官,充分发挥它们固有的各种功能和综合潜能。我们的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并将这些视觉形象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 耳朵作为听觉,能听到二十到二万HZ之间来自社会和自然发出的振动之声,诸如铃响、虫鸣、鸟叫、流水、刮风,等等。鼻子作为嗅觉器官,里面有1000多万个嗅觉细胞,有能力辨别几千种气味。舌头除了有说话功能之外,上面满布的味蕾还能让我们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除了眼、耳、鼻、舌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大量的触觉,我们的手、肢体、身上的肌肉、关节等等,不只是具有痛觉、温觉和大小形状性质的触觉,而且均具有灵敏的本体感觉和精细感觉。人的各种发现,其首要、基本、重要的标志,是对生命所赐于我们的五官的充分挖潜和尽情解放。

    其次是清其心。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即将由五官汇聚来的各种神经信号进行综合、过滤、分析和综合,有理有据地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形成真正建立在粗、伪、此、表之基础上的理的认识,并将经过这种过程的认识通过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出来。这二者互为内在的关系,“思”内在的具有在浅度感觉对心田滋养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作用而生成深度感觉、并生成有效观点和有据理论的意思。

    阐述到此,需强调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现象及其大量表述,并不缺乏丰富的经验、理论、办法;但是,极度缺乏有心田滋养的、五官丰富感受下的、从粗到精、从伪到真、从此到彼、从表到里的必然过程。在自我的认知过程中,产业化现代教育的齐一性、霸道性、专业性、竞争性、碎片性深深影响了我们。有的人都已经博士阶段了,但是五官感受力严重退化,眼睛近视,耳朵听觉退化,嗅觉迟钝,触觉不灵敏了,脑子成了各种想法的跑马场,身体健康也完蛋了。大家忙乱在框定的生活中、知识中和信息中,却迷失了生命、智慧和价值。这样的教育机制造就了生命力萎缩的“理性人”——

    “这些理性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他们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2]

    这样的知识及其学习机制,学了害己,用了害人、害社会;假如这样的知识是正确的,但大家只是简单地拿来,不用“心思”、用行动去深化其精髓,去明白其产生的机理,并上道而行之,那么,充其量只是个皮毛;皮毛性的知识,在变动的辩证的社会和自然世界中,是不够用甚至是不能用的,它使人们很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所以,发现乡土性,不在于乡土性本身,而在于一种遵偱发现之道的实事求是的展开过程,是从浅感觉到深感觉,从部分感觉到整体经验,再到一定思维的“心思”过程的践履;它是乡土自然和社会践履过程的不断反复和丰富化的必然结果,是从感性为起点的、关联的、开放的、踏实的动态有机理性的践履过程;不是自作聪明的工具理性、纯粹理性和科学理性的践履过程,这样的过程,是身心结合之道、知行统一之道的关键。我们力图在一种做减法的、“尚清”的深刻体悟之中,培养生成有机理性的当代新人。

    所以,到乡下去,想帮老乡做点儿什么,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的世界,了解正题、了解反题,了解乡村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丰富的心,凭借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够形成有凭借的思考。现在大量的人都在无所凭借地思考,那叫胡思乱想,古人造的“思”字,从“心”从“田”,有“心”的“田”才叫思,心田里长出的庄稼才叫观点和理念,因此要善于养“心田”。谁去养了这些心田了呢?我们天天读书,我们就胡思乱想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没有“心”了,没有“地”了,那么,不了解农田之大理,没有心,又怎么能思呢?现在社会上到处存在的,是大量没有心的思,不从做人出发的思,无情感、无志向、无责任的思!!

    道理需要在一定实际状况下的行动去支撑,去踏实。所谓“道不行,不为道;德不做,没有德”(王凤仪语)。常言也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在当前的下乡潮流中,当更多的大学生们仍然采用的是客观理性思维进行证实或者证伪调研的时候,当有些大学生们满怀热情以清苦之志朝向“解民生之多艰”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从2011年春天起,就开始了把“感觉、理解和欣赏乡土性”作为一大任务的下乡行动。这是一个新启动的方向,它意味着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外发力量“走进乡村”理念的某种开拓。

    2012年6月20日——7月1日,我指导并参与了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志愿者和社会学本科生15人为主体的下乡实践行动。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各小组在进行紧张的支农支教和调研任务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发现乡土性的各种具体尝试。这些尝试主要包括:团体生活体验行动;参与式调研行动;乡村情景分享行动。如下谨叙四则:朝阳风情、细雨沁田、天地人动画、田园将芜胡不归,以飨同仁,并以闻过为喜!

                             二、朝阳风情

    你可尝到过弥漫着朝阳风情的乡村味道?

    漫步在乡间小路上,抬头看天,朝阳像个娇羞的姑娘刚刚跳出云海,似乎在和脚下的那一簇花儿争艳。四周霞光绮丽,似乎也在炫耀着:我是美的使者,美的化身,美好的一天,就从我开始。

    远处的云雾也似一位还没睡醒的年轻姑娘,迷迷蒙蒙,那清秀的轮廓让人不禁产生一睹芳容的冲动。

    瞧,小路两旁的娇花、小草在和煦的暖风中,欣然点头致意,轻轻挥舞着她们的玉手,像是在告诉我们,走进田野吧,拥抱田野吧,让心灵回归自然吧,快乐、惬意属于你们!草叶上的颗颗露珠,晶莹剔透、一尘不染,透露着纯净祥和的智慧之光。一阵泥土的清香迎面拂来,心头不禁猛然一颤,那不正是儿时故乡的记忆再现吗?不由地,我们闭上眼睛细细地嗅着、嗅着……尽情享受这泥土的芳香,她是那样地细腻、亲切,令人心旷神怡。

    禾田里,释放着生命活力的“泡桐女郎”, 也在迎风起舞,回应着数不清的虫儿的清脆歌喉,一曲曲振奋人心的交响曲就这样奏响了。泡桐叶儿上的纹路是那么均匀,是那么的对称,但是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让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有一双灵巧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恍然间,歌舞相伴,琴瑟相和,是多么的和谐、惬意啊!

    朝阳终于挣脱了云海的束缚,喷射而出了。霎那间,万丈霞光哺育着大地,沐浴着我们眼前的这方禾田。霎那间,时间静止了,思维定格了,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充满生机的翠绿;这和谐的虫鸣叶舞;这朝阳霞光、小草大树;这特有的泥土清香……

    此时此刻,在这诗情画意的清晨,朴衣素颜的我们,怀着一片豁然开朗的心境,宛如“人在画中游”一般,沉浸在这自然一景一物中,于是,我们便有了或作诗或歌唱、或手捧圣人墨香净心诵读的本能释放。

    尘世间的什么奢华、名利,全都离我们远去。静静地,我们享受着这不用伪装、不事雕刻、心神一体的大自然,细细地倾听其绵绵情话……

                             三、细雨沁田

    如果说乡村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那么,这淅淅沥沥的小雨,正好比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平添了一份朦胧之美。

    抬起头,仰望天空,无边云雾舒展着天幕;低下头,踩踩土地,那粘在鞋脚上的泥土松软温润。我们相伴着,在这片田野中伫留,轻轻地打开心扉,只为发现那份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独一无二。

    茫茫的田野,分外寂静,雨丝刷刷地滴落着,一切都是那么地幽静、淡然。然而,就在这平静的外表下,大自然生机勃发的转轮却正在悄悄地转动着,转动着……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在争相表现着它们无限的生命力,那肆意挥舞的各种叶子,承接着滴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儿,轻轻地晃动着,仿佛在演奏一串串和谐的音符。

    脚边有半尺高的玉米苗儿,纤细修长,清翠可人,在雨水的滋润下,格外生机勃勃,蹲下身子靠近它们,仿佛能听到它们体内抽枝拔节的声音,这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悸动,正如一群尽情挥洒青春的顽童般,无忧无虑地接受着大自然对于生命的馈赠。小麦成熟收获后残留在地里的半截麦秆儿,则是它们生长过程中最好的肥料,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完成使命的麦秆腐烂为肥料,为新的生命奉献自己最后的一点光芒;而稚嫩的玉米幼苗则是田地里新的希望,是农民下半年生计的所有!

    深深地吸上一口气,胸中便溢满了泥土的芬芳;而这濛濛细雨,也似乎将所有的凡尘琐事都洗涤荡尽。从城市到乡村,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位移,也不仅仅意味着从安逸到艰苦的转换,它更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心田,一个让丰富感性超前于概念理性的气场。慢慢的阖上双眼,眼前浮现的不再是专属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声光电气,而是一排排斑驳的旧瓦房,一簇簇鲜艳的花朵,一片片青绿的农田……不自觉地,开心笑容已爬上了每个人脸庞……我们,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对许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在这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不断地心动着、观察着,求知着。

    这短短的10天中,我们久已麻木的内心,就像一块缺水的海绵,吸满了水分。我们尽情的徜徉在这片净土之上,贪婪地享受着村民的热情与善良带给我们的愉悦,感受着拨开人情世故是是非非之后的纯净与悸动,紧闭的心门亦随之悄然开启……此刻的细雨,轻轻的沁润在身上,心上,我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心花怒放。

    或许,这就是“细雨沁田”的真谛?或许,还有其他?那些深埋于我们心底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存在,那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得到的感悟……

    让我们再放纵一回,尽情的看吧、听吧、闻吧、唱吧!就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个感官可以通悟一切的机会,享受这个可以用心去感受一切的美妙光阴吧!

                              四、天地人动画

    当光线尚未散落地平线之际,各种声音就已欢呼着迎接新的一天——鸡鸣、狗吠、虫叫、人语……声声入耳。

    窗外的天空,幽蓝得让人心生怜爱,此时,再舒适的床,也无法留住冲出去拥抱这片蓝的身心。推开房门,看到主人家的小花狗正在院子里散着步;走到水边,掬一捧清冽的井水,吸一口温润的空气,一扫夜积的污浊,身心轻爽无比。呆在学校里,无论睡多久,我们总觉着精神头不足,在这里就算只能睡几个钟头,早上起床时也能神清气爽,这就是村庄的魅力吧。

    城里的车流人流一大早就开始涌动,而这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闲散在小路上;屋檐下、堂门边,三五个农妇抱着孩子,或坐或站地逗着孩子、扯着家常,脚边卧躺着的大花猫,睁开慵懒的眼撇了撇四周,又换了个姿势接着闭目养神。间或一辆农用三轮车驶过,轰隆的声音成为唯一不太和谐的分贝。

    有幸借到主人家的电动三轮车,恰巧组内有“司机”,我们兴奋地爬上车,催促着出发,这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出行!
 
    坐着车,吃着烧饼,唱着歌,一路向北。车子掀起的阵风,携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偶尔还会惊飞树枝上的一两窝正在打盹的小鸟。欢乐的歌声,惹起了村民们的惊喜眼神,荡出了被感染的善意笑容。“把快乐带下乡”——我们可能尚未做到,但至少我们把欢笑带给了一些人,无论他因什么而笑,便是快乐,能让人快乐总是好的。

    绕着村子转完一周,三轮车最后停在了村南的田地旁边。微风拂来,泥土的湿腥和玉米苗的清香扑鼻而来,格外沁人心脾。中部平原的广阔平坦解放了我们的视线,黄色的麦茬和绿色的玉米苗,两种生命轮替着,纵横交错、相互辉映,在这六月之末,碰撞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三五个带草帽的农夫穿梭于田间小路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是想趁着清晨湿露,给禾苗松松土壤。地头,一个小孩与一只小白狗嬉闹得正欢,一大早从事农作的父母将他带到田间,让他与小狗做伴、与田野一体了。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的幽蓝忽然就不见了,片片乌云钻了出来,阴天了。不一会儿,居然断断续续地下起了小雨。细雨如丝,远处的田地被裹上一层薄烟,我们的身上也被雨水微微浸润。

    此情此境,我们特别想找个事来做做!

    麦田中有一眼灌溉用的水井,从井口往下,黑漆漆一片,目测不浅,随手丢下一个土块,回音很大。在对着井口喊了半天话后,我们开始好奇井的深度,冒出测量井深的想法,于是运用手头所有,依照物理原理,大致得出了井深数据。这是一次绝对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小小的成功却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满足和快乐,这或许就是实践所具有的魅力吧。

    在城市呆得太久,很少机会能如此亲近美好的自然。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散落在这里每寸土地上的笑声,不会忘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每一份恩赐和启示。

                       五、田园将芜,胡不归?

    中国人历来对田园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在古人的诗篇中,田园生活是历经污浊的官场生活之后的一片精神净土。然而,在崇拜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乡村似乎已经失去了那份对人们独有的吸引力。对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乡村生活只存在于童年记忆和想象中,而这些天的乡村生活,给了我们最直观的感受。

    我们的调研生活,基本上完全是“自给自足”。洗衣做饭打扫屋子,有时还要“带带孩子”,很有点像村庄中的留守妇女。这样的经历对于仍处在学生时代的我们实在难得,它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生活。每天的一日三餐,找菜洗菜切菜做菜都要自己动手,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感受到了生活中劳动的价值,当地饭菜的可口,也增进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合作乐趣,发现了每个人身上不同的闪光点。

带给我们最大收获的是开垦屋前的那片菜地。陶渊明曾经感叹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初读时,并未体会到这句诗中的感慨,当我们真正下地开垦荒原,经营属于我们自己的“归园田居”的时候,才明白,种地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忙碌了一下午,有的手心磨出了水泡,却只开垦出了巴掌大的一块地,并且斑驳不堪;可是,两三个农民叔叔和阿姨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毫不费力的,便将这块荒地变成了整齐而富有生机的菜园!凝结在农民身上的传统农耕智慧和德行,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小刘从小生活在北京,几乎没有在这样传统的农村生活过。她说,这几天的农村生活带给她很多以前没有接触、没有思考过的东西,农村生活虽然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买东西不方便,蚊虫叮咬似乎让人受不了;但是,它却有城市不能取代的魅力。生活在农村,人的心灵会非常沉静,不那么浮躁繁杂,生活节奏缓慢安逸;而且,她还觉得有些事情本来是不需要像在城里那么“麻烦”的,自力更生、就地适应,既简单充实又富有乐趣。

    小王说,虽然小时候曾经在农村生活过,但那已经是遥远的童年回忆了,此次生活仍然带给她很多不同的感受。在她看来,农村与城市生活最大的不同便是:农村的夜晚,漆黑漆黑的,不像城市,各种灯光随时都在亮着;住房周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生物,与人一样,都在享受着生命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贴近自然的生活。

    小梁负责支教组的工作,在这段时间中,她与孩子们相处非常紧密。她说,这里的孩子有许多都是我们所谓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娱乐条件并不丰富,学校生活也很单一。我们来到这里,他们都非常高兴,很想一起玩耍、亲近。但是我们留在这里时间短暂,实际上并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我们只能尽己所能,让他们感受到爱护和关心。实际上,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中,自己也感受到了许多快乐,许多成长,认识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感动。
我们以往总是带着居高临下的视角,去看待农村发展,探讨它的弊端,并指手划脚。但是,这次深入农村,才真正明白,农村生活自有她的文化与智慧所在,它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带给它的,要多得多。现在,社会的迅速发展是建立在农村被剥夺的基础上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发展滞阻,留守老人儿童等一系列现象,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然没有办法强行要求农村人口回到农村。然而,值得思考的是,田园生活什么时候失去了它的吸引力?难道,在现代社会,它真的是自然褪色,而不是人为扭曲?
 
    “到田野做学问,向社会学知识!”当我们每次话饭时,这从大家心志里发出来的声音,是如此的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

    田园将芜,胡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文章第一部分由何慧丽撰写;第二部分由贺村集市小组(王斯博  梁梦雪  姚祯 薛莉娟)参与式撰写,第三部分由固镇乐器厂小组(杨姜楠 李娜 甘永祺 何慧丽)参与式撰写;第四部分由双村收粮小组(邹亚婷 王进波 杨雄丁 胡方萌)参与式撰写;第五部分由南村耕读小组(王诗如、刘然、梁爽、梁振华)参与式撰写;全文统稿修校者何慧丽。

[2] 此为甘地语,摘自王治河 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40页。


相关文章:
·翟玉忠《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二)《国学与现实》出版书讯
·翟玉忠:《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醉春秋》自序
·翟玉忠:《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国学与现实》自序
·翟玉忠:《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国学真相》自序
·翟玉忠《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三)《醉春秋》出版书讯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