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大小戴记三纲礼义精华录·夫妇第四 
作者:[翟玉忠] 来源:[] 2011-12-25

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也,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

 

语义:

 

古人为政,把爱人看得最大,所以能够得到治理。爱人,把礼看得最大,所以能够得到治理。礼,是以敬为最大。敬重要极了,以大婚(国君的婚礼)为最大。大婚重要极了,大婚既然重要极了,就要戴着冕去亲自迎娶,这是表示亲近她的意思。亲近她,就是亲爱她的意思,所以君子要拿出敬意来促成亲切。抛弃了敬意,是丢掉了亲切啊!不爱就不亲切,不敬就不正当,爱和敬,那应是政治的根本啊。

 

点睛:

 

尽管这是讲国君的婚姻,但也指出了夫妇间基本的关系——爱与敬;爱与敬不仅是为政的根本,更是家族的根本啊!

 

二、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社稷、宗庙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以谓已重焉?”(《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

 

语义:

 

鲁哀公说:“寡人有话想说。照这样戴着祭天地祖先的冕去亲自迎娶,礼数不是太重了吗?”孔子激动的变了脸色说:“撮合两家的好事,来延续先圣周公的后嗣,来作祭祀天地、社稷、祖先的主持人,您怎么能说太重了呢?”哀公说:“寡人固陋。不固陋,怎么能听到这种话呢,寡人想再问一些,不晓得怎样讲,请先生多说一些罢。”孔子说:“天地阴阳的气不交合,万物就不能产生。万代的承继,皆由大婚开始。您怎么说礼太重了呢?”

 

点睛:

 

家族和婚姻是社会的基础,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想想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人鼓吹的“毁家革命”吧,是怎样得无知、愚蠢啊!

 

三、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配以及配,君子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

 

语义:

 

孔子进一步解释说:“以前夏、商、周三代贤明君王的为政,一定敬重他的妻和子是有道理的。妻,父母亲生前的供养,死后的祭祀,都是她主办的,敢不敬重吗?子,他是父母亲的骨肉,为父母亲传宗接代的后嗣,敢不敬重吗?君子无往而不用敬,但以敬自身为最重大。自身啊,是由父母亲的本源生出来的枝条,敢不敬重吗?不能敬重自身,就是伤害了父母亲,伤害了父母亲,就是伤害了本源,伤害了本源,枝条就跟着丧亡了。这三件事,也是百姓的形象,自身要敬重到自身,儿子要敬重到儿子,配偶要敬重到配偶,君子能实践这三件事,就能做百姓的表率,德泽天下了。”

 

点睛:

 

在中国古代伦理概念中,妻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敬身、敬子、敬妻在古人看来同等重要,怎么能说古时中国妇女毫无地位可言呢?

 

四、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挚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礼记·郊特牲第十一》)

 

语义: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配而万物生。婚礼是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以至于无穷的事。娶异姓女子为妻,这既是为了和血缘关系疏远的人家结亲,也是为了严格区别血缘相近的族人。男方向女方献纳的礼品一定要诚信不欺,讲究实用,男方的使者在赠送聘礼时也不要说“礼物太菲薄了”这类客气话,要直言相告,开诚相见。这表示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作媳妇应有的本分。只要和丈夫在同牢礼上同吃了一碗菜,同喝了一杯酒,那就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所以丈夫死了也不再嫁。成亲的那天,男子亲自到女家迎娶,从女家出来以后,男的要先走一步,女的随后跟着,这表示阳刚阴柔的意思。这就好比天先于地,君先于臣,其道理是一样的。迎亲的时候,男子到了女家,先拜过岳父,然后放下礼品,这才和新娘施礼相见,这样做是要彰明男女之别。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才有礼;有了礼,然后才万物各得其所,天下太平。如果男女无别,无亲疏之分,那岂不是禽兽之行了吗!从女方家中出来,婿亲自为新娘赶车,让车子往前走三圈,然后又亲自把登车的引绳交给新娘,这样做是表示对新娘的亲爱。新郎对新娘表示亲爱,作为回报,新娘自然也亲爱新郎。对新娘又敬又爱,把这种敬爱推而广之,有的先王就是凭借这点得到天下的。从女家大门出来以后男的就一直在前,男的领着女的,女的跟着男的,夫唱妇随的表现就由此开始。所谓“妇人”,就是跟从别人的人。幼小时跟从父兄生活,出嫁后跟从丈夫生活,丈夫死了则跟从儿子生活。所谓“夫”,就是师傅的意思。作为师傅,自然要以智慧领导别人。迎亲之前,新郎要身着祭服,斋戒沐浴,禀告祖先和天地。试想,成亲之后,新娘就成了内当家的,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事体如此重大,怎能不虔诚地祭告天地祖宗呢。成亲的当晚,在新房里,夫妇同吃一个碗里的菜,其含义是夫妇平等,尊卑相同。所以妇人是没有爵位的,丈夫有了爵位,妻子就跟着作命妇,这叫夫贵妇荣。就是席间座次的安排,也是以丈夫的辈分和年龄为准。

 

点睛:

 

女性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在社会家族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但绝对不能胡乱解释说古代妇女因为讲三从四德,就全都生活在地狱中。夫妇“同尊卑”,二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才是夫妇之义的基础。事实上,文中的“从”是跟着一起生活的意思,不是顺从的意思,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古代儿子顺从母亲的历史事件特别多,而不是相反。三从最早出自《仪礼·丧服》,上面说:“《传》曰:为父何以期也?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者,何也?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妇人不贰斩者,犹曰不贰天也,妇人不能贰尊也。”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张晚林先生解释说:“上面一段文字,是说明女子服斩衰之服的情形与道理的。联系上下文,其大意是说:女儿出嫁了,只为其父母及父亲之兄弟服齐衰一年之丧。何以如此呢?乃因为女性不能守两个三年的丧期。何以故?男女有别也。其别乃在女子有‘三从’,故其礼俗亦随之变化,无专一不变的道理。哪‘三从’呢?就是未出嫁的女子跟随着父亲生活,已出嫁的女子跟随着丈夫生活,丈夫死后跟随儿子生活。所以,女子在未出嫁时,以父母为天;已出嫁之后,以丈夫为天。女子不守两个三年之丧期,犹如吾人不能同时有两个天,女子亦不能有两个最尊贵之天也。”(详见张晚林:《千年的误会——“三从四德”真的是女性的地狱吗?》,网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614,访问日期:20111120日)

 

五、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若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代之,己虽弗欲,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而宁数休之。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礼记·内则第十二》)

 

语义:

 

做儿子做媳妇的,如果想要有个孝敬的美名,就必须对于父母公婆的旨意,一不要违背,二不要懈怠。父母公婆如果叫他们吃东西,虽然做儿子做媳妇的不喜欢吃,也要少尝一些,等到父母公婆察觉以后说声不爱吃也就算了,这才住口。父母公婆赐给他们衣服,虽不想穿也要暂时穿上,等到父母公婆发话说收起来吧,才能脱下。父母公婆交待他们要办的事,中途可能会叫他人代替来作,自己虽然不想让人代替,但也要姑且交给代替者来做,等到代替者把事情办糟之后,自己再心平气和地从头收拾。当儿子媳妇在辛勤劳作时,做父母公婆的很心疼他们,就一定要劝说他们别赶得那么紧,而且宁可让他们多休息几次。如果儿子和媳妇不孝敬公婆,也用不着生气埋怨,可以先教育他们。如果教育了也不管用,那就可以责罚他们;如果责罚还不管用,那就把儿子赶出家门,把媳妇休回娘家。即令如此,也不对人明言其过,免得家丑外扬。

 

点睛:

 

孝与顺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个顺不是言听计从,而是要努力作到不伤长者之心;作父母公婆的,遇到不孝顺的儿子媳妇,也不要生气,而是要有理有节地处理——这样家庭会更加和谐。

 

六、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于族。”(《礼记·坊记第三十》)

 

语义:

 

孔子说:“人们的爱好道德之心,如果像爱好女色那样就好了。诸侯不应该在本国臣民中挑选美女作妻妾。所以君子不贪女色,为百姓树立楷模。所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妇人驾车,应该以左手上前。姑、姊妹、女儿出嫁以后又回到娘家,男子就不再和她们同席而坐。寡妇不应该在夜间哭泣。妇人有病,可以问她病是轻了还是重了,但不要问她害的是什么病。用这种办法来教育百姓,百姓还有乱搞两性关系而败坏伦常的。”

 

点睛:

 

人的淫欲心最强烈,修行人要好好调伏。特别是在古代的男女之坊,今天多已经不复存在的现代社会;性教育工作者特别要注重古代的经验,实际上男女之坊首先是一种自重的体现。

 

七、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昏义第四十四》)

 

语义:

 

通过敬慎郑重其事的婚礼而后夫妇相亲,这是婚礼的基本原则,也从而确定了男女之别,建立起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男女有别,所以才会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所以才会有父子相亲;正因为有父子相亲,所以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说,婚礼是各种礼的根本。

 

点睛:

 

所以礼仪都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教育形式,所以《礼记·昏义第四十四》的作者接着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就是说,在众礼当中,冠礼是礼的开始,婚礼是礼的根本,丧礼、祭礼最为隆重,朝礼、聘礼最能体现尊敬,射礼、乡饮酒礼最能体现和睦,这是礼的大概情况。


相关文章: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翟玉忠:为中华续慧命——六经书院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
·翟玉忠:礼——二十一世纪人类精神革命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