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华军:《老子新解·第六十七章》 
作者:[华军] 来源:[] 2010-01-31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1)。夫唯大,故不肖(2)。若肖,细久矣(3)。我恒(4)有三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5)。今舍其慈,且勇;(6)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7)之,女(8)以慈垣(9)之。

译文:
 
     天下的人都说我讲的是不着边际的大道理,正因为我讲的都是大道理,才让人觉得我很不肖(不入流,不着边际)。如果我与别人一样注重贤肖,就会流于细节难通大道了。我恒久的持有三样宝物,第一件叫做“慈”,第二件叫做“俭”,第三件叫做“不敢为天下先”。慈,所以能使人勇敢。俭,所以能使国家财富广博成就一番大事业。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成为百姓的首领。今天的君主们舍弃“慈”,却又喜好勇武;舍弃后(不敢不天下先),而喜欢生事争先,这样做必定要走向死路啊。有了“慈”,作战则能取胜,防守则能坚固。天也将使之建立,圣人以慈来巩固之。

     
解说:      

    前面章节中老子也表达过他的孤独,和对他所信仰的大道的崇敬,只是因为他所认识的大道与众人不同,我在此不在赘述。老子说:“明道如孛,进道如退”(第四十一章),他讲的道理,俗人不能理解。(第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所以孤独是因为他超越了俗人的见解,然而后世多少英雄为他伟大的哲学所折服?笑骂老子大道的,有谁能开创不世之伟业?有谁能匡世济民?

    商君书上面说:“有超出普通人行为的高明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有独到见识的有思想的人,也一定遭到平常人的嘲笑……。”而孝公听了商君的话说道:“好,我听说从偏僻的小巷子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多喜欢诡辩,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的人所感到悲哀的。狂妄的人所高兴的事,正是有才能的人所担忧的。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我不再因它们而疑虑了”于是,孝公颁布了关于开垦荒地的法令。(10)

    孝公与商君两位巨人相遇,是五千年一次的机缘。奠定我中国千年不拔之基业,唯有此二人矣。

    老子之“三宝”,皆为天下为公的“三宝”。前面章节中老子曾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这里所讲的“慈”与前面所讲的“不仁”是不是矛盾呢?

    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经讲过了,第五章第十九章反对的是私情的仁慈,这里要推崇的是公正的慈爱。对亲近的人徇私情,就是对公众的损公德。对天下人的慈爱,才是真正的建大德。圣君怀大德,赏信罚必,人民为国立功更是为已立业,故民尽其力,民尽力而攻必克守必固,是谓勇。

    前面老子讲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这里反对的即是私情的滥用,和私财的聚敛。而本章的“俭”字众多注家认为是自身的节俭,当然对于个人来说故有其道理。但后面老子说:“故能广”,难道是君王私自的财富广进吗?这未免是对老子思想的轻蔑。

    老子这里讲的,更深一层含意是国家的“俭”,国家的“俭”应当体现在很多方面,节用民力,不为了自己享受而动员浩大的工程。节用资源,何理利用资源,使人民能够富裕。节制资本,不浪费百姓的赋税不压榨百姓。这才是做为君王应当认识的高度,因为老子这里讲的是国家的“俭”,而“广”字是国家财富和实力增强之意。所以在帛书甲本中,没有“舍俭,且广”字样。流行本及乙本,应是编注者以反对朝廷广聚财富而加入了“舍俭,且广”几个字。

   不为天下先,也就是前面所讲过的“后其身,外其身。”(见第七章)  国有常法可依,民有常法可循,天下怎么能不太平?天下太平,君王才能做为长久的“事长”。如果君王自以为是,以自己的私意妄为,安有法治(舍后且先)?没有法治,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没有了对天下百姓的慈爱。这样的国家还要人民为其勇敢的做战,能不死吗?

注释:

(1)帛书甲本残毁,但据字数间隔,应当是只有“不肖”二字,且流行本也为“不肖”,帛书乙本为“大而不肖”。在此从帛书甲本及流行本。
       
(2)不肖,品行不好,混蛋,或没有出息。(多用于子孙)(不肖子孙);谦辞。不才,不贤。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处帛书甲本又与流行本同,而帛书乙本为“夫唯不肖,故能大”。意思出入较大,在此从帛书甲本及流行本。

(3)帛书甲本为“细久矣”,乙本为“久矣其细也夫”。流行本为“久矣其细”。从帛书甲本。

(4)帛书甲乙本皆有“恒”字,流行本无。从帛书本。

(5)事,(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在本章应做此解,“事长”即为百姓的首领,不为天下先,也就是无为虚静退让,这正是老子再三教导君王应当保有的处势原则。所以在此从帛书甲本。帛书甲本为“事长”,乙本及流行本为“器长”。

(6)此处帛书乙本及流行本皆有“舍俭且广”,而帛书甲本无此句,在下之所以没有从帛书乙本及流行本,是出于老子此处之“俭”与众多注家所理解的“俭”并不相同的看法。祥见解说。

(7)建, (会意。从廴( 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甲乙本皆为“建”,流行本为“救”,前面老子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此怎么会用“救”这个字呢?这岂不是儒家的天命观了?在此从帛书本。

(8)女,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古同“汝”,你。帛书甲、乙两本同。流行本无此字。从帛书本。


(9)垣,形声。从土,亘( xuān)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帛书甲乙本皆为“垣”,流行本为“卫”,众多注家认为“垣”字有围绕保卫之意,所以多匡套流行本改为“卫”字。而在下以为,“垣”字更有巩固之意,没有外来的侵犯,也当巩固之。所以比“卫”字更好,在此从帛书本。

(10)《商君书·更法第一》:“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相关文章:
·华军:跨越两千年的时空,问道商君
·翟玉忠:美国新经济运动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梁涛:《大学》“诚意慎独”章解读(三)——“慎独”新解
·陆寿筠:“中体西用”新解
·华军:商鞅变法不是军国主义,而是“强国主义”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