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华军:《老子新解·第五十三章》 
作者:[华军] 来源:[] 2010-01-04

原文:

使我(扌挈)(1)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2)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3)。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竽(4),盗竽,非道也。

译文:

      让我稍有一点知识,去实践大道,唯恐背逆了他(大道)。大道非常平坦,而人们却好走沟壑小路。朝堂上打扫的甚是干净,而郊野土地却都荒芜。仓库里粮食很是空虚,却身着华丽,佩戴利剑。吃腻了山珍海味,而家里的资产财富堆积不下。这可以称为强盗头子的行为,强盗头子的行为,实在是无道啊!

解说:

     本章第一句,就能让人感到老子对大道的那种强烈的敬仰之情,而第二句又是对人们背道而驰的叹惜。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了高级的智能,人类称霸这个世界,主宰其他生物的命运,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

     在上古时代,伏羲氏以道治民,可以无刑罚而天下治,这是因为上古之民之淳朴。当人类社会的层次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欺诈和巧言辩慧也越来越无法遏止。

     人人都呼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人人却都希望自己能逃避法律的限制。尤其在中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走关系找门路,难道法治不是一条强国富民的坦途大道吗?老子所言“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是多么发人深省的道理啊!

     浮华的外表,掩盖着内心的骄奢淫逸,这样的朝廷,就是最大的强盗。明太祖朱元璋注曰:“有等非君子者,不知务本,朝扫堂上尘甚勤,其禾苗郊间尽荒。又一等非君子,仓库甚无粮物,却乃遍身衣锦绣。又等非良民者,持刃以食羊羔,多积货财。”

    《老子》八十一章,无不是讲要节制私欲崇尚公德,而人们却往往会把自己的私欲凌驾于公德之上,这也是“强盗头子”的成因。

注释:


(1)(扌挈),通挈。帛书甲本为“(扌挈)有知”,这里指“挈瓶之知”之意。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出 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帛书乙本为“介有知”。“介”,古同“芥”,指芥草一样微小。如:草~。纤~。~舟。意思与甲本相同,从帛书甲本。

(2)甲本残毁,乙本为“唯他是畏”,众多注家多套用今本作“唯施是畏”,亦有注家解为“迆”,同“迤”。迤迤(斜向延伸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而“他”字与“迆”并非同声假借,解为“迆”着实有点不妥,前面第二十一章,老子讲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在这里讲行道之人,唯他(指大道)是畏,难道不是很通顺吗?在此从帛书乙本。

(3)帛书甲本为“民甚好解”,乙本为“民甚好(亻解)”,流行本为“而人好径”。

     解字之意颇为复杂,一般意为剖开,分开,除去等,也与“懈”相通,松弛,懈怠之意。而此处文为“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显然“解”字是与“夷”字相对的,流行本解为“径,斜路。”应是贴切的,而康熙字典中有“又與嶰通。嶰谷,谷名。”嶰,山涧;沟壑(有水称涧,无水称嶰)。在此从帛书甲本,当解为“嶰”字。

(4)帛书甲本此段全部残毁,乙本残存一“木”字,流行本为“盗夸”,《韩非子·解老》为“盗竽”,在此韩非解为“强盗头子”,帛书研究组认为,乙本残存“木”字旁,可能是“(木于)”字,发音与“竽”相同。竽,韩非注曰:五声之长也。在此从《韩非子·解老》。


相关文章:
·华军:跨越两千年的时空,问道商君
·翟玉忠:美国新经济运动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梁涛:《大学》“诚意慎独”章解读(三)——“慎独”新解
·陆寿筠:“中体西用”新解
·华军:商鞅变法不是军国主义,而是“强国主义”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