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1)?得与亡孰病(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爱?身体与财货比起来哪一样更值得重视?得到与失去哪样更令人担忧呢?过分的仁爱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什么是足够,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
解说:
谁都知道身体是世界上最保贵的东西,谁都想得到更多失去更少。但人们却往往不懂得“得”与“失”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
韩非子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比父亲深一倍,父亲的命令在孩子那里得以十倍的施行。(3)”这不是因为母亲要孩子做的事情比父亲的要求难做。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是“不知足”,安逸与享受的欲望没有尽头,所以只有用威严和利益才能使人行动起来,母亲如此仁爱,自然没有威严,那么只有利益才能令孩子行动了(费)。再说如果过于仁爱,孩子的欲望无度的膨胀,又想安逸又想享受,就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到时岂不是更要“破费”了?因此老子称为“甚爱必大费”。
老子讲的主要是针对治国,所以君主治国如果不以法度为准,而滥用仁爱,法令就难以畅通。国家如同一盘散沙,如果遭遇战争,无力组织人民来抵御外敌,这就等于把百姓的性命直接出卖给敌人,这样的“仁爱”实际上就是残忍。也必将造成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的巨大损失。
“多藏必厚亡”与上面讲的“甚爱必大费”道理是相同的,老子反对的是私爱的滥用,而不是反对大公无私的爱,后面第六十七章所讲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慈”就是大公无私之爱。“多藏必厚亡”反对的仍然是私人贪婪欲望,而第六十七章所讲的“俭”就是老子所推崇的,“俭”即是节约,节约即是对将来的储备。第五十九章所讲的:“夫唯穑,是谓早备”,也是储备之意,看来老子反对的是个人贪欲,推崇的是国家的积蓄。而有的人认为老子所说的话前后有矛盾,那是人不能分清“公”与“私”的缘故,不明“公”“私”,难通大道。《商君书》曰: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老子说的没错,知足是很容易的事,从身体的条件上很容易做到,但从精神上却很难做到,所以老子在第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也。”所以,知足之人,才真正的行于大道。满足之人,只是苟安度日而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短短的一句话,其蕴含的道理却是无穷的,用语言也无法祥尽的描述。 多数注家从各人的角度来讲解“知足”,但我觉得更应该从更大的角度来讲解一下“知足”。
两千二百年前,秦始皇大帝兵吞六国统一中国,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成了秦帝国最大的敌人。为了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全,秦始皇大帝决定北击匈奴。大将蒙恬帅军30万挺进大漠,一战定乾坤,占据河套。匈奴远遁漠北。但秦始皇大帝并没有命令蒙恬继续进攻,而是修筑长城,取守势。使中国度过了重新分裂的危险期,把统一的文明深深烙印在中华人的血液中。虽然很不幸,十五年之后由于二世的昏庸更法,赵高奸臣乱国,秦帝国灭亡了。但统一的中国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为之奋斗的目标,统一也成了东亚大陆的常态。这里面有着中华人的智慧。国内刚刚统一,政治局势尚不稳定。人民刚从战火中解脱出来,需要修养生息。大漠环境恶劣,秦军步兵不适合在荒漠中长途奔袭,战争消耗巨大。我在这里只是简要的讲一下最重要的原因。不过话虽简单,把握却是难事。最后盖括为一句话,那就是——知止则不殆。
在欧洲,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经几乎统一了欧洲大陆,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战争停下来,不知道如何化解国内民众的矛盾。最终不能实现统一的梦想。
还应当注意到的是,秦国的过早灭亡(没能长久),是因为二世之朝背离了抱法处势的大道,而不是因为秦始皇的什么举措。至于修筑秦始皇陵墓的滥用民力,也是自二世执政之后陡增的。当然,此一项举措仍然不是秦灭亡的关键。秦亡最大的原因还是复辟势力的反扑,和二世的昏庸无能以及赵高这样的无德无才之人的祸害。
注释:
(1)重,与“轻”相对 。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
(2)病,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3)《韩非子·六反》: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十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