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绰生长于世族官宦之家,仕于西魏时期。
大统10年(公元544年),苏绰任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等职。这一年.他通过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向朝廷提出6条建议,即著名的“六条诏书”。其中,第一条就 是要“先治心”,即要求官吏“清心”。而“清心”就是不贪财,“率至公之理以I临其民”。他主张君主、官吏都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而他本人就是以此作为处世立身准则的。
苏绰官越当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可他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习风,不为自己谋置田产宅第,更不仗势搜刮钱财。他不仅严于律己,还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了清廉的家风。他的儿子苏威,后来成为隋朝重要大臣,与其父一样,“行己清俭,以廉慎见称”。
当时西魏实权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中。由于苏绰位高不谋私,权大不贪利,所以深得宇文泰信任。宇文泰每或出游不在朝中时,常常预先留下一些署过自己姓名印章的空白公文纸给苏绰,以便朝中发生急需处理的事情时,苏绰能以他的名义“随事施行”。
由于“积思劳倦”,苏绰年仅49岁就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宇文泰十分痛惜,群臣也凄然下泪。苏绰的遗体入殓时,宇文泰 对公卿们说:“苏尚书平生谦逊,敦尚俭约。我想成全他平素的志向,又恐怕那些见识短浅的人不明白我的用心。如果厚葬盛殓,又有悖于背日与苏尚书相知之道。实在是进退两难啊!”尚书令史麻瑶上前说:“古时晏子是齐国的贤臣,他一袭狐裘用了30年,死时只有一辆车,齐侯不夺其志。苏绰操履清白,应该将其从俭薄葬,以彰其美。”宇文泰点头称善。其后,苏绰的遗体只用一辆布车载着,归葬家乡武功,宇文泰率朝中大臣徒步跟在车后,哭送灵车至郊外。当灵柩下葬之日,宇文泰又专门派人,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太牢”祭奠苏绰,并亲自写了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