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敢教日月换新天(二) 
作者:[张云东] 来源:[作者惠赐] 2020-07-09
2019年1月2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同志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上致辞,致辞中王岐山同志讲到中国7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王岐山同志致辞后,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在点评王岐山致辞时说,中国40年来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王岐山同志马上纠正施瓦布先生:不是40年,是70年!


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不仅被国际友人误解为是后40年创造的,我们中国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有这种误解。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这伟大的70年的全过程。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
 
张云东
 
目录
一唱雄鸡天下白5
一、统一大陆6
二、创造和平8
(一)抗美援朝9
(二)消灭匪患12
敢教日月换新天14
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初步增长15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6
六亿神州尽舜尧23
一、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23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31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35
(一)工业体系的建设成就与农业的增长35
(二)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38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成就40
(四)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42
四、历史的迷雾44
人间正道是沧桑49
一、前三十年巨大成就的根源52
(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组织动员能力52
(二)土地改革与国营经济建立53
(三)正确的工业化战略55
(四)伟大的自力更生精神56
二、不忘初心、继承发展、再创辉煌58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4
(二)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64
(三)坚持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公有化66
(四)驾驭资本,兴利抑弊68

新中国的建立,不同于中国历史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朝代更替,是一场旷古未有改天换地的伟大社会革命。人民面貌一新,社会面貌一新,经济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规模在迅速恢复、发展。

194911月开始,全国陆续开展荡涤诸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设庄赌博等旧社会污泥浊水的斗争。到1952年底,仅仅经过三年,曾在旧中国屡禁不绝、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娼、毒、赌等旧社会痼疾就基本禁绝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能创造。

美国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指出,“共产党政权继承的最为沉重的包袱是极度的通货膨胀。”“19488月,……上海的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937年水平的660万倍。”进城以后,新生政权迎击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不法投机商兴风作浪,炒作黄金、银元、外币,使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继续延续,物价猛烈上涨。我党经受了首场经济战的考验,运用政治、经济手段打垮了不法投机资本的进攻,制止了国民党政府曾束手无策的恶性通货膨胀,基本稳定了物价,开始恢复生产、恢复经济。

早在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就预见到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会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尽管如此,毛泽东同志还是提出除主要和苏联开展贸易之外,“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虽然美国开始加紧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我们还是想方设法,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国际市场为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服务。1950年,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就达到11.35亿美元,超过1931“九一八事变”以来的任何一年4。新中国从未闭关锁国,我们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被迫隔绝于国际贸易,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的结果。

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初步增长

建国之初,百业凋敝、百废待兴,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仅仅经过三年多(194910月至1952年底)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77.6%,平均年增长20%左右。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1%;钢产量比1949年增加7.54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46.3%;原油、水泥、电力、原煤和棉纱、棉布、食糖等主要轻工产品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超过旧中国历史最高水平23%。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8.4%。5

在交通运输方面,1949年底就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网。19506月开工修筑的成(成都)渝(重庆)铁路至19527月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而这条铁路是清朝末年就筹划兴建的川汉铁路的一段,近半个世纪也未铺上一根铁轨。19465月开工修建的陇海铁路天兰段,到1949年仅完成工程总量的13%。19504月重新开工,两年后的19529月建成通车。至1952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由解放初的8.07万公里增加到12.67万公里,增加1/3的里程。

虽然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年的经济增长有战后恢复的性质。但与欧亚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速度相比,新中国战后经济恢复的速度与幅度之显著,举世瞩目。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乃至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路径选择,在7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十分重要,了解并理解当初的战略选择,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前三十年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人民生活却相对贫困。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设想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粮食;另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扩大市场和积累资金。并尽早为劳动人民改善生活。然而,朝鲜战争的经验使得我们认识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迫切。同时,国家财力有限,如果平均使用,必然一事无成。而没有重工业,就不可能大量供应化肥、农业机械、水利工程设备,就不可能大量修建铁路,制造机车车辆、汽车、飞机、轮船、燃料和各种运输设备。加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启示,党中央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对于这个优先战略,毛泽东同志言简意赅的概括为“重点是用一切方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也就意味着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全体人民不得不节衣缩食,艰苦奋斗。针对有些人认为中国穷,要让人民休养生息,不宜搞重工业,应多发展轻工业的“仁政”观点,毛泽东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外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放在大仁政上。他指出,两者应该兼顾、重点应该放在建设重工业上。6

因此,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战略重点就是建立中国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兴工业部门,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合理布局,改建优化东北、上海等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同时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投资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这样巨大的建设投资,旧中国历届政府都无法企及。7

我国“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宝贵援助。苏联为我国提供了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人员培训、试车投产等方面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一五”期间,苏联派来了3000多位技术专家。我国派往苏联的留学生7000多人,实习生5000多人。8156个苏联援助的工厂各有厂长、总工程师和大批工人在苏联的工厂接受专门培训。

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担负了设计工作量的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的30%-50%。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学习、消化、吸收工作。

苏联援助的这些工厂几乎都属于生产资料部类。包括了7个钢铁厂、24座发电站和63个机器制造厂。

“一五”时期,中国将全部工业建设投资的88%用于重工业。这一时期国家工矿建设的施工单位达1万个以上,除156个核心项目之外,还有694个限额以上的重点工程。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在讲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表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156个重点项目在“一五”结束时的1957年底,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已经有一半以上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

“一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在1957年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0.9%;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增长4.5%;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平均每年增长18%。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1957年与1952年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52%,12个工业部门产品成本降低29%。9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分别约为3.8%和18.7%。扣除年增长率为2.4%的人口增长因素,人均生产年增长6.5%,远高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在50年代约2.5%的增长率,而体量与我们接近,实行民主化、市场化的印度在50年代的人均增长率远不足2%。10

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为旧中国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金属切削机床达到2.8万台,比1952年增长1.04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5.2倍。同时,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化工业一个个建立起来,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和有线电制造工厂等。1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67月13日从总装配线上开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洛阳第一拖拉机厂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我国最大的医药联合企业华北制药厂1954年开工兴建,1958年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青霉素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1956年中国第一架仿制米格-17的国产歼5型歼击机试飞成功,中国成为少数可以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

除此之外,一大批包括煤矿、电站、油矿等能源基地的新建和扩建以及工业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铁路建设的重点除对原有铁路干线进行技术改造之外,为开发西部资源,又着手修建和新建包兰线、兰新线、宝成线。铁路线路总长度翻了一番以上。第一座横跨长江天堑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里程达到25.46万公里,比1952年增加一倍。

“一五”期间新增的工业生产能力不仅大大超过中国历史记录,也大幅超过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可比时期的增长速度。以钢铁生产能力为例,1956年中国的新增钢铁产量为162万吨,远超旧中国在1943年所创的最高记录93万吨。中国钢产量从1952年的135万吨增加至1957年的535万吨,用了5年时间。12而美国钢产量从1880年的127万吨增加至1892年的501万吨用了12年时间,英国、法国在差不多相同时期、相近起点,达到相当产量水平分别用了23年、26年时间。13也就是说,我国钢铁工业在“一五”期间的5年里所形成的生产能力规模,相当于美国、英国和法国分别用了12年、23年和26年时间所获取的成果,不能不让人敬佩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和卓越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新中国人民焕发出的冲天建设热情。又如,1953年至1955年,全国实际发电量平均每年增长19%,成为同期世界上电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新中国从建国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所取得的成就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人的寿命是一个国家健康状况唯一的最佳标志。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36岁延长到1957年的57岁,比当时其他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多15岁,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中国给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14

1957年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229所,比1952增长14%,在校学生44.1万人,比1952年增长1.3倍;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7.8万人,比1952年增长22.3%;普通中在校学生628.1万人,比1952年增长1.5倍;小学在校学生6428.3万人,比1952年增长25.8%。“一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27万人,超1912年至1947年36年间21万毕业生总和28.5%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研究人员2.8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2倍多。到1957年,全国县县有医院,乡乡有诊所,共有病床位29.5万张,比1952年增长84%。

1957年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提高24.5%,其中非农业居民为222元,比1952年提高31.7%,农民为82元,比1952年提高16.8%。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30.3%。1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156个重点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项目的兴建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从“一五”计划开始,为中国的工业化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骨干和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他们成了中国工业化的种子,不仅为随后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改革开放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从建国之初开始,以华罗庚为代表的一大批在海外的科学家也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先后回国参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至1953年,约有2000名欧、美留学生陆续回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至此,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社会变革初见成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相关文章: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六亿神州尽舜尧(三)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敢教日月换新天(二)
·新中国七十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敢教日月换新天
·“傻子”太多才有我们新中国
·毛主席和斯大林的激烈交锋: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