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谈天说地
古代屠城的金融效果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2012-02-04] 2012-08-27

  对于古代的屠城,是对于对方经济和信心的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打击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是致命的,这也是蛮族在冷兵器时代征服文明世界的主要武器,历史上的多次文明倒退也是这样发生的,屠城最大的结果就是通过信心崩溃和打击国家的信用,造成古代社会的金融灾难。

  在古代战争当中,如果是同民族战争或者是国内战争,屠城是非常少发生的情况,在此时战争的各方都希望自己建立起对于社会的信用,得到民心的支持而取得政权,这些民众是统治者的财富和权力力量的来源,但是到了民族间的战争情况就不太相同了,异族是反抗者难以迅速同化为本民族的组成人员,难以成为自身扩大势力和实力的基础,而这些人还是对手的基础,因此通过屠杀打击对手的基础就是最重要的战争手段。

  在屠杀的情况下,老百姓会坚守到底的想法是幼稚的,只要有退路和逃跑的路线,被攻击的地区和可能被攻击的地区的老百姓首先选择的就是躲避战乱的逃难,老百姓的蜂拥逃亡是对于守军战斗意志的严重打击,而在逃难的过程当中要带走守军的重要资源——粮食,同时强壮年的逃散也使得守军难以补充兵员,更进一步的就是这些逃难的人要把他们存的钱在逃难的时候同时带走,原来埋藏在地底下的银子也会被挖出来带走,这样就是使得埋藏的相当于广义货币M2的银子变成流通当中的相当于狭义货币M1的银子,这个变化极大的加剧了货币的数量和流通的速度,这样的过程不断的正反馈,使得市场上必然出现恶性通胀,市场上的恶性通胀直接造成国家经济的崩溃。我们如果熟悉史料就可以知道南宋的物价比北宋要高很多倍的,在同样的银子的情况下,就与南宋不断的与北方蛮族的战争有关,中国古代是地少人多,战争真正的破坏是对于国家金融的破坏。

  更进一步的是逃难的人群是要往后方逃跑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带着银子过来,使得后方的银子的供应量加倍,而对于粮食的刚需也加倍,但是粮食的供给在古代是非常紧张的,基本上就是将将足够本地区的人食用,现在是外来的逃难人口来了,钱也多了,投机存粮的也多了,结果必然是造成后方经济的崩溃,后方的老百姓粮食不够吃。作为同民族同统治者的社会,你是不能屠杀逃难的同胞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要造成后方的灾荒,因为灾荒饿死人的情况会比直接在战场上要严重的多,也比战争当中直接屠杀的死亡人数要多得多,中国历次改朝换代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也都与战争导致的灾荒饿死人有关。而到了大家都没有粮食的时候,不但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军队,就是为了安定内部的饥民不内乱,也需要耗费巨大的军事力量,最后到这些军事力量的粮食也不能保障,内部的自相残杀就要开始了,就如满清当年征服中国的时候的屠杀,把大量人口和张献忠部赶入四川进行围困,结果就是在四川的内部发生了大屠杀!这样的情况对于近代发生革命和内战的国家被国际社会封锁以后,国内的人口减员是类似的。

  在内乱和金融压力下,人口减员最大的问题就是发生去城市化,也就是在城市里面粮食供应出现巨大的问题,城市在古代也需要以货币进行交易来购买粮食的,金融危机直接威胁了城市人口的生存,城市人口的大量饿死和城市人口的大量逃离城市,使得城市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冷兵器时代的防御能力,文明社会的一个个防御堡垒——坚固的城池都成为了空城,而文明社会同时也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社会管理和统治的,城市成为了空城以后,国家对于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也被彻底的削弱了。这样在游牧民族的攻击下整个国家就没有抵抗力了,因此通过屠城的金融打击是致命的。

  在屠杀的金融打击下,成为了蛮族征服文明民族的主要手段,以游牧民族的人口,本身是难以全面攻击和控制人口庞大和广袤的农业文明国度的,但是依靠屠城造成农业民族内乱,造成其国家信用缺失后的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最后造成其社会的人口减员,使得国家的控制力崩溃,最后被征服,这个征服的过程也是国家信用崩溃的过程,屠城的金融打击是关键。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基本概念
·余云辉:“币权”必须服务于政权与军权——关于动用“币权”解决当前经济金融问题的建议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