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基本概念 
作者:[李英华] 来源:[] 2024-02-28

在汉语古籍文献中,“政教”是一个常见的重要概念,是指政治与教化的统称。其中,“教化”泛指一切具有育人功能的文化内容及其载体,包括宗教体系。古代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内容。

本书研究中国古代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其中,“政教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宗法制度、宗教制度等内容;“政教思想”包含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学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宗教思想等内容。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可以合称为政教文化(或政教文明)。【1】当然,政教文化(或政教文明)还包括物质形态的政教载体,诸如监狱、学校、寺庙、道观、天坛等建筑。不过,本书所谓“政教文化”(或政教文明),主要指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不包括物质形态的政教载体。

值得指出,无论是上述政教制度的各项内容,还是政教思想的各个方面,这都是以现代学科分类的视角加以说明的。而在中国古人眼里,并不存在如此截然的划分。它们通常是浑然一体的,即便某些内容相对独立,但也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换言之,中国古代政教思想与制度并不是上述各项内容、各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政教体系。政教制度是在政教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而一旦政教制度形成或确立之后,反过来又规范或左右政教思想,即也对政教思想带来一定的制约与束缚。如果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过于僵化,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那么,新的政教思想观念就会应运而生,对原有的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提出“更化”与“变法”的诉求,从而导致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的新陈代谢。

本书有时还用“古典政教文明”来概括古代政教思想与政教制度。这与“古代政教文化”的表达也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古代”完全是一个中性词,而“古典”则蕴含一定的褒义色彩,具有某种典范(或范式)的意味。这里所谓“典范”不是指完美无缺的意思,而是指在历史长河中它已经积淀成为一种定型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特色的范式。这与学界所谓“德国古典哲学”之“古典”用法类似。为彰显中国古典政教文明在宗教信仰、政治观念以及核心价值等方面的民族特色,笔者提出了“三维合法性”“中华文明核心精神理念”等新名词。关于这些名词内涵的阐释,请参见本书相关章节,兹不赘述。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所谓“政教关系”,是指政治与宗教关系;但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所谓“政教关系”,主要指政治与文教关系。不过,也包含政治与宗教之关系。这里,对古籍中的“政教”内涵稍作阐述。荀子说:“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如是则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止,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荀子·君道》)所谓“至道”,指最佳的治国之道,主要表现在:推崇礼义,崇尚法制,那么国家就会有常规;尊崇贤德,任用能人,那么民众就懂得努力的方向。……像这样,从大臣百官直到平民百姓,无不注重自身修养,然后才敢安居,确实掌握本领以后才敢接受官职;百姓改变了习俗,小人转变了心态,奸邪怪僻之流无不返归诚实厚道,这就是政教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荀子所谓“政教”,要比现代“政治”一词的内涵丰富得多。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视“政教”,尤其是“政教”之“教”。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在孔子和孟子看来,道德教化要比行政命令更为根本、更有意义。贾谊说:“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贾谊《新书·大政下》)所谓“教者,政之本也”,明确地说明了教化是政治的根本。贾谊进而指出“道者,教之本也”,就是说,教化必须植根于“道”(教育的原则与规律),而不能主观随意地进行施教。唐朝法典《唐律疏议》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名例一》)显然,这句话是对上述孔子政教观念的一种新的表述。这种表述也具有一种经典意义。这是因为《唐律疏议》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所以,这句话所反映的政教观念具有普遍意义。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古代“政教”一词的丰富内涵,这样才能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政教思想与制度的内容及其特色。

注释:

【1】“文化”与“文明”这两个词的含义大同小异。如果不是在某种特定语境中,这两个词可以相互通用。如果一定要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那么,大致可以认为,“文化”始于原始人群的创造活动,可以上溯到 100 多万年前,是人类创造活动之结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所呈现的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比较先进的文化形态。简言之,“文明”相对于、区别于“野蛮”,而“野蛮”却蕴含一定的“文化”内容。

 (李英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博士,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本文节选自《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该书由九州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基本概念
·楼宇烈: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中国古典哲学的底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