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王永利:控制通货膨胀必须压缩外币占款规模 
作者:[王永利] 来源:[《环球财经》2011年01月04日] 2011-08-13

  今年以来,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持续攀升,从5月份开始突破3%的全年控制水平,到11月底已达到5.1%,而且仍呈现上升态势。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物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和如何应对物价上涨也引发了诸多争论,可谓众说纷纭,其中也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甚至严重错误或者误导大众的说法,值得引起警惕。

  实际上,我国总体物价(除纳入CPI统计的社会日常消费品价格外,还应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出行等方面的价格)水平不断加速上涨,上涨幅度确实是非常惊人的,物价上涨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态势(可谓“常态”状况),尽管单看CPI的情况不那么明显,尽管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曾出现一定时段的物价涨幅回落。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货币越来越严重的超额发行,而货币超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有汇必买”的外汇管理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居高不下的巨额外汇储备。这又进一步触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坚持的“招商引资”和“保护出口”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和消费相对不足的经济发展方式。

  巨额外储对应巨额人民币投放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10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4635亿美元,成为绝对的世界第一,这还是已经剔除了财政专项购买并拨给国家投资公司的2000亿美元等款项之后的结果。

  考虑到国家外汇储备主要是1994年结售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特别是2000年之后增加的,按照平均汇率1:7进行粗略计算,中央银行为此投放人民币应该在18万亿元以上。这部分货币投放出来之后,基本上都转化为银行存款,银行可以据以发放贷款,在货币乘数效应作用下,又可以产生新的货币投放,即使按增加一倍(18万亿元)计算,国家外汇储备引发的人民币投放就可能超过36万亿元。

  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我国GDP不足6万亿美元,与美国的GDP规模(14万亿美元)尚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广义货币总量已达到70万亿元(超过10万亿美元),已经大大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货币总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目前M2/GDP的比率已经超过200%,成为世界最高水平。

  有人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直接融资比例高,货币周转快,金融效率高于中国。但实际上这些方面对货币总量的影响非常有限,主要还是由美国资金大量外流,美国社会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造成的。

  也有人认为这主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和产品市场化、货币化水平快速提高所致。但市场化、货币化的提高不仅会扩大货币供应,同时也会扩大GDP规模,尽管也会使二者的比率提高,但如果没有国家外汇占款的不断扩大,是难以达到现实的水平的。

  货币投放难消化

  巨额外汇占款引发巨额人民币投放的问题,早已为人们所关注,人民银行为此采取了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通过公开市操作回收流动性、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资金等对冲措施,近年来基本依靠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因此有权威人士表示:“不能简单地认为外汇占款多了,投放的货币量就大了。虽然外汇占款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但央行已通过发行票据进行对冲,把这部分投放的货币从市场上收回来了。”

  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这不仅是因为央行票据的发行量远远跟不上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更重要的是央行票据的对冲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外汇占款的形成,首先是企业和个人将外汇出让给商业银行,并换成人民币,成为其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和实际的购买力;然后商业银行再将其买进的外汇转卖给人民银行,形成国家外汇储备,收回人民币资金。而央行票据的发行,主要是向商业银行出售,尽管可以回笼资金并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贷款的扩张,但却不能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更不能直接减少因增加外汇占款而形成的购买力(存款)。因为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主要还是受贷存比的约束,而商业银行购买央行票据,并不会减少社会存款,贷款又可以转化成存款,并成为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

  同时,从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角度看,由于央行票据本身就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流动性工具,购买央行票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相当有限。可见,以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远不能消化由外汇储备增加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从这一角度看,需要控制的是整个外汇占款,而不是只盯着所谓的“热钱”。

  认识到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我国人民币贷款(约50万亿元)占人民币存款总额(约72万亿元)不足70%,尚未达到监管上限75%的情况下,货币总量已经非常大了。

  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看,2000年余额为1655亿美元,2001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121亿美元。从实际投放人民币的角度看,2008年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与人民币货币总量的增长是完全吻合的。

            央行的两难选择

  从调节货币总量、平抑币值波动的角度,当物价快速上涨超过控制目标时,中央银行在采取其它办法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售货币储备以回笼货币。

  但中国央行目前面临两难选择:由于长时间对外汇和汇率管制,人民币汇率与市场预期发生偏离,人民币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同时对外升值。

  在市场上人民币对外汇呈现升值态势且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等主要货币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出售外汇回笼人民币是很难做到的,硬是要做,就势必要降低外汇价格,在一定时期可能推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承受由此可能引发的出口萎缩对经济和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而要控制人民币汇率不发生过快升值,以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的选择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为提高人民币利率,容易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进行套利。

  压缩外币占款的措施选择

  巨量外汇储备(外币占款)成为推动中国货币超量发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由此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经济金融和社会问题。但如何压缩外汇储备规模,加强货币总量控制,却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建议“拿出1万亿美元外储分给国民”( 2010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今日快评”),认为 “2.6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全体国民创造的巨大财富。把它放在国外不花,不仅随着人民币升值而不断贬值,白白便宜了美国人,美国人白吃白喝白拿还横挑鼻子竖挑眼,吃孙喝孙不谢孙,更严重的问题是给全体国民生活带来严重压力。国家把1万亿美元外储直接分给全体国民,简直有说不尽的利国利民利世间的好处。”该观点认为这样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强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对整个国家拉动消费、拉动内需影响重大;有利于压低国家外汇储备,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汇率损失等,“以期破解通货膨胀、货币超发、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热钱流入过快、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过大、改革开放成果未能共享等诸多之困局。”

  一段时间以来,持有这种看法的人,甚至专家学者并不少,但实际上这种建议是根本就不能做,也不可能取得所预期的功能的。

  一是这种建议完全模糊了外汇储备的本质和作用。如前所述,国家外汇储备是不同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直接将其分配给国民,是不符合法理的。这一点很多人好像并不清楚,往往直观的认为,既然是国家的,国家就可以随意支配。这恐怕也与我们一直以来冠名为“国家”外汇储备有关,因此建议更名为“人民币外汇储备”,以便与国家财政收入相区别。

  二是即使分配给全体国民,除非严格规定这部分外汇绝对不允许结汇,而只能用于直接的外汇支付,否则,将会再次结汇,再转回到国家外汇储备之中,并相应再次扩大人民币投放。而如果严格规定这部分外汇不许结汇,对绝大部分国民而言,可能根本花不出去,结果成为一种画饼充饥的举动。或者促使很多国民在场外(黑市上)低价出售外汇,换取人民币,结果将严重推升人民币汇率,严重扰乱外汇市场,并将这部分外汇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扭曲。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根本无助于国家回笼已投放的货币,抑制通货膨胀。

  实际上,仅在业已形成的外汇储备中做文章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要压缩外汇储备(外币占款),根本上就是要扭转投资和贸易双顺差的局面,扩大内需,加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将多余的外汇用出去。这就需要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其中重点就是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依靠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方式不转变,外汇占款引发的货币超发和整体性通货膨胀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有效解决。

  为此必须配套推进出口政策、汇率、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这其中包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走出去”,扩大国内外汇需求;要控制境内外汇贷款的发放,推动企业和个人向国家购买外汇。

  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人民币呈现升值态势,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情况下,企业走出去,并不愿意用人民币购买外汇,而更愿意向银行争取外汇贷款,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和汇率风险,结果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并不能有效减少国家外汇储备;应该尽快推动人民币实行完全可兑换,从而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扩大海外人民币购买当地货币的市场需求,进而压低人民币汇率,抑制热钱流入,控制乃至压缩中国外汇储备和汇率损失规模。

                         (作者系《环球财经》编委、中国银行副行长)


相关文章:
·李建宏:鼓励、欺诈、强制和禁止消费——西方对消费行为的控制
·彭胜玉:美国资本绑架政治的根本原因,是战略产业被私人控制
·江涌:警惕金融买办集团控制大众与官员
·美国16名议员递联名信:万达或控制美国传媒业
·察网:比舆论战更恐怖的是大数据控制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