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谈天说地
秦帝国不是暴秦,是统一文明大帝国 
作者:[孙皓晖] 来源:[孙皓晖新浪博客] 2010-01-19

记者:您“相对细致地整理了两千余年历史上所有的批秦言论”,那么您认为这些批判性的言论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秦帝国的历史缺陷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您对这方面的理解是什么?

孙皓晖:是的。为了清楚了解历史上的非秦烟雾,我翻遍了二十五史,做出了相对细致的整理与摘录。我想真正的搞明白,历朝历代对秦的仇视,究竟有多少理由?究竟有多少证据?结果,历代非秦言论的水准,很令我失望。

说到底,他们提出的总概念只有一个——暴秦。其余十分之八九,都是论断性的分类指斥秦如何暴政。其中最重要的原发理论,有两个:一是秦末六国贵族的反秦言论,二是西汉董仲舒的批秦言论。前者是讨伐性的攻讦,云山雾罩大而无当,完全经不起分析。后者则是指斥秦帝国的经济盘剥与刑法暴虐,同样经不起分析推敲。

我在《大秦帝国》一书的最后中,已经详尽地考据和分析了这种非秦理论的虚假性,这里不重复了。总体说,西汉之后的个人非秦言论与官方非秦评价,几乎都是以前两者为直接资料依据的,不分析不举证,只一味地咒骂鞭挞,没有任何创造性,没有任何史料价值。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当代历史学家的许多文章中,仍然孜孜不倦地引证着秦末反秦言论,引证董仲舒理论,作为秦暴政的依据,没有人指出这些历史论断的虚假性。

两千余年的中国学界,对秦的评判完全丧失了客观性,已经不愿意将秦帝国当作一个严肃的历史问题来进行认真的讨论了。所以,他们的言论是经不起认真审视的。这一历史迷雾,即或不在今天澄清,也将在未来澄清。一种背离历史事实的谎言,不管有多少人拥戴,终归不会永恒。

秦帝国当然有其历史缺陷。这个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是立足于当时现实,一是相对于当代文明进步。就前者说,秦帝国的缺陷主要是三方面:其一,秦始皇帝后期的“势治”超过了法治,使严密完整的帝国法治出现了失衡与断层,使权力枢纽区出现了人治的空间;其二,秦帝国没有充分地修法准备,没有及时从战时法治的重刑主义扭转过来,没有适时发展为常态法治体系;其三,秦帝国冒进过甚,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人口迁移的频率与规模过高过大、国防工程速度太高、意识形态求治太急、老秦族群消耗过甚。用今天的话说,秦帝国在始皇帝后期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若从文明史意义的立场评判,秦帝国没有重大缺陷。

首先,秦帝国推行的政策符合历史潮流;

其次,秦帝国的文明统一事业奠定了中国统一文明的根基;

第三,秦帝国的法治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的完整时段的法治社会;

第四,秦帝国的政策失之于急,但并未失之于暴,秦帝国的政策远比后世屡屡出现的暴政时代清明平和得多。当然,要从社会性质上评判,秦帝国作为古典社会,相比较于当代文明,肯定是落后一个时代的。但是,这能算做历史缺陷吗?

记者:秦的精神在后来朝代更多得到了传承还是篡改?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孙皓晖:应该这样说,秦的实际制度基本上被代代传承;秦的社会精神与文明创造力,则基本被丢弃。汉武帝之前,汉承秦制基本是全载性的,包括继承秦的意识形态政策。汉武帝之后,作为社会制度的秦制已经定型,但作为意识形态的秦文明,作为文明传统与历史精神的秦文明,却开始被自觉地剔出。西汉末期王莽大复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灾难,进而惨遭失败之后,企图以复古取代秦制的政治倒退再也没有出现,实际的秦制开始了恒定地传承历史。但是,也正是在实际秦制得到历史认可的大势下,精神的秦文明却被彻底的抛弃了。很不可理解,很荒诞,但是是事实。

记者:您是否认为,在当今社会可能更需要秦帝国时期的精神?比如哪些方面?为什么有这种需要?

孙皓晖:当然是这样。太多了。秦帝国时代的社会精神是什么?是强势生存,是大争大进,是变革创造,是刚健质朴,是求真求实;人的生命状态极其饱满,知识阶层的尊严感与使命感极强;国家政治清廉奋发,官员不作为是最大的罪行。凡此等等,都是我们今天所缺失的。当代的我们,在儒家的极端保守主义体系中浸泡了两千多年,整个社会的进取神经已经大大麻痹了,人的生命状态已经大大萎缩了,对什么都无所谓了。对于那个遥远的大阳时代,我们也几乎已经忘记了。


相关文章:
·陆寿筠:机械论“左”派意识形态批判之二——不是一分为二,也不是合二而一
·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
·翟玉忠:中国不是排他性民族国家,是个文明有机体
·王子今:秦国不是“抑商”,而是节制资本——限商
·汉心:人,不是可以按市场“议价的筹码”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