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
翻看两部文革老片有感 
作者:[路易二百五] 来源:[天涯社区之关天茶舍2009年10月3日] 2009-10-04

    前几天突然心血来潮,翻看了一些文革文革老片,初衷不外乎是想回顾一下,当年那些极左的东西究竟有多么的虚伪和可笑。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两部片子不仅没有带给我可笑的感觉,反而还深深地感染了我,令我在观看的时候居然感觉到一种超级的享受,这两部片子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
  老实说,这两部片子我不仅早在儿时就已看过完整版的,而且还看过不止一遍,这倒并不是因为儿时的我就喜欢它们,恰恰相反,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两部所有电影中最难看的“跳舞片”,远不如《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发》、《奇袭》等“战斗故事片”看起来带劲,甚至不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唱歌片”好看,只是由于当时所放映的电影屈指可数,而八个“样板戏”又是当局强力推行和宣传的重中之重,再加以看电影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娱乐方式,所以名列八个“样板戏”序列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被我万般无奈地看过不止一两遍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时隔几十年后,偶然重温这两部“跳舞片”,却给了我如此罕见的视觉冲击,就连我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这当然不在于它们的情节,这两个老掉牙的故事,凡有点年纪的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究其原因,实在还在于它们的“舞”, 是“舞”让它们的情节感人泪下,是“舞”让它们的主角光彩照人,而儿时愚盲,又岂能窥得出这其中的三昧?
  本人愚见,该二剧中的芭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芭蕾”,和传统的西方芭蕾虽有血缘关系,但却又揉合了太多的新元素,既有本土特色又有时代特色,正是这些新元素具有强烈的的煽情作用,我说不出它们的名目,姑且归结为“革命的中国的元素”吧。这些元素体现在该二剧中,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因为我后来又搜了一些传统的西方芭蕾舞剧像《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一些最新国产芭蕾舞剧诸如《二泉映月》、《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进行比较,却根本发现不了那样的“元素”,而且也不具备催人一气看完还意犹未尽的力量。基于此,本人认为,当年那个主管并推出“样板戏”的**,虽然在政治上反动,但却也不得不承认,在业务方面,她确实是个内行。
  现在,本人就此二剧中三名主演的艺术风格谈谈自己的一己之见。
  茅惠芳(在《白毛女》中饰黑发喜儿):身材玲珑,动作空灵飘逸,干净利落,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宛如瑶池精灵降落草根人家。
  石钟琴(在《白毛女》中饰白发喜儿):动作纯厚连绵,质感很强,举手投足间将“悲愤”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薛菁华(在《红色娘子军》中饰吴清华):身材高挑,动作大开大合,舒展大气,充满韵律美和节奏美。
  总之,这两出舞剧中的三名主演,都是靠自己过硬的基本功和严谨认真的表演态度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向我们奉献了两台雅俗共赏的视觉盛宴,对比今天一些所谓的超女快女的忸怩作态,感觉后者不外乎就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娱乐笑料,而前者则令人心生仰慕并为之肃然起敬,二者根本就是两重天地,不可同日而语。
  下面简单谈一谈三个艺术前辈的现状:
   茅惠芳:1979年,茅惠芳与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沈维滇结为夫妻。婚后生子,后重返舞台。
   1984年,茅惠芳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她随夫赴美伴读。在她丈夫攻读博士学位的底特律维恩大学,茅惠芳应聘在该院芭蕾舞系任教,以后被提升为芭蕾艺术系主任。旅美期间,她曾举办舞蹈专场,演《白毛女》时因找不到艺术搭档,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物理系教授的丈夫沈维滇,自告奋勇跳“杨白劳”,演出赢得一片喝彩。目前定居美国,过着幸福的生活。
  石钟琴:石钟琴是在四十岁以后离开舞台的,作为芭蕾舞演员,她算是艺术生命最长的了。为了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这位痴迷芭蕾的杰出艺术家退休后办了一所芭蕾学校,每天十分忙碌地投入芭蕾的教育工作。与她不谋而合的是,当年与她同台的另一个“喜儿”,远在美国的茅惠芳,也在开展芭蕾的教育工作,继续着繁荣人类艺术的伟大事业。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成就了石钟琴,也给她带来极大的荣誉。一连几届,她都是上海市政协委员。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位有成就的摄影师,退休前任上影厂总工程师。儿子聪明好学,也已长大成人。
  薛菁华:1978年,薛菁华参加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国家文艺团体首次出访美国的交流演出,再登阔别多年的舞台,演出了《红色娘子军》片段“常青指路”。
  1984年,薛菁华曾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下,与“中芭”组织的5名专家来过深圳,举办为期3个月的芭蕾舞学习速成班,第一期小学员还在深圳会堂举行过汇报演出。当时深圳只有粤剧团、交响乐团两个专业文艺团体,所以薛菁华又积极参与了深圳市艺术学校的筹建工作,把设在园岭新村的一套三房两厅住房、名为“深圳大鹏艺术学校”演变为初具规模的“深圳艺术学校”,薛菁华担任该校芭蕾舞系主任。当时,她因丈夫的事业发展需要,已从北京落脚香港。她还担任香港舞蹈团特约专职导师。她虽住在香港九龙,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但为了深圳工作的需要,她几乎每天都风雨无阻地穿梭于深港之间。如今身为香港菁华舞蹈艺术中心主席的她,虽已年过花甲,但依然活跃在内地和香港的芭蕾舞界,延续着永不停跳的舞步。
  行文至此,再一次向我心目中的艺术女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她们健康长寿,合家欢乐!


相关文章:
·李学俊:陆先生《民粹、民主、革命 — 美国大选 和 中国文革》一文的阅读体会
·陆寿筠:民粹、民主、革命 — 美国大选和中国文革(一)
·陆寿筠:民粹、民主、革命 — 美国大选和中国文革(二)
·陆寿筠:民粹、民主、革命 — 美国大选和中国文革(三)
·陆寿筠:民粹、民主、革命 — 美国大选和中国文革(四)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