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戴天宇:西方经济学 PK 系统论 
作者:[戴天宇] 来源:[] 2008-08-03

节选取自作者所著《经济学:范式革命》一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302-17259-8

    100多年前,创造性地将牛顿机械力学范式引入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学家们,是天才。

    100多年后,因循守旧和顽固坚持“经济学机械力学范式”的经济学家们,是蠢才。

    这是因为,在这100多年间,自然科学哲学取得了飞速发展,并发生了数次大的变革,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量子论、相对论、场论、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所蕴涵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已经在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还在继续着,正在将一切机械教条和陈旧观念从科学范畴中驱逐出去。

    然在经济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古典及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依然沉溺于19世纪的边沁功利主义中而不能自拔,依然把经济学视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1],依然把“自利心与效用的力学”[2]当作经济学研究目的,以至于其数理框架至今“与19世纪物理学的框架仍然是一样的”[3]。这就是“经济学机械力学范式”,典型特征是:原子式个体、单一运动方式(所谓利益最大化)、一维的时间空间、僵化的因果关系、可逆的系统演化,最终达到或趋向于某种“呆滞的均衡”[4]。

    多数学者,在这一传统框架中深受浸染、积习难返,或者说,“西方经济学已经主宰了大部分学者的思维,他们对已发生的范式危机浑然不觉”[5]。而那些护法长老们,或丧失了学术的敏感,或丧失了学术的良心,更是不顾一切地维护着这一陈腐范式,甚至公然叫嚣: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6],没有必要去反省!

    对此,Georgescu-Roegen N.揶揄道:“正当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开始为现代经济学奠基时,物理学中一场惊人的革命扫荡了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机械论教条。奇怪的是,‘效用和自私自利的力学’的建筑师,甚至是晚近的模型设计师,看来都没有及时地觉察到这种没落。”[7]

    事实上,不要说耗散结构、分形理论、玻耳兹曼最可几分布、吉布斯系综统计等等那些更为复杂的自然科学哲学,仅就朴素的系统论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就与其格格不入、截然对立,信手拈来,矛盾之处比比皆是。

   (1)系统科学的幽灵早就游荡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大厦的上空

    建基于“经济人”假设之上的主流经济学,在本质上属于个体主义方法论,即“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只考虑个人”[8]。奥地利学派更是将这一论调发挥到极致,把“经济人”抽象成与世隔绝的孤立“原子”,认为分析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就可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然而,系统科学的严厉判决彻底粉碎了个体主义的这一幻想:“通俗地讲,整体多于部分之和,这是全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9],“在过去,科学试图解释一种可观察的现象,就要把它归结为可以逐个独立考察的个体的相互关系。但……现象不能分解为局部的事件,动态相互作用使处于较高级构形中的部分表现出不同于它们在各自孤立时的行为。简言之,考察各自孤立的部分,是不能理解各级系统的。”[10]这一坚定不移的确凿结论对主流经济学的打击是致命的,既然个体的线性叠加不可能得到整体的性质,社会经济活动自然也就不能简单还原为个人的经济行为,“经济人”假设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解释又何从谈起呢?

    事实上,系统科学的这一幽灵早就游荡在主流经济学大厦的上空。曼瑟尔·奥尔森明确指出:在严格坚持假定的情况下,“经济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11];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和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12]。因而直到今天,主流经济学的宏微观之间依然严重割裂、望壑兴叹,一个具体而活跃的国民经济整体在理论上却不能从微观到宏观给出逻辑一致的解释。

   (2)“经济人”假设对经济科学的一个公然欺骗

    在主流经济学逻辑框架中,人之个体与人之社会组织之间,没有任何区别,都被自然地视为“经济人”,都是以最大利益为动机并且能使自己行动实现最大利益的行为主体,个体的人是“经济人”,家庭是“经济人”,企业是“经济人”,甚至政府,也是“经济人”[13]。

    科学研究,是在“不疑处去质疑”,我们要问的是:人之社会组织为什么会具有所谓的“经济人”属性?为什么具有个体的人之生物学属性和心理学属性?主流经济学家们从来都没有给予证明。事实上,他们既不想证明,也不能证明,因为社会组织并不等于成员的简单加和。在这里,“经济人”假设对经济科学耍弄了一套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的魔术把戏。

   (3)边际替代率——愚蠢的发明

    在主流经济学家那儿,“替代”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儿。家庭、企业等经济系统,在他们眼里,只是经济要素简单存放和任意堆砌的场所,而不是一个严密组织、合理分工、有机耦合、总体作用的经济系统,对这些有机结合的经济要素,他们想怎样切割就怎样切割,想怎样替换就怎样替换,而根本不管现实中这种替代到底能不能发生,如何发生!

    因此,如果根本不知道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系统中,是如何分化组合、如何彼此作用、如何相互协同,如何形成经济系统的层级结构和功能作用的,那么,那些光滑的替代曲线,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替代率和替代公式,根本就是扯淡!

    主流经济学 PK 系统论,如果二选一,你选谁?

--------------------------------------------------------------------------------

[1] 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

[2] 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1-42.

[3] 安托万·多迪默,让·卡尔特里耶.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M].张增一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2.

[4] 刘安国,杨开忠.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J].地理科学,2001,21(4):315-322.

[5] 程恩富,张建伟.范式危机、问题意识与政治经济学革新[J].河南社会科学,1999,(1):48-52.

[6]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增刊):1-8.

[7] Georgescu-Roegen 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3.

[8]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陈建波,郁仲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8.

[9]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9.

[10] 金观涛.整体的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3.

[1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

[12] 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钱晓敏,孟岳良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6.

[13] 叶静,刘婧.政府干预中的权力寻租行为分析及其防治[J].行政与法,2004,(3):31-32.


相关文章:
·翟玉忠:西方经济学的逻辑陷阱与轻重术
·翟玉忠:西方经济学的没落及中国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翟玉忠: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中国古人比西方经济学全面深刻
·文一:中印的发展让西方经济学难堪
·翟玉忠:储备原则——超越西方经济学供给与需求二元对立观念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