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代社会主义
张巨成:简论陈云的经济思想 
作者:[张巨成] 来源:[] 2007-05-28

陈云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经济思想家。建国后,他长期主持我国经济工作,在参与制定和贯彻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中,始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精辟的经济理论观点和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形成了陈云的经济思想体系。它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的思想财富。联系到近几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我们更加觉得陈云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云的经济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本文仅选择陈云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思想,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

    早在1957年,陈云及时地总结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特别是总结克服1953年和l956年两次小冒进的经验,在1957年初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著名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他说:“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6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因为物资多了,增加建设是比较容易的;而财力不够,把建设规模搞大了,要压缩下来就不那么容易,还会造成严重浪费。”〔1〕这篇讲话还说明陈云发现了一个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反复出现的规律性现象: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经济就稳定;建设规模和国力不相适应,经济就不稳定。陈云提出了“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的原则和方法:

“一、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 〔2〕坚持财政收支、信贷的平衡,是从价值形式上制约建设规模。财政收支是借助价值形式进行的,它反映着物资的运动,因此,财政收支平衡反映着财政分配所形成的社会购买力与财政分配所能支配的物资之间的平衡,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部分也是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的。所以,财政资金分配制约着国家经济建设规模,即用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和构成,来制约经济建设规模,以防止建设规模超过国家可能提供的财力和物力。陈云针对我们国家大、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突然急需的事经常会有的情况,提出,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同时,“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是必要的,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便需要逐年增加物资的周转量,也就是要适当地增加库存量” 〔3〕。陈云认为,由于建设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家财政投资的多少,所以,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总从总体上制约基本建设规模。这是综合平衡的关键。

“二、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应该先保证必需的生产和必需的消费,然后再进行必需的建设。……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最低限度的需要,其次要保证必要的生产资料生产的需要,剩余的部分用于基本建设。先保证生产、后供应基建这种排队的必要,主要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人民生活的需要,避免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挤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在财力物力的供应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先于基建,这是民生和建设的关系合理安排的问题。” 〔4〕陈云提出的对重要原材料分配的顺序,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完全一致的,也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陈云重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重视民生和建设关系的合理安排,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尤其是代表了底层人民利益的。近几年来中国的房地产热,是代表少数商人利益的,不利于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并且还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

“三、人民的购买力要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 〔5〕陈云强调,“人民购买力提高的程度必须和消费品增长的程度相平衡”,使经济建设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互协调,是保证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四、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单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 〔6〕一般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需要建设数年才能完工,所以,必须做到各年度的建设规模和当年的国力相适应。坚持基本建设在年度之间的平衡,瞻前顾后,是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当年和以后建设规模的有效方法。

“五、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我国农业经济比重很大,农业生产和财政收入有很大关系。……我国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的比重将来会增加,农业生产也要发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对经济建设的约束力是很大的。” 〔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建设规模。我国的农村人口(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大多数(今天和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是如此),农民的经济状况制约着工业、商业的发展。这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建设规模、工业建设和商业发展的规模,必须考虑农村、农民、农业的状况,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盲目生产,会造成相对生产过剩,会造成严重浪费和严重损失。近几年来的内需不足,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已证明了这一点。

陈云曾反复指出:经济建设搞长线平衡,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平衡。结果,建设项目长期拖延,工厂里半成品大量积压,经济上的大上大下造成的浪费,都是成亿、成十亿计,损失严重;还有“各地区盲目的重复建设,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新厂挤老厂” 〔8〕。他告诫说:“老是浪费,年年如此,人民是不能原谅的。” 〔9〕

陈云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确定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从国家的财力物力出发,必须做到综合平衡。可以用综合平衡的办法来制约和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在制定计划和确定建设规模的大小时,在财政分配上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只有在财政分配上坚持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才能有效地防止冒进,从而避免经济建设的大上大下,保持经济稳定。经济稳定发展,才能取得高速度、高效益。冒进是建设规模超越国力。保守是建设规模太小,一部分资金和物资不用于建设。冒进和保守都对建设不利,应当努力避免和克服这两种错误。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计划失误,难免一时建设投资安排多一点或少一点。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冒进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更难于纠正,难于挽回,因而要着重防止冒进。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几次大折腾都是冒进的结果,所以,要重点防止冒进。当然,也要防止和反对保守。不要追求盲目的高速度,要讲求经济效益。经济建设上发生冒进,都是好大喜功,急躁狂热,盲目追求高速度的结果。根据我国历次过热建设的教训,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总是欲速不达。只有国民经济做到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才能防止和制约盲目冒进、经济过热。

    基本建设规模盲目扩大、盲目冒进、经济过热,是我国多次出现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认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重要性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使基本建设稳扎稳打地搞下去,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每当基本建设“冒了”、经济过热时,陈云就明确指出,建设规模超过了国力所能负担的可能,工业、农业都承担不了这样大的摊子,解决的办法就是“砍”,要“砍”到国家财力和物力,特别是农业所能负担的程度才行。   

    陈云坚决反对盲目冒进,主张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经济建设要脚踏实地,不能用财政赤字扩大建设,必须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基本建设计划。1979年9月18日,陈云在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的汇报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基建投资,必须是没有赤字的 (《陈云文选》原注:指不能用赤字财政的办法来进行基本建设——引者)。就是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看能够拨出多少钱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以这个数字来制定基本建设计划。所以,根据30年来的经验,找出基本建设投资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有比重这一条杠杆,是必要的,这样才是实事求是。”〔10〕“可否发票子来弥补基建投资赤字?不可能,而且决不能这样做。因为这将无以为继。基建投资年年有赤字是不行的,因为年年用发票子来搞基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炸’。所以,如果明年不削减基建投资中的赤字,后两年必然要大削减,那时局面将会更坏。因此,我主张明年就必须去掉基建投资中的赤字,使我们的基建投资计划脚踏实地。”〔11〕“既然基建投资决定于当年的财政拨款有多少,明年基建规模就应该按照财政拨款多少来安排,超过这个限度就会有赤字,就要多发票子。这条路我们不应该走,也不可能年年走。……哪个项目该上就必须上,哪个项目没有财力就必须下。要核定该上该下的项目,不能推平头,不能来一个大家打七折,因为其结果将不能改变基建战线太长的现状。不下决心这样做,我们说要缩短基建战线就是一句空话。推平头,大家打七折,这种办法将使我们一事无成,害国害民。”〔12〕1979年3月14日,陈云指出:“前进的步子要稳。不要再折腾,必须避免反复和出现大的‘马鞍形’。”“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 “借外债必须充分考虑还本付息的支付能力,考虑国内投资能力,做到基本上循序进行。” 〔13〕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始终坚持“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决反对脱离国情,超过国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的急躁冒进。强调研究国情,认识国力,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稳步前进的重要意义。所谓建设规模,主要是指基本建设的规模。国力,主要是指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它包括资金,机械设备,原材料,消费物资和外汇等。1994年2月9日,陈云说,从全国来看,当前经济工作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建设规模一定要与国力相适应,而且要留有余地。同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14〕

    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陈云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的正确性。盲目冒进是与国力不相适应的,它超越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因而是没有坚实基础的,就像盖在沙滩上的大厦;它甚至还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和产生虚假经济繁荣现象。建国以来我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冒进,都不仅实现不了当初的美好愿望,而且总是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盲目冒进越严重,造成损失越巨大。

    二、和谐经济观: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理论

    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地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毛泽东指出:“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我国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了,这种统一就变化了,平衡成为不平衡,统一成为不统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事实上,每月每季都在局部地打破这种平衡和统一,需要作出局部的调整。有时因为主观安排不符合客观情况,发生矛盾,破坏平衡,这就叫做犯错误。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15〕综合平衡是指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计划工作中,使国民经济的各种基本比例关系保持相对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达到有效地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防止建设规模超过国力,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建设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搞好综合平衡,统筹协调。它是根据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正确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合理配置资源,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相适应。有了综合平衡,才能使国民经济各方面,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节约,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陈云在及时总结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纠正两次小冒进,防止建设规模超越国力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以坚持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平衡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平衡理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很多,但关键是搞好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应平衡和外汇收支平衡等“四大平衡”。而财政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中心环节。陈云明确指出:“永远不打赤字财政。从全局看,在几大平衡中,最基本的,是财政平衡。要扭转当前混乱的经济局面,首先要靠财政平衡、特别是中央财政平衡。” 〔16〕陈云认为,“四大平衡”是全国总体的平衡,而要做到全国总体的平衡,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制定政策,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实现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四大平衡”搞好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关系,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比例关系以及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平衡好,才能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还强调,搞好“四大平衡”的目的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陈云关于综合平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陈云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贯主张综合平衡理论。早在1954年,陈云就指出:“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17〕

1962年3月7日,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按比例是客观规律,不按比例就一定搞不好。”“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 〔18〕

综合平衡是陈云讲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综合平衡思想是陈云经济思想的精华。陈云之所以能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做出卓越贡献,提出综合平衡的杰出思想,是因为他重视运用辩证法去分析思考各类社会经济问题,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抓住中心、重点、本质,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统筹兼顾,照顾其他,注意次要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从而掌握经济运行和经济矛盾的规律。早在1950年6月,陈云就指出:“搞经济工作,一定要多方考虑,统筹兼顾。” 〔19〕陈云强调,工作要抓住中心,照顾其他。中心为主,做到全局与局部的一致。工作一件一件来,每件工作做到底,就是最有成效,最快速度。平均使用力量,瞎抓一气,必无成效。对财政工作也应这样,必须分清主次,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便会一事无成。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内容和范围也很广泛,计划与市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集中统一与分权放开,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国营与私营,私营与私营,农轻重,各经济部门,内贸与外贸,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长期、中期、短期计划之间等等,都要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方面,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经济演变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经济出现过热、泡沫经济、大折腾的时候,就是因为国民经济没有按比例发展,甚至是比例严重失调,就是因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工作没有做好。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国民经济再一次要进行调整前,陈云指出:“目前人民向往四个现代化,要求经济有较快的发展。但他们又要求不要再折腾,在不再折腾的条件下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探索在这种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20〕

陈云的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思想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和重视,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中得以成功应用,对于全党全国顺利渡过难关,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人民政权起了关键作用。

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特别注重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有计划按比例,基本建设要与国力相适应等问题,体现了陈云的经济思想的和谐、中和特征,可以说,陈云的经济思想,是和谐经济观,是和谐经济思想。

    陈云主张用综合平衡防止、制约冒进和经济过热,以求建设规模和国力相适应,使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地增长。这种增长看起来慢,实际上算总账,没有折腾,是最快的,也是效益最高的。正如陈云所说:“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2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可以说是对陈云的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是执政党要善于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006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23〕“三个协调”既是我们党多年来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总结,也是对陈云的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强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

    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和生产计划调节的重要设想,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24〕在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第一个主体第一个补充和第三个主体第三个补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设想;第二个主体第二个补充是对我国生产计划体制的设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突破了苏联经济的具体模式,是在当时条件下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构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结合我国实际、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一种新构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25〕。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陈云主张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979年3月8日,陈云在他写的《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26〕后来,陈云又进一步明确地将这些思想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7〕并且,陈云还强调指出:“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 〔28〕“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计划是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搞好宏观控制,才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 〔29〕“说到底,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稳步前进,这样做,才是最快的速度。否则,造成种种紧张和失控,难免出现反复,结果反而会慢,‘欲速则不达’。” 〔30〕

 早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际,陈云针对我国仿效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提出了要注意发挥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大计划与小自由相结合”、“国家市场与国家指导下的自由市场相结合”等思想。1956年9月,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主张,标志着陈云在认识上对苏联发展模式的重大突破,也是他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31〕

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理论务虚会,李先念同陈云研究商量后,在由李先念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所作的总结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1979年2月22日,李先念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汇报时说:我同陈云同志谈,他同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是大补充。〔32〕胡锦涛说,陈云“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还不行,还必须有市场调节。他的这个重要认识,对我们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3〕。    

陈云在1982年12月指出:“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当然,‘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经济活动不一定限于一个省、一个地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也可以跨省跨地区,甚至不一定限于国内,也可以跨国跨洲。另外,‘笼子’本身也要经常调整,比如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改。但无论如何,总得有个‘笼子’。就是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以内发挥作用,不能脱离开计划的指导。” 〔34〕陈云用“鸟”与“笼子”这个比喻生动而科学地阐明了计划与市场、搞活经济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

陈云在1979年3月写的《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虽然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也着力批评了计划经济的缺点。他说:“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在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 〔35〕 “该严的(必须按比例的)不严,例如:基本建设战线太长;电力、运输是必须先行的,非但不先行,反而落后;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失调, 一般来说现在加工工业多于原料工业;钢铁工业内部比例失调;各工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农业与工业比例失调。该宽的不宽,例如:计划权力太集中;农业的非计划部分现在还太紧、太死,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地方财力用于建设太热心,因此地方财力真正机动的太少。” 〔36〕1988年10月8日,陈云在与中央负责人的谈话中重申1979年3月写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中的观点,并且还进一步指出:“我们需要改革。但在改革中,不能丢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这一条,否则整个国家经济就会乱套。” 〔37〕陈云还多次强调中央的经济权威。1988年10月8日,陈云在与中央负责人的谈话中强调:“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没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中央的政治权威是不巩固的。在经济活动中,中央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 〔38〕1994年2月,陈云在与上海市负责人的谈话中强调要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 〔39〕。

陈云关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实际上还具有这样的含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从而形成综合经济体制。我们认为,陈云经济思想的这层含义,对于中国21世纪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云经济思想具有丰富、深刻、宝贵的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体现了陈云实事求是、头脑冷静、不骄不躁、富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胡锦涛总书记《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陈云同志是我们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他长期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在困难关头,人们总是希望听到陈云同志的意见,他也总是能够不负众望,洞悉全局,抓住要害,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陈云同志一贯主张,关系全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事是第一位的大事,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经济建设必须做到综合平衡,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和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健康发展。他还强调,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要牢记‘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历史经验,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对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陈云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40〕   

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建设规模与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和谐,比例严重失调,如盲目乱搞开发区,开而不发,滥占良田,非法征地、用地,基建规模过大,盲目铺摊子,经济过热(如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等等。这些都是不顾现有国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冒进,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并带来了一些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主要如下:

    1、农业和工商业的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严重。盲目搞开发区,房地产热,滥占耕地,使耕地锐减,粮食总产量下降。这真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方今之患,在于日求金钱而不求谷”。从1949年到1965年,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增加为主,峰值为1965年的13886万公顷;从1965年到现在,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减少为主,1979年的耕地面积为13476万公顷,2004年已减少到12259万公顷;2004年的耕地面积比峰值的1965年减少1627万公顷,减少了11.7%,比1979年减少1217万公顷,减少了9.0%。〔41〕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19.51亿亩,2003年减至18.51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998年为17.1亿亩,2003年锐减至14.91亿亩,为建国以来新低。其中粮食主产区面积为10.28亿亩,比1998年减少1.23亿亩,减少10.7%,占全国减少总量的57%。粮食面积减少是粮食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下降到9500亿斤左右,下降了500亿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宗农产品价格平均降幅在25%以上,而粮价跌得更惨。1998—2001年,稻谷每公斤收购价由1997年的1.44元下降到0.96元,降幅达到33.3%。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党和政府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减弱,有的乡村政权机构本身也存在严重问题,农村已孕育着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

    2、财政年年高额赤字,大量举借内外债等。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看起来快,实际上具有泡沫经济成份,甚至还有虚假繁荣的现象在里面。如果扣除连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大量举借的内外债、盲目冒进所造成的损失、流失的国有资产、通货膨胀因素、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的损失等等,我们还有多少增长和发展呢?

    3、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受到巨大冲击,再加上教育、卫生、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形势严峻。

    4、大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和测算,从1982年到l99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高达50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3亿多元。〔42〕1992年以后至现在,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5、拜金主义、重商主义严重。国中曾经有“十亿人民八亿商”的民谣,可见国中重商主义的流行,真是盛况空前。这也是严重的比例失调。一个疯狂地追逐金钱的民族或者群体是没有前途的。

6、精神文明继续滑坡。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疲软。

7、片面发展经济、片面发展生产力。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片面发展观,将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盲目、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以获得数字上的满足感,已经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并导致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协调的局面。这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历史地、辩正地、理性地看待生产力。搞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不能片面地、盲目地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走出近几年来的生产力崇拜、GDP崇拜、市场经济神话的误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经济领域可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文明领域、精神文明领域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高等院校、军队警察、公共权力部门就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要求各领域、各部门各司其职,否则必然会导致失调、混乱。

8、地区之间的、城乡之间的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这个数值在当时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198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到0.3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3,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0的标准, 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199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5。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7,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中国城镇家庭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收入户年人均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4.2倍、1993年的6.9倍扩大为1998年的9.6倍。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占总调查量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同时,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由1978年的2.36比1扩大到2000年的2.79比1。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为3比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就是4比1;若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补贴,差距就是5-6比1。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有1000人,百万富翁有300万人,贫困人口有2亿人。在这样的形势下,党和政府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我们党必须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尤其是密切党同底层民众的联系,不能让中间层将党与底层民众隔开。

联系到以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陈云经济思想的正确性和宝贵价值,对治理中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陈云的经济思想,特别是陈云关于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综合平衡的思想,计划和市场关系思想等。

    在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宣传和实践中,出现了泛化、神化市场经济而全面否定计划经济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没有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辩证关系的表现,也是对市场经济本意的歪曲。

    中国应当摆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要选择“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应当选择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其他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综合经济体制。

    历史的经验证明,盲目冒进,不顾国力,不量力而行,也是“左”。

    正是由于陈云经济思想所具有的理性、科学性及和谐、中和特征,当我国在改革的道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的时候,就非常有必要认真学习、研究、借鉴陈云的经济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综合平衡、统筹兼顾,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这就是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陈云鹤道长:健康之道贵在“三大平衡”
·陈云之子陈方回忆父亲:公家的钱一分不能动,国家早晚要查。
·翟玉忠:别错解“天下观”——“平天下”三原则简论
·徐建平:陈云与初心使命
·樊晓英:陈云的经济思想和实践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