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人物
老子与治国 
作者:[新法家] 来源:[网友推荐] 2006-04-08

2005-9-15 10:31:33    发布:wangmoucio

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老人骑了头黄牛缓缓西行,来到函谷关。把守边关的尹喜见老人气宇非凡,恳求他留下真传。老人写下五千多字,悄然走了,不知去向。这老人就是老子。
  
  司马迁说,他不知道老子究竟是谁,是李聃呢,还是老莱子,太子儋,只断定,"老子,隐君子也。"后人们又考究了老子两千多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姓名,世系,籍贯,仕旅,行踪,享年,没有一样不成问题。就连他留下的五千多字,也是神秘莫测,大有玄机。说它是一部中国古经吧,它竟然只字不提中国的人物,事件,朝代和地域。说它是一门高深的智慧和学问吧,它竟然自称抛弃智慧,拒绝学问。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似乎谁都知道,似乎谁都不知道。其实老子早已料到了这一点,他说,"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天下人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我的话有根源,我的事有主人,你们不晓得啊,"这位老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文化谜团。不仅如此,老子还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历史谜团,两千多年来,举凡太平盛世,竟无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说。这是纯粹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内含着某种神圣的必然。
  
  两千五百年间,几位遵老子之说,顺天道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等。春秋战乱,秦朝暴虐,楚汉之争,六百年苦难之后,学士陆贾向刘邦建言,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然而,直到刘邦之子孝文帝,在酷爱老子的窦皇后和老丞相陈平,曹参扶助下,才专以老子为师,无为顺道,使天下从放肆和躁动复归于敬虔和安息。惠文帝废除了田地租税,废除了株连和肉刑,废除了秘密监视。惠文帝听说祝祷官在祭祀的时候只为他祈求,不为百姓祈求,他气愤地说,这不是加重我的罪过吗,昔日先王献祭从来不求自己的福份。今后祭祀上天,不得为我祈福。民间传说甘肃成纪出现一条黄龙,惠文帝立即颁发诏书,说,怪异神物,不能加害百姓,我要去郊外祭祀上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囿,车马和服饰,一点没有增加。修建陵墓,殉葬品不用金,银,铜,锡,只用瓦器,没有高大坟茔,保持山川原貌。文帝的遗诏说,百姓只要服丧三天,不得禁止婚嫁,酒肉,祭祀诸事,宫女全都放回家。文帝之子景帝,在窦太后督则下,依然持守老子之说。当时人心纯朴,天下丰裕,史称文景之治。

  到王莽篡权,以繁文褥节托古改制,引起二十年大血战,国人死了三分之二。直到光武帝刘秀建立后汉,再循老子之说,以柔道治国,史称光武中兴。有人对刘秀说,你小时候柔顺和气,没想到做了皇帝。刘秀笑答,我治理天下,也要用柔道。有儒生建议刘秀像汉武帝一样封禅泰山,刘秀说,百姓怨气未消,我这样做,是想欺骗上天吗,今日我要大赦天下,减轻赋税,裁减官吏,释放奴婢。将来我的丧礼也要仿照文帝,一切从简。继任的明帝和章帝大行三纲六纪,好景不长,便引发败局乱象,随之而来的是三百年战乱和暴虐。

  唐太宗李世民痛定思痛,返朴归真,公元637年,下达了遵循老子,崇尚天道的诏书。这部《贞观政要》,记下了李世民大治天下的秘诀。李世民说,治理国家就像栽树一样,不去摇晃,才会生长。君王清静了,百姓怎么会不安乐呢,老子说过,不诱发人欲,民心就不会乱。诱发了人欲,民心就非乱不可了。李世民又对群臣说,我秉承天命,要至诚至敬地祭祀上天。近代拜五天帝,五人帝,不是神州道统,现在通通除去,只拜昊天上帝。李世民说,人们以为作了天子就可以为所欲为,错了,我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敬畏皇天。皇天虽然高高在上,却聆听卑下者的声音,我怎敢不恭敬呢。那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史称贞观之治。杜甫有诗曰,“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

  武则天篡权,高扬佛法,自以为菩萨现身,却残忍无情,风声鹤唳,引发了九年宫廷残杀。直到李隆基入主皇宫,复归天道,大治天下。李隆基亲自注解《老子》一书,下令规定士庶之家必备。又设立中央学术机构"崇玄学",在京城和各州招生精读老子。诗人李白,道风道骨,此时被召入京,供奉翰林院,后来"赐金还山",欣然唱到,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盲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这就是开元之治。杜甫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后来,李隆基痴迷杨贵妃,引发安史之乱,盛唐一去不复返。五代十国打杀了几十年,宋朝先后向契丹辽人和女真金人巨额献贡,苟且偷安。直到蒙古大汗忽必烈的铁骑彻底扫荡了神州。明朝虽然收回了主权,自残自虐更为狠毒。倒是康熙大帝爱新觉罗以原始古朴的人类形态和轻省简约的统治风格入主故宫,颇为靠近老子之说。皇宫的宫女从九千人一下子降至134人,减了98.5%。宦官从十万人,减至五百人,少了99.5%。金花银每年97万两,全部减除。脂粉钱每月40万两,全部减除。康熙说,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为顺道则安邦治国,这个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实在极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文章:
·叶自成:强调国内政治与国家间政治的一体化——商鞅治国思维的灵魂
·翟玉忠:美国新经济运动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付金财:从治国理政之书到为学修身之书——对《大学》主旨认识的变迁
·陆寿筠:立体视野中的儒家“以德治国”论
·翟玉忠:早期中国长期都是法家治国,哪有儒家什么事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