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明浩:“民族”英文翻译应为“minzu” 
作者:[明浩] 来源:[环球时报2012-08-28] 2013-07-29


    前不久,中央民族大学将本校名称中的“民族”直接翻译成拼音“minzu”,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质疑这种翻译方法不大准确,“外国人可能不易理解”,而校方则认为,这种翻译“更准确更自信”。

  其实,“民族口”内的相关讨论已经持续好些年了。早在上世纪,一些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外国学者感到中国所讲的“民族”在西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概念,便提出在翻译时直接用汉语拼音的“minzu”,这样可能有助于外界对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事务特殊性的理解。近年来,随着民族研究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民族学界在“民族”的汉译英问题上,越来越多人倾向于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际上并无统一、标准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概念。例如在联合国层面上,1992年《联合国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和2007年《联合国原住人民权利宣言》这两个宣言,尽管在广义上都涉及我们所理解的“少数民族”,但两个公约就“少数人”概念都未达到统一。在法理上,“原住民”还不属于“少数人”范畴,而前一个《宣言》中的“少数群体”又分为“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四种类型,分别享有与其身份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相互间也并不完全一致。

  至于各国的情况,在“民族”称谓上各有差异,各有特点。例如在美洲大陆,常用“族群”指称由外来移民构成的群体,而当地的印第安、因纽特等原住民,只能称其为“民族”(nation),有的甚至法定为“第一民族”,而在西欧则较流行“少数民族”(national minorities)概念。既然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我们也没必要自作多情,自己做主,将某一个概念确定为“标准”,然后再强加于自己。

  其次,西语中找不到与中国“民族”相对应的概念。西语中的“nation”(国民、民族)、“nationality”(国籍、国民性)、“ethnic groups”(族群)和“minority”(少数人),均有别于我国“少数民族”意义上的“民族”。我国的“民族”概念具有特定的内涵,是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大范围实地调查研究,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和相关少数民族反复研究论证,最后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因此,尽管“民族”是最初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的外来概念,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磨合,已经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很难再以某一特定的外语替代。因此,在当今的国际交流中,我们直接用汉语拼音的“minzu”来表达与我国少数民族相关的“民族”概念,理应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纵观当今世界,“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话语系统,不仅反映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体现着民族问题上的国家意志。我国在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上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在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中国理应以自己的话语与世界对话。目前,我国已经加入21个国际人权公约,其中许多都涉及少数民族权利问题。这是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向世界所做的庄严承诺。同时,作为拥有丰富经验,并已形成自己话语特点和系统的“minzu”资源大国,中国要主动积极地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参与国际话语建构。

              (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关文章:
·翟玉忠: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黏合剂——六经(答潘维教授)
·励轩: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建设
·翟玉忠:中国不是排他性民族国家,是个文明有机体
·翟玉忠:中华民族自古阳刚尚武
·张晋藩: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