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1907—1984)是湖南会同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1924年春到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叶挺部队。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7月起,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边,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协助陈毅开辟江南、苏北抗日根据地,指挥了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 1944年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浙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先后指挥了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指挥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后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了豫东战役。同年9月,组织指挥济南战役。11月起,任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直接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组织指挥上海战役。南京、上海解放后,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华东军区以及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还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4年2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粟裕将军从湖南常德投笔从戎、投身革命以来,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为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立下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粟裕将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杰出的民族英雄。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指挥了黄桥战役、车桥战役、浙西天目山反顽战役;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将军指挥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其中,黄桥战役歼敌1.1万余人,天目山反顽战役歼敌3万人,苏中(七战七捷)战役歼敌5.3万人,宿北战役歼敌2.1万人,鲁南战役歼敌5.3万人,莱芜战役歼敌5.7万人,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人,豫东战役歼敌9万人,济南战役歼敌10万人,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人,淞沪战役歼敌15.3万人。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共歼敌240多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歼敌最多的。 粟裕从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没有上过一天军事院校,但粟裕将军深谙兵法精髓。粟裕将军筹划战争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兵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指挥战争时胸怀全局,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出奇制胜,迭克强敌。粟裕将军有高超的战略洞察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粟裕将军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善于打包围战、打歼灭战,尤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粟裕将军在指挥战争中善于捕捉战机、创造战机,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指挥了一系列精彩的战役。黄桥战役、苏中(七战七捷)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皆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杰作。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苏中,即江苏中部,是指江苏省的长江以北、盐城以南的地区。1946年7月13日到8月31日,任华中野战军司令的粟裕将军在苏中的泰州、如皋、海安、泰兴一带指挥了意义非常重要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在一个半月中,连续打了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黄路七场战斗,皆获胜利,所以称之为“七战七捷”。一战宣家堡、泰兴,歼敌3200人;二战如皋以南,歼敌l万多人;三战海安,歼敌3000余人;四战李堡,歼敌9000多人;五战丁堰、林梓,歼敌3500余人;六战邵伯,歼敌2000多人;七战如皋黄桥路,歼敌1.7万余人。七场战斗,共歼敌5.3万人。 第一战:7月13日至15日,宣(家堡)泰(兴)战斗,歼敌 3200余人 第二战:7月18日至21日,如(皋)南战斗, 歼敌10000余人 第三战:7月30日至 3日,海安战斗, 歼敌 3000余人 第四战:8月10日至11日,李堡战斗, 歼敌 9000余人 第五战:8月21日至22日,丁(堰)林(梓)战斗, 歼敌 3500余人 第六战:8月23日至26日,邵伯战斗, 歼敌 2000余人 第七战:8月25日至27日,如(皋)黄(桥)战斗, 歼敌17000余人 8月31日 收复黄桥,苏中战役结束。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中野战军以3万兵力迎战国民党军12万多人,以少胜多,七战七捷,共歼敌5.3万人,所歼灭的敌人总数为我军兵力的近2倍,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朱德总司令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苏中战役的胜利,对以后战局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将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经过四天惊心动魄的激战,全歼了敌人“主力中的主力”——整编74师。敌整编74师是蒋军“五大主力”(全部是美式装备)之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是蒋军的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孟良崮战役,敌整编74师全师3.2万人全部被歼灭,无一漏网。孟良崮战役是我军在腹背受敌、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打的一个歼灭战,可谓“虎口拔牙”。这样的险仗、恶仗,也只有粟裕将军才敢打!今年的5月16日是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纪念日。 在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1948年,在中原战场上,敌我双方出现了僵持状态。为了改善中原战局,1948年6月17日,粟裕将军发起并指挥了豫东战役。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睢杞战役这两个战役(先打开封,后歼援敌),所以豫东战役也称开封睢杞战役。粟裕将军指挥华东野战军一举攻克了河南省的省会开封,然后歼灭了来援之敌。经过20天的激战,1948年7月6日,豫东战役结束。豫东战役共歼敌9.4万人。豫东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人中原战场上的防御体系,极大改善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为后来的中原大决战(淮海战役)创造了条件。豫东战役胜利后毛泽东说:“解放战争好比爬山,现在爬过了山顶,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府,是敌人重兵防守、坚固设防的大城市。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粟裕将军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了济南战役。经过八天八夜的激战,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解放军攻克了济南城,济南获得解放。济南战役共歼敌10.4万余人。济南战役是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山东全境除青岛等少数据点外都获得解放,同时也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为后来的中原大决战(淮海战役)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为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周恩来后来说道: “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粟裕将军指挥了震撼世界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在中原大地的生死决战。淮海战役从构想、部署、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雄才大略的粟裕将军提出来的。淮海战役共历时66天,共歼灭敌人55.5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在淮海战役中,歼灭了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中的第5军和第18军。至此,蒋介石的“五大主力”全部被消灭。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粟裕将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蒋介石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蒋介石的失败已彻底成为定局!淮海大决战,一战定乾坤!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在这场中原大决战的淮海战役中,我军以60万兵力打败了敌人的80万兵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在遥远的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赞叹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后来,斯大林又说:“淮海战役打得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少见的。这个战役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在解放战争时期,雄才大略的粟裕将军提出:“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歼灭战”、“在中原地区与敌人进行决战”、“把敌人的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将军的这一战略构想得以完全地、彻底地实现,大大地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粟裕将军的军事思想的精彩要点是:出奇制胜,打包围战、打歼灭战。粟裕将军尤其擅长打大规模的包围战歼灭战。粟裕将军的歼灭战军事思想,以及粟裕将军指挥的这一系列精彩的战役,极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也极大地加速了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粟裕将军是中华第一名将。粟裕将军为中国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粟裕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粟裕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粟裕军事思想是粟裕将军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2007年8月10日,是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建议在粟裕将军战斗过的地方(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上海)的一些城市建造“粟裕将军广场”并且为粟裕将军建造塑像,并建议多多拍摄几十部全面地再现粟裕将军戎马一生的电影和电视剧,以缅怀粟裕将军,并重现粟裕将军的英雄风采和出奇制胜的大将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