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徐丛:孔子对中华原文明的破坏有多大? 
作者:[徐丛] 来源:[] 2006-07-19

摘自徐丛《周易正读》

    战国时代是乱世出人杰的时代,哲学思想十分活跃,诸子百家各有建树,其中以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但孔子很“谦虚”,称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说,他公开宣称自己讲述的都是当时的人普遍尊重的圣人学说,是周室祖先周公等人的古典,而不是自己的观点。果真如此吗?孔子整编了《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这六经的确都是古典,孔子之前就已存在。但他为什么要整理六经?又是如何整理的呢?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以帮助我们认清《易传》的实质。
 
六经中的《乐经》已经失传。《礼经》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只能照本宣科。其它四经孔子就不客气了。将古诗三千余篇裁剪为三百零五篇组成《诗经》,只选取了其原有的十分之一的内容,而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的﹕“取可施于礼义”者入选。说白了,就是断章取义,符合自己政治观点,有利于传抪儒家思想的诗选入,否则就删除。《尚书》在古代的篇数更多。班固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也就是说,古代君王所举行的大事都有详细的记载。而经孔子刪减,只取其中的数十篇编成《书经》。书中展示给人的也只是尧、舜、禹、成汤、周公等少数几位不论是在战国时的古人,还是在现代人的眼中,都不可思议地拿着王位到处送人的“白痴”圣人形象及事迹,以作为战国时期争权夺利者的榜样。被刪减的正常君王的事迹不知有多少,恐怕远大于《诗经》的比例。就这样大刀阔斧地刪减、拼贴、断章取义,孔子仍觉得不过瘾,不能尽兴,到晚年甚至违背自己“述而不作”的宣言,亲自写《春秋》。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当时的各国均有类似的史书,只是名称不一而已,如晋国史书称之为《乘》,楚国称之为《梼杌》等。这些史书由各国史官负责写作,忠实地记录本国君王的言行和有关的国家大事。为了记录的真实性,往往是两个史官寸步不离君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记·晋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说:成王年幼的时候,和叔虞开玩笑,把桐树叶削成珏的形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封你”。史官在旁记下此事,同时请成王确定吉日封叔虞。成王说﹕“我是跟他开玩笑的。”史官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话一出口史官就记载它,礼仪就完成它,乐章就歌唱它。”于是,成王只得把叔虞封在唐地,这就是晋国的祖先。

《史记·襄公二十五年》还有一则故事说:齐国大夫崔武子杀害了与自己的妻子棠姜私通的国君齐庄公,齐国太史就据实记下了这件事,写到:“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这个太史。古代的史官一般是世袭,兄死弟袭,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崔武子又将他杀了,太史还有一个弟弟继续如此写,崔武子见他们宁死不屈,不畏权势,也只得作罢。

从这二段故事可知,史官记《春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而孔子从没有做过史官,既没有条件,也没有责任,更没有权利写《春秋》。但他为什么要写《春秋》,又是如何写的呢?孟子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俱,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又说:“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其事则齐恒,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意思是说,孔子写《春秋》只不过是以鲁国原有的史书为底本进行改编。原书是鲁国的史书,记实的写法,尊重事实,事件怎么发生就怎么写。但在孔子看来,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不符合周王室礼仪,孔子要将其改成依周王室礼仪应该成为的样子。譬如:楚国国君的实际地位是周王之下的“侯”,但他自称为“王”,孔子就将这个国君在书中的称呼一律贬称为“子”。“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地位较低者的称呼。又如: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践土大会诸侯时,曾召周天子赴会。而孔子认为臣召君有违礼仪,故将这一事件改为“天王狩于河阳”。说天子的这次行动是自己巡视。孔子的写《春秋》就是这样按自己的意愿窜改历史。他的这种做法说得好听一点是幼稚,有如两个小学生吵架时,一个以“老子”自称,另一个则呼其为“孙子”一样。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强奸历史,有如一个本想要女孩的父亲强行给自己初生的儿子做变性手术。大概孔子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虽然是到了老来无人情的年龄,也还是说出了“丘窃取之矣”,“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的话。孔子的担心看来是多余的了,因为后世子孙大多是“知丘者”。司马迁就说﹕“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后世的儒家子孙一直如此引以为豪,而历史上的“乱臣贼子”到是没见到有几个惧的。孔子就是这样以严重歪曲历史的手法“述古”的。后人将其作法美其名曰:“托古改制”,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援《经》以为说”,就是拉大旗做虎皮,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抛开政治层面的问题不谈,仅仅从历史真实性的角度,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传《经》手法对中国古文化的破坏作用是难于估量的。

《周易》作为孔子“述古”的一张王牌,他老人家也是下了不小功夫的。司马迁说他:“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帛书《要》说:“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周易》日夜不离其身,连穿书的绳子都翻断了多次,可见孔子为改编《周易》的确是下了一番大功夫。庆幸的是,孔子对《周易》本义没有完全读懂,所以,其解释也就成了一碗夹生饭。孔子临终之前为此深感遗憾,在《论语·述而》中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再增加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就开始学习《易》,对《易》的讲解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这句话,人们大都理解成,早点学《易》就可以纠正他自己行为上的过错。其实,人们犯大错误大多是在五十岁之前,孔子也说过: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五十岁早就过了他犯大错的年龄阶段。他这里所说的“大过”实则是不满意自己对《周易》的解说,《易传》中所使用的大量疑惑词可以为他的这句话作注。他的确是没有完全读懂《周易》,大概正是他对《周易》的是懂非懂,才使他没有找到下剪刀的地方,从而使《周易》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他及其学生们的改编大纲还是基本成形了,《文言传》的全部,《象传》的大部及其它各《传》中刻意宣扬伦理道德的内容大都属于此纲,也均是对经文的曲解。孔子自己已经对学生有交待,帛书《要》说:“子曰:《易》,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

《易传》对《周易》的曲解,易学界是清楚的。如《周易知识通览·易传》中说:“《易传》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场对《易经》所反映的巫术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刘大钧《周易传文白话解》中说﹕“《周易》经传毕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因而有着不同的特点,(一)、二者性质、功用不同,《周易》古经本为占筮之书,……然而《易传》则不同,它以解经为宗旨,通过解释《周易》而阐发自己的学说。《易传》从《周易》卦象及卦爻辞中引申出三才之道、道德修养、等级观念、一系列理论……。(二)二者成书所吸收的思想资料不同,《周易》卦爻辞主要来源于筮人对筮事的记录……而《易传》则不同,它是以儒家学说作为其主要思想营养,同时又杂取道家、阴阳家、名家等百家思想……。”他们的观点代表了易学界的基本看法,其中对《周易》的评价是十分错误的,但有关《易传》对《周易》的解释是援《经》以为说,是曲解经义以阐发自己的儒家学说的评论还是完全正确的。后人对《易传》的曲意解经大唱赞歌,无非有三个理由:一是对《周易》本义不了解而误认为《周易》是迷信的占筮书;二是因为《易传》的主要内容是教人学好;三是因为《易传》属于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被历史上的大多数统治者所利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大。我们不怀疑孔子的用心,也无意抵毁其学说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正面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巨大的负面效应。至少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易传》对《周易》的曲意解释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周易》、理解《周易》本义是非常有害的,为此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换句话说,要想读懂《周易》,必须排除《易传》中曲意解经的干扰。

《易传》虽然是孔子以解经为名而宣扬自己学说的书,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很可能也包含了许多有关《周易》的正确信息。正如《春秋》虽然是被改编的历史,其中仍然包含了大量的历史真实信息一样。毕竟《易传》成书的时代,是《周易》从周王室流入民间的初期;毕竟《周易》的流传之初,大多由可能理解《周易》本义的史官讲解;毕竟孔子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在其定《经》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对《周易》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如果我们以此种认识来读《易传》,那么在剔出《易传》中占有极大比例的儒家学说及可能属于后人的篡改文章后,我们就可以将《易传》中保留下来的可能属于《周易》的原始信息归纳为如下四点:

1、《周易》是古人对天、地、人的规律的总结﹔

2、《周易》的创作目的是作为受教者的行为指南﹔

3、《周易》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以卦爻辞的内容指导人的思维和言说﹔以卦变的规律指导人们的行为﹔以卦象作为人们制作器物的依据﹔以占筮结果稳定疑惑不定者的心志;

4、《周易》的卦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是作者对人事变化规律的演义。

以上特点基本上被《左传》《国语》中的有关记载所证实,所以,当我们剔出了占《易传》绝大部分的儒家学说的内容后,剩余的这些特性极有可能是符合《周易》本义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易传》中在提到《周易》时,均是仅写“《易》曰”,故有时可能是三《易》的概念,内容可能涉及到《连山易》和《归藏易》,譬如关于《周易》起源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些被剥离掉儒家学说后的特点,作为一种最接近于《周易》本义的可能来带入对《周易》正文的研究中去,也可以将其视为一面镜子与另一面更明亮的镜子——《周易》原文一道放在这里,看后人是如何学《易》的。

 


相关文章:
·陈焕章: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结论
·陈焕章: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孔门弟子的著作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第三章 ——孔子的著作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第二章 ——孔子精义
·翟玉忠:六经——中华文明的顶层设计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