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守清道而抱雌节——中华治身理国之道远矣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21-01-07

“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管子》的作者认为静因之道是幸福生活的来源。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雌雄节》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论述。谷斌、 张慧姝、 郑开在注“雌雄之节”一语时说:“节,符节。在古代作为凭信的符节乃由双方分执,其上有榫口,可相合以为验证。榫头为雄,榫眼为雌。雄节为右为上,可以主动有所作为;雌节为左为下,处于被动地位,待与雄节相合而听命焉。”(谷斌、张慧姝、郑开:《黄帝四经注译 道德经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黄帝四经·雌雄节》首先定义了什么是“雄节”和“雌节”,认为守雌即使一时有所损失,也会得到善报,而“守雄节”必然导致灾难。守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德行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地戒备自己而不背离“雌节”,大福必然会来。作者还将“雄节”直接称为“凶节”,即必然导致灾害的符节,将“雌节”直接为“吉节,即必然导致福禄的符节,观察一个人是“守雄节”还是“守雌节”就知道这个人的“祸福之乡(向)”了。

 

宪傲骄倨,是谓雄节,□□恭俭,是谓雌节。夫雄节者,涅之徒也。雌节者,兼之徒也。夫雄节以得,乃不为福,雌节以亡,必得将有赏……凡人好用雄节,是谓妨生。大人则毁,小人则亡。以守不宁,作事不成,以求不得,以战不克,厥身不寿,子孙不殖。是胃[谓]凶节,是谓散德。凡人好用雌节,是谓承禄。富者则昌,贫者则谷。以守则宁,以作事则成。以求则得,以战则克……故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向。

 

《老子》论述祸福相倚,圣人守雌持中之道,与《黄帝四经· 雌雄节》所言同理,不过《老子》更强调人生的变化无常,圣人要以“道”自守,保持行为正确适中,作到方正但不中伤人,锐利但不至于把人刺伤,直率却不至于放肆,荣光但不至于炫耀。《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自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长期以来,中国诸多学者便相信儒道自就存在严重的对立。这在西汉儒家欲垄断学术的时代可能是正确的,不过在先秦时代远远不是这样。比如老子就不像一般注者认为的那样反对礼,孔子也不反对老子的清静守雌思想。受鲁国国君的资助前往洛阳考察周礼时,孔子最想见“通礼乐之原”的老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不仅对后稷宗庙阶前道家思想浓厚的铭文大为赞同,在向老子问礼后,他对老子更是赞赏有加,尽管诸多古籍都一致记述说,当时老子对孔子进行友善的批判;儒家重要经典干脆将老子作为礼学权威。在《礼记·曾子问第七》和《孔丛子·记义第三》中,孔子言礼,遇到复杂问题每每引述老子的观点,说自己“闻诸老聃”云云。

 

宋以来,《孔子家语》就被认为是伪书,怀疑为三国王肃伪造。直到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和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出土与《孔子家语》内容相近的竹简,人们才发现“今本《家语》的原型,王肃所称得自孔猛,当为可信。”(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在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被定名为《民之父母》的文献,与《家语》中的《论礼》相同。这更增加了《孔子家语》的文献价值,有学者认为它比《论语》更为重要。

 

《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入周史事。当时孔子不仅拜会了老子,还参观了明堂,太庙。在后稷之庙右边台阶前有一个铜铸的人像,这个像的背上刻着一则充满道家守雌之道的《金人铭》,孔子认为其“实而中,情而信”,让弟子记住。《金人铭》世传金人为姜太公所作,清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文》中说:“此铭旧无撰人名,据《太公阴谋》、《太公金匮》,知即黄帝六铭之一。” 《孔子家语·观周》收录的《金人铭》全文如下: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从《金人铭》所在的位置,可知它是周人高度尊崇的治身理国训诫,因此与《老子》文句几乎相同也就不为怪了。作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肯定对其耳熟能详。这则《金人铭》语句(左)与《老子》语句(右)惊人的对应关系如下:

 

无多言,多言多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下人,必以身后之

 

执雌持下,人莫——知其雄,守其雌

 

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道无亲,而能下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请注意,西周一直到秦汉,中国人以道家为主体的治身理国思想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代流行官箴《为吏之道》上面我们仍能看到“刚能柔,仁能忍,强良不得”这样的语句。强良是“强梁”的异文,马王堆帛书本《老子》“强梁”也作“强良”。睡虎地秦墓墓主人喜是大秦帝国的基层官吏,他恭奉西周政治训条,甚至将之带入了坟墓——中华治身理国之道远矣!

 

(节选自翟玉忠《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出版)



相关文章:
·翟玉忠:从养生到反腐看我们为何不能离开经学经典
·翟玉忠:不离本分才是真正的“大定大静”
·翟玉忠:东西方独立的政治演进过程
·吴飞:翟玉忠先生在儒学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
·翟玉忠:尚贤制与民主制五论(之五)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