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2700年前管子发动人类第一场货币战争,打败孔子的鲁国 
作者:[评论部老徐] 来源:[微信号“手抄报”2016年10月17日] 2016-10-17

  作者按:我不是学者,更不是经济学家,但我善于学习,不像孔子的儒家弟子只读经书,死读经书。为了研究《管子》的经济学理论,我读了三本完完整的《西方经济思想史》,翻阅了近50本经济学著作。我的学术贡献是确认管子是人类第一位经济学家,《管子》是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下面是我在《东风压倒西风-人类第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史旅行》一书管子与西方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的对比研究。

  决战亚当斯密

  管子继续欧洲之行,从欧洲大陆走进英伦之岛,他要拜会西方经济学家的鼻祖亚当斯密。

  世界贸易大战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的创始人。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1790年去世。

  这时候已经距管子的时代有2400年,人类掀开了近代史。星转斗移,欧洲的帝国兴衰已经换了好几轮。从马其顿统一欧洲西征,建立起希腊化的帝国,意大利的罗马帝国代替马其顿,历史延续近千年,日耳曼民族崛起瓦解庞大的罗马帝国,历史重复的都是偏远专制野蛮的小民族取得胜利,占有欧洲。

  斯密的时代,欧洲的英法正在开战,他们刚刚战胜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个时期正是欧洲扩张和瓜分世界的时期。最早扩张称霸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1493年3月,哥伦布第一次航海回来,他发现和描述的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让国王兴奋不已,他派出三支远征军开始征服美洲,很快就在墨西哥找到了富裕的阿兹特克帝国,征服者屠杀当地土著人,掠夺大量的黄金财富回国。1499年,第一次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葡萄牙达.伽马也从印度返回,他们发现了那里的富有,载回的货物价值是整个航行费用的60倍。葡萄牙决心控制新航路的贸易,不让欧洲人进入,也把在印度经商数百年的阿拉伯人驱赶出去。他们的方法是海盗手段,当他们遇到货船,把货物搬到自己船上,然后将人杀死。这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瓜分世界,他们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处划一条界线,以西属于西班牙,以东属于葡萄牙。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扩张巨大的获利让西北欧国家非常妒忌,但畏惧他们的实力,他们一直忍着,不去侵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因此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就转向北大西洋。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鳕鱼,收益胜过西班牙的银矿。接下来,他们想取道北极向东,在白海岸登陆,建立起与俄罗斯的联系。但最终英国人西北寻找新航路的行动失败了,他们开始试图进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1562年,霍金斯博士的船队第一次登上美洲大陆。他的船队出发时,船是空的,但到达美洲时,却满载黑人奴隶。他们经过非洲时,沿路抢掠和买来这些黑人。这正是美洲所缺少的商品,在海地交易后,船队载回大量的兽皮和糖。霍金斯是奴隶贸易的开创人,得到了英国女王和枢密院的支持,但却遭到西班牙的强烈反应。当霍金斯满载奴隶的第三只船队行驶在海上,被西班牙船队击沉,英国和西班牙在海上的战争打响了,战争的目的就是争夺美洲的贸易。

  十八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已经不再,英法登上称霸世界的舞台。两国在北美、非洲、印度展开了称霸世界的竞争和冲突。英法两国的竞争几乎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大获全胜为止。在这期间一共接连爆发了四次英法战争。由于这些战争的欧洲方面和海外方面迥然不同,每次战争都是在欧洲以一名字相称,在美洲则有另一名称。所以这些战争载入史册的名称就是:奥洛斯堡联盟之战或威廉王之战争(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或安妮女王之战(1701--1713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或乔治王之战(1740--1748年),七年战争或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1756一1763年)。

  英法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靠得是经济。当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沉醉于黄金财富的掠夺时,英法却到到北边的海里去捕获鳕鱼,供给欧洲人缺乏的食品,接下来又发展工商业,从贸易上压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然后接管了这两个国家在海外的属地。英国战胜法国,也是经济实力决定的。最初法国要强于英国,英国是个岛国,而法国在大陆,政治经济与欧洲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法国注重在欧洲本地区的霸权,而英国则注重开发海外殖民地,海外的实力大大优于法国,这就是为英国的经济贸易拓展了更大的空间,聚集起更多的财富,最终战胜法国。

  最早的货币战争

  英法贸易扩张的竞争和战争也反映到经济学领域,各自的商人和政治家都为自己国家的贸易利益而著书立说,英国出现了重商主义,法国则出现了与重商主义相抗衡的重农主义。

  冷眼观察欧洲兴起的新型商战样式,管子微微发笑,2000多年前,他就发动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打败许多诸候国。

  国际贸易不只是为了经济和财富,还是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管子也坦率地表露了对外贸易的动机目的:天下之宝壹为我用,(《管子-地数》)因天下以制天下,守物而御天下,(《管子-轻重丁》)然后可以朝天下 (《管子-轻重乙》)。

  管子把轻重之术运用于外贸,演绎出人类最早的国际商战。

  其一、垄断市场和价格。齐国是海王之国,富产食盐,而梁、赵、宋、卫、濮阳等诸侯国是缺盐之国。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管子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垄断控制盐的出口量,使盐的价格升高,遂取十倍之利。《管子-轻重甲》记载:齐桓公出口盐,一笔交易就得金一万一千余斤,一斤黄金当时值钱四千钱,一万一千余黄金合四千四百多万钱。《管子地数》记载说;盐之贾必四什倍。齐国规定,必须以黄金购买盐。为了买到齐国的盐,无盐国倾其黄金。最终,齐尽笼各国之黄金。黄金皆归于齐,各国的黄金价格因此而上涨,金价贵而万物贱。于是,管子又抛出黄金,购买价格低贱的各种所需物资,齐国又得到大量好处。这种交易,使齐桓公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惊人速度积累了巨额财富。

  其二、观风天下,堵财外流。盐铁可以垄断专营,但一般的商品就做不到。管子就主张掌握商品交易动态,使本国商品价格与诸侯国间商品价格基本一致,防止重要物资外流。《管子-山至数》说:善为天下者,谨守重流,而天下不吾泄矣。《管子-轻重丁》也说;昔者癸度居之之国,必四面望于天下。天下高亦高。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

  其三、提高价格,吸引国外商品。《管子-山至数》记载,齐桓公问管子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回答说;价钱五的给六,价钱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比如对于谷价,彼堵侯之谷十,使吾国谷二十,则诸侯谷归吾。因此,《管子-轻重乙》告诫说:善为国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后可以朝天下。对重要物资提高价格,大大吸引输入。对齐国富产消费不了的一般商品,管子则采取天下高我下的刺激出口原则,使这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他诸侯国此类商品的价格,以便及时脱手。

  商战臣服他国。通过对外贸易改变他国的生产方向,形成单一生产,然后再与其断绝外贸关系,他国因单一生产形成对齐国的依赖关系。为维持这种依赖关系,他国不得不听从齐国的摆布。

  《管子轻重戊》记载:鲁、梁两国的百姓,从来以织绨为业。齐桓公就带头穿绨做的衣服,令左右近臣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还下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依靠于鲁、梁二国。这样鲁、粱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绨了。管子还特意对鲁、梁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这样,鲁、粱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十三个月后,管子让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且封闭关卡,断绝与鲁、梁的经济往来,不再从鲁、梁进口绨。又过了十个月,鲁、梁的百姓因没有粮食而陷于饥饿中。两国国君虽命令百姓停止织绨而务农,但粮食不是在三个月内就能生产出来的。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两年后,鲁、梁二国的百姓十分之六投奔到齐国。三年后,鲁、粱的国君归顺齐国了。

  管子用类似的计谋,还使莱、莒、代、衡山及楚等国臣服于齐。

  经济学诞生

  1600年至1750午,这150年间是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时期。也是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期。这时,瓦特还没有发明发动机,处在工业革命的前夜,但是英国和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已经非常发达。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得在经济上、社会上、政治上自给自足的封建主义领地,正在给越来越多的贸易、领地外城市的增长,以及单一民族国家的成长让路。个人的活动更少受控于封建社会的习俗、惯例以及教会的权威。为市场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变得越发重要,并且土地、劳动、资本开始在市场上被购买与销售。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经济思想从简单的关于个人、家庭、生产者的观点,向更复杂的将经济体视为有其自身规律与相互关系的一个系统的观点演进,产生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经济学。

  重商主义时代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经济学家。由于不同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难以概括相应的文献。此外,每位经济学家倾向于集中一个主题,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能够令人印象深刻地综合这些贡献,以影响经济理论后来的发展。也许这是因为,作为一门智力学科的经济学,尚未在大学找到一席之地;相反,经济学主要是由从事事务性工作的人在研究,这些人写了一些关系到他们的特定经济问题的小册子。

  英国的重商主义者是在世界总财富固定不变这一假设下着手进行研究的。当贸易发生在个人之间时,一个人所获得的必然是另一个人所失去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一国财富与经济权力的增加,是在损害其他国家财富与权力的情况下实现的。国际贸易是增加一国财富与权力的种手段。贸易平衡、货币、价格,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等,都成为经济学的内容。重商主义者最重要的成就是清楚地认可了对经济体进行分析的可能性。重商主义者注意到了经济体中非常机械的因果关系,并且相信如果一个人弄懂了这种因果关系的规则就能控制经济体。这一发展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中盛行的态度正向社会科学转变。用揭示自然规律的方法来发现经济规律的观点,标志着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重商主义之后,法国产生了与重商主义相对抗的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成为古典经济学的两大对立流派。法国的重农经济学家认为,重商主义片面地追逐金银的数量,忽视农业和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已经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灾害:一方面使贫富差距扩大,另一方面使农业走向了衰退的道路,这是法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农业衰退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财富的来源在于包括农业和工业在内的所有生产领域,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农业仍然是法国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它对工业有基础作用,决定着工业生产的方向,所以,应该更加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法国的重农主义学派从名字就带着农业经济的根源和印记。就像农业服从自然,重农主义主张自然法则支配着经济体的运作,尽管这些法则独立于人类意志,但是人类能够客观地发现它们正如人类能够发现自然科学法则样。重农主义认识到经济体各个部门的相关性,并分析了非管制市场的运作。他们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分析层面上,就经济体不同部门的相互依赖取得了重要见解。重农主义者主要关注的是发展的宏观经济过程。他们认识到法国在应用农业新技术方面落后于英国。法国北部的一些地区正在引进先进技术,但是法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因此,国家处于不均衡的发展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像英国与法国的重商主义者那样,重农主义者希望能够发现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以及最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重农主义者并不集中研究货币,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导致经济发展的实际力量上。在对重商主义有关财富产生于交换过程的观点进行回应时,重农主义者研究了重置价值的创造,并推断财富起源于农业或者自然。

  重农主义从农业构建经济学,这是因为法国的农业已经受到英国工商业的冲击,农业是经济体中的一个部门,与商业形成了关联性,与英国形成了贸易的关联性,法国的农业才种植出了重农主义经济学。

  集大成者

  斯密的父亲是一名苏格兰的海关审计员,但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一位大地主的女儿,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并终身未娶。青年时的斯密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后又先后任教于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和休谟成为密友。他还支持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实验活动。1764年,斯密担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周游欧洲大陆,在巴黎认识了伏尔泰,魁奈和杜尔哥等人。1767年,斯密返回家乡克科第潜心写作。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使他声名大振,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一次,当英国首相皮特会见他时,当时其他政治家都已到场,斯密一进大厅,皮特首先站起来,其他人也起立欢迎,斯密说:诸位,请坐!大家仍站立不动,皮持却说道:不,您坐下来,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

  1778年,斯密出任爱丁堡的海关专员;176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斯密常因思考事情十分专注,不愿受外界的干扰,担任海关专员时,有一次因为思考问题过于入神,竟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地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他刚开始经常会害羞口吃,不过,一旦熟悉了环境,他就能恢复辩才,侃侃而谈。1773年,《国富论》一书就已基本完成,但斯密并不满意,又花了3年时间对书稿进行润色。1776年3月,书一出版,引起了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

  1790年,斯密在克科第去世弥留之际,他曾要求两位好友将他未完成的手稿销毁,因为他不想把自己未完成的不成熟的手稿留给世人。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

  斯密也是一位哲学家,著有《道德情操论》、《哲学问属论集》,但他的最伟大贡献是经济学,《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创建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他极力探索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发展规律。在价值论上,不仅论证了劳动价值论,而且还确定了这一原理最早的理论体系;在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中,他把剩余价值的起源从农业单个部门转移到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部门,并提出了剩余劳动是利润源泉的论断;他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亚历山大格雷说:亚当斯密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中占据如此中心的位置,以至于这个谨慎的水手不愿在这样广阔的海洋上开始着手航行。兰德雷斯说:亚当斯密的著作是经济思想发展中的一道分水岭。在以古典经济学家而知名的经济学家群中,尽管斯密是最早的一位,但英国重商主义的终结与古典主义的开始却发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个知识时代的最后阶段,总是产生与公认的学说相背离的思想家。因此,在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一个世纪之前,经济文献中就出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先知。

  因此,大家都公认,亚当斯密是一位集大成者,西方经济学的体系是由他创立的。他被称为西方经济学之父。

  看不见的手

  18世纪初上半叶,英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拥有强大的实力。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原始积累也已完成,虽然工场手工业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这个时期手工技术向机器生产过渡的苗头已日益明显。与经济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的是,封建统治势力仍然在政治上占据重要位置,封建经济也大量存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依然严重,这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需要一种反对国家干预、宣扬自由主义经济的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亚当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经济人都是有利己之心的,人类是理性的,为了利己,放任不管,每个个体将追求他或她自身的私利,在促进私利的同时,则必须考虑利他。所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在自由社会里,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资本主义竞争的自发势力。斯密主张,经济政策应放任自流,应鼓励自由竞争,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行为,反对垄断。他认为垄断有三大消极作用:一是独占是良好经营的大敌;二是独占的高利润不仅会妨碍资本的增长速度,也会妨碍土地投资和农业技术的改良;三是独占违反了资本流向的自然驱使,破坏了国家一切产业的自然均衡。

  经济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的争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现代经济自由主义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的《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宣言。哈耶克推崇自由资本主义,他认为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才是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好的社会制度,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使个人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民主社会,是不可能通过独裁来强制实行计划的。所以,民主只能存在于私有经济的竞争制度中。哈耶克反对政府管制。他指出,西方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不得不采取一些政府干预的措施,这与自由主义原则和个人主义理性是格格不入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的偏好、选择及利益应当受到尊重和维护,每个人都能独立地发展自己的偏好和追求,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由本身是一个崇高的政治目标,绝非一些人所理解的实现某种政治目标的手段。自由主义是市场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石,同时也是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及个人自由的实质内涵和本义。自由主义与政府管制存在尖锐的矛盾,自由与强制是不相容的。政府在管理安排各项社会事务时,应尽可能少用对自由容易构成侵犯的措施,应充分运用社会中存在的些自发力量来促成措施的顺利实施。哈耶克的核心观点是: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是维护个人自由和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保证,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是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好制度,实行计划经济则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

  轻重之术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关注到管子的经济学。美国兰德雷斯和柯南德尔所著《经济思想史》第二章早期前古典经济思想,就是以《管子》作为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开端。书中写到:像我们一样,西方的经济思想史学家都有一种关注西方经济学家的倾向。这是否公正,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熊彼特在1954年编写了一部全面的、广受尊重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他坚持认为,他未能发现部带有任何分析内容的非西方的早期经济学著作。熊彼特之后的学者们对其结论提出质疑,并开始发现一些有趣的、值得称赞的早期经济学著作:我们将简要考察新近翻译的公元前7世纪中国经济学家管仲的著作,目的是拿他的贡献来提出如下看法,即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很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大多数早期中国经济著作都符合熊彼特的描述:它们基本上被限定在道德的框架内考察公共事务管理,而不是严格的、科学的研究。然而,管仲的著作《管子》脱颖而出,远远超越了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子。书中包括属于经济思想核心的很多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他的轻重理论,它可以被视为是对供给需求理论的预言。其他还包括他对数量理论的预言、对反周期财政政策的讨论,以及对市场运转的预言。

  兰德雷斯和柯南德尔把《管子》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提并论,他们说: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场重大的经济改革,《管子》在西方的对应著作是《国富论》,与对《国富论》进行常规分析相比,研究《管子》可能与中国的经济学更相关。早于亚当.斯密2400多年,管子就已经建立起财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整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和框架。

  与亚当斯密不同,管子是政府干预的倡导者,主张国家掌握货币金融和重要物资,利用价格杠杆,调控市场,获得财利。

  管子论述运用了一套完整的轻重之术理论。“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射平,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取自《管子国蓄》)国家调剂市场,稳定物价,故万物虽有“满虚之变”,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衡绝”,比喻失去了平准作用,物价就会出现涨落。这就是说,人民所轻者,政府就应买进,人民所重者,政府就应抛售。国家采取稳定物价的措施,使失去平衡的物价,再重新得到平衡。据此,轻重之术有两条措施:

  以重射轻。任何商品都是“重则至,轻则去,藏则重,发则轻(取自《管子-揆度》)市场物价高,各种商品就会云集而来;物价低,各种商品则散而去;囤积居奇就要涨价,大量抛售就会降价,这是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之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之以物则物轻。”(取自《管子-轻重》甲)在商品经济中,一般地说,商品重,则远地的同类商品就会输入,商品轻,则本地的商品就会外流他处。任何货物上市的规律都是轻则散,重则成为抢购目标。因此,官府应付这种局面时,就得采取措施,运用轻重之术,提高价格,收购市场上下跌的货物。

  以贱泄平。在物价较贵的情况下,就得用重则见射的原则,以较低的价格将所掌握的货物投放市场,抛售同类商品,使价格下跌,这就是所谓“以贱泄平”。其次,“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取自《管子-轻重甲》)早或晚,快或慢,都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乘时进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这个效果的标准是官府获得了高额利润,即“君有十倍之利”。物价还要保持在平衡理想水平面上,防止暴涨或暴跌。亦即“财之扩可得而平也”。当然,获得这样的效果,不能做无米之炊,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物资做基础。为此,管子主张“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镪百万(取自《管子-国蓄》)这是管子认为最理想的“守之以准平”的经济计划。因此他指出:“万乘之国,不可以无万金之蓄饰;干乘之国,不可以无干金之蓄饰;百乘之国,不可以无百金之蓄饰。”(取自(《管子-山权数》)此外他还提出“布币于国”,即在全国各地置公币,以此来控制全国各地的粮食、财物和物价。


相关文章: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六——人类文化的阴阳五行(6)
·翟玉忠:礼——二十一世纪人类精神革命
·翟玉忠 :​中国古典政治学概述——血与土地统一的人类有机体
·林光彬:等级是人类社会自然形成的差序格局
·翟玉忠:《管子》经济学思想究竟有多超前?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