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付金才:“格物致知”的含义探微 
作者:[付金才] 来源:[作者惠赐] 2016-08-12

  编者按: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核心经典微言大义,遣词高妙,玄理幽微,故此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对文献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追本溯源的考查,这样才能突破经典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同解释,从而更加正确地解读经典中的关键词汇,这一点苟明奇做的很好,其关于“格物致知”的考查对大众启发极大。二是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离开内圣外王的文化背景,同样可以使得对经典形成误读,进而埋没内圣外王思想的价值。

  《大学》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核心思想是讨论儒家的内圣外王主张,西汉时期被收入《小戴礼记》,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中庸》两篇从《小戴礼记》抽出,与《论语》、《孟子》两书组成四书,并创作《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从此四书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规定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这样四书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学》因此广受关注和重视,人们将大学的内容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是对《大学》前两章内容的精炼概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摘自《礼记·大学》

  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翟玉忠先生所著《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是最近几年儒家思想研究中极有见地的作品。他认为三纲、八目并非简单的排列,而是实现内圣外王的基本次第和关系。比如翟玉忠说:“三纲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讲天道的德,二是讲人道的善。”(摘自翟玉忠.《性命之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20)具体而言,明明德是讲天道的德,亲民、止于至善是讲人道的善。天道与人道是辩证的关系,只有做到亲民、止于至善才能真正发扬正大光明的天道,反过来只有真正体认到正大光明的天道,才能做到亲民和止于至善。关于八目,翟玉忠分析道:“这八个次第,实际包括‘内修’和‘外治’两部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治,中间为修身其连接内修、外治,故称为本。”(摘自翟玉忠.《性命之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25-126)所以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需将“格物致知”放置于中国文化内修外治、内圣外王的文化精神背景下。

  最近读到新法家网站转载的原发于国学网的苟明奇先生的论文《‘格物致知’新考》。《‘格物致知’新考》一文的学术价值是清晰的解释了格物致知的字义,尤其是关于格物一词的解释,没有局限于郑玄、朱熹等先贤的解释,从根本字义出发,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将格物解释为“将世间万物统视为一个树状结构上不同的分枝,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所在的大枝、中枝、小枝、大格、中格、小格、末格(理论上可以无限分化、细化)。”苟明奇先生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把万物看作一个树状结构上的不同分枝,通过认识各物性质和变化规律,发现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确认各物类属的活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同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向穷究万物本质和探索宇宙普遍规律的方向不断推进。”仅从文字上说,苟明奇的解释是通顺的。而其不足是没能将“格物致知”放在中国文化内圣外王的大背景下来考察。

  笔者品读《“格物致知”新考》一文,其文中对于格物一词的研究令笔者受益匪浅。笔者试图将格物致知一词的诠释放置在中国文化内圣外王、内修外治的文化精髓中,更加明确的诠释“格物致知”一言的含义。受《“格物致知”新考》一文的启发,笔者以为格物是对具体的物和事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此研究模型是“天道——物.事——人道”。格物并非脱离天道与人道,而对物进行类似现代科学式的研究。《大学》中对格物没有具体介绍,我们看一看《中庸》中的部分章节就会对格物有形象生动的认识: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我们看《中庸》的这段内容,第一段是在将天道,第二部分是在分析天空之上为什么有日月星辰,大地上为什么山海纵横,山上、水内为什么有万物群生。认真体会这些就会得出第一段的关于天道的结论。这不正是格物致知吗。通过研究天空、大地、群山、众水的功能而获得关于天地之道的认识:“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我们再看《中庸》的另一部分内容: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上面的引文从在下位如何获乎上的人道开始谈起,得出只有明善这个具体问题。又对明善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诚是天道。如何达到天道的境界,要从具体的择善固执之入手,并且明确的交代了择善固执的方法。

  我们引述两段材料的目的是以具体事例说明《中庸》是如何格物致知的。格物并非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从分析研究具体的物和事入手,获得对人道、天道的体认。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格物致知”一言之含义的参考。释迦牟尼佛通过层层深入不断否定的多次问答,引导阿难认识到心无所不在,但却没有具体存在的位置,引导阿难认识到凡所有见,皆是虚妄。所以“格物致知”是通过分析研究具体的物和事来获得关于此物此事的超越性认识,即智慧,形成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的观念。

  在明确了“格物致知”的含义后,我们再从内圣外王的角度对格物致知加以简明扼要的说明,内圣(内修)是提高自己的境界、能力和智慧,而提高的起点是格物,通过格物体认天道获得超越性的智慧(致知),内心对天道升起敬畏(诚意),从而日常散乱的心性便庄严起来(正心),以上是内圣(内修)的内容。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修身),根据自己的实际处境,做好本分内事,本分内事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是外王(外治)的部分。当然我们将内圣和外王做了明确的划分,现实生活中,内圣外王是一体的,只是因为表达的方便才做这样的划分。

  上面是笔者对“格物致知”含义的基本理解,笔者在此文结尾,仍想表达的是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核心经典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对文献中的关键词汇进行追本溯源的考查,这样才能突破经典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同解释,从而更加正确地解读经典中的关键词汇,这一点苟明奇做的很好,其关于“格物致知”的考查对笔者启发极大。二是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离开内圣外王的文化背景,同样可以使得对经典形成误读,进而埋没内圣外王思想的价值。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相关文章:
·翟玉忠:经子贯通乃真孔——读付金财老师书跋
·付金才:社会主义激活中华大道
·付金财:圣王之“盛德”即是“明明德”
·付金财:《大戴礼记·五帝德》是正确理解“明明德”的好材料
·付金财:《礼记·礼运》的大同小康都属于“明明德”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