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蠡港位于无锡扬名镇和蠡园镇的交界处。“港”是指人工开挖的河。
春秋时代,吴国与越国相争,越败于吴。越王勾践忍受耻辱,臣服吴国,暗中伺机复仇,多次召集群臣商议,勾践采纳了谋臣范蠡、文种之计,富国强兵,图谋灭吴。
勾践13年,文种向勾践献计:假称国内发生饥荒,向吴国借粮,以此削弱吴国,并引发吴国君臣的内部矛盾。于是越王派文种为使,去吴国向吴王借粮。吴王夫差欲允准,但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救了狐狸,而狐狸反过来咬死鸡。太宰伯喜否由于受了越国的好处,使劲地为越国说情,反而攻击伍子胥目无君王,另有图谋。夫差听了伯喜否之言,借给越国稻谷一万石。第二年,越国待稻谷登场后,精选了上等稻谷,将所还吴国的一万石稻谷全部蒸熟后还给吴国。吴王夫差不知是计,见这批稻谷粒粒饱满,还以为越人忠心,十分高兴,便把这批稻谷发给老百姓作稻种。吴国老百姓用这批稻种播种后,均无发芽。由于耽误了农时,当年竟颗粒无收,越国人运用此计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既损耗了吴的国力,又加深了伍子胥与夫差、伯喜否的矛盾。而这一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吴国的老百姓,对越国人很愤恨。后来越来吴后,范蠡知道勾践气量狭窄,不容功臣,因而决意退隐于江湖。
范蠡退隐后曾带西施在五里湖一带入内河漂泊,当地老百姓对越国人蒸熟稻谷的事还是耿耿于怀,因此在河岸上见到船上的范蠡,指责范蠡,大骂范蠡,所以后来这条河就叫“骂蠡港”,连同附近建的桥叫“骂蠡港桥”。前些年,为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改为“马蠡港桥”,“骂蠡港”由于村镇建设需要早已填没,建起居民住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