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读书学习的民族,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读书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之本。历代士大夫更是将读书学习作为从政之始、为政之基。《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直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而不能半途而废的事情。朱子是继孔子之后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读书学习上,朱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读书思想,秉信读书是立德修身、治国理政的必备之基。朱子的读书思想义理丰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读书的本质:修身养性之学。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朱子曾说:“今之学者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道,则舍儒者之学不可。夫子之所志,颜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也。”可见,在朱子看来,读书乃是一门关于人生命的学问,通过读书学习才能成为圣人君子。对儒家而言,学而成为圣人君子就是一种修身养性之学。孔子曾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明白指出了读书学习的两种不同用心——一种人读书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德性修养,一种人读书学习是为了在他人面前装饰炫耀。朱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学为人”的“为己”之学,由此进一步强调修身须读书,读书须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立志就是要立志成为有品行和涵养的为圣人君子。换言之,朱子认为,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追寻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实现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张扬和超越,成就自我生命之量的广大博厚和生命之质的纯一精粹,最终促使自己成圣成贤。
读书的落脚点:知行合一。人们常常把儒家之学称为“内圣外王”之学。这是因为儒家不仅关注自我的成圣成贤,也关心社会的正理平治。这种“内圣外王”的理想决定了古代圣贤读书学习的目的不能仅止于思想阐述和理论建构,还要在日用常行中去实实在在地践行这些思想和理论。从这个角度讲,圣贤之学又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特征,乃是一种践履实践之学。这种践履之学也体现在读书上。孔子强调学行并重。《论语》讲:“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说明,真正的读书不能止于获取书本知道,而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切己体察。朱子亦继承了孔子知行并重的思想。朱子强调,读书是乃第二义的学问,实践践履才是第一义的学问。朱子认为,读书学习的落脚点并不是去把玩文字,而是要从中体会圣贤教人成德的路径和方法,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和行动。朱子这一思想实质是强调读书要做到知行合一,即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而要把从读书中体会到的道理在实践中亲身去实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彰显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正所谓,“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读书的方法:循序渐进、虚心专一。读书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古代圣贤值得今人学习。朱子的读书方法平实周详、易操易做,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循序渐进、虚心专一。朱子言道:“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渐进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读书且要虚心平气,随他文义体当,不可先立己意,作势硬说,只成杜撰,不见圣贤本意也。”“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大抵读书须且虚心静虑,依庞文义,推询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说何事。”“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读书,须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番道理出来。”这些体会都是强调读书必须居敬持志、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专心致志、熟读精思,不能先立己心,不能好高骛远,不能速成速效。今天看来,朱子的这些读书方法,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实乃读好书的不二法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好读书的优良传统,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十分强调读书在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修养中的积极作用。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会根据革命或建设的具体形势和任务,向全党提出读书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并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这种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使得我们党能永葆先进的重要原因之一。读书学习实乃领导干部必备的重要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读书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通过不断地自觉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锻炼工作能力。通过认真读书,涵养良好的政治素养、砥砺政治品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