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汤敏:中国如何才能不被甩出第三次工业革命 
作者:[汤敏] 来源:[网友推荐] 2012-05-27

    最近,英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刊登了一系列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文中断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有人甚至预言,“中国崛起”有可能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

    与我们一般对工业革命的划分不同,《经济学人》文章中所指的头两次工业革命是十八世纪后半叶以英国纺织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诞生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指以数字化制造及新型材料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近年来, 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高技术合成材料如碳纤维、石墨烯、纳米等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这种数字化制造最具标志性的新生产工具是”3D打印机”, 又称为”堆砌加工机”。它像打印机一样,一层层地把新型合成材料直接“印”出, 或说是”堆砌”出一个产品来。这种模式将会取代传统的车、钳、?、铣,颠覆性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 据说,波音公司的飞机中有2万多个零件就是通过这项技术生产出来的。它无需用传统的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只要通过电脑给出一个设计,3D打印机就可以按照指令“印”出产品来,成本还不高。这一革命将使生产走出大批量制造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地生产少量但多样化的产品。还有人认为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他们把新能源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看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新概念。

    这场新工业革命有两大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会不断地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小。二是新生产工艺能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各种需求,要求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这两大特点都会使传统的,以廉价劳动力取胜的制造业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种可能的趋势是,过去为追逐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会很快移回到发达国家中去。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到美国。把“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 又“内包”回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趋势。

    无怪乎最近很多国外媒体又开始利用这一趋势唱衰中国。他们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中国将是这一场新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而在新兴的领域中,由于大量的外资企业要迁回本国,这将使中国制造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中国有可能被甩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吗?

    十八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后期, GDP稳居世界第一。 闭关锁国的中国那时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这班车,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直到1840年后才感到被甩的痛苦。1913年,以福特汽车公司开发的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而那时我们正在推翻满清统治,忙着“你方唱罢我登场”,又被这场工业革命甩下。 落在后面的中国,上百年就不断地挨打,差点被开除球籍。

    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不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时再次被甩出呢?

    这是一个硕大的题目,需要全民族的智慧来讨论,来解决。除了需要不断地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个层面上的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之外,我认为以下几个关键点至关重要。

    首先是要抓教育。新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而当前的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真的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讨论我国教育弊病的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这里就不赘述。当务之急是, 如何才能改造出一批,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来。

    我们有一批人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最新机制与技术手段,以更大的规模、更新的模式、更快的速度为更多的年青人创造出好的教育环境来。最近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的网络远程教育2.0正在悄悄兴起。 这种教育方式有三大特点。 一是教育游戏化,以青少年更能接受的方法改造教育模式; 二是实行真正的因材施教, 视频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三是称之为”颠覆式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法。一反传统的学生在校上课, 回家做功课的方式, 在新型的远程教育下, 学生在家看视频课程,到学校与老师和同伴开展讨论,完成作业。这种以低成本, 高水平,重实效为特点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方式, 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试想一下, 如果我国有数间这样的大学,他们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来提供世界上最新、最好的各种课程,再用远程的方式,把这样的课开到全国各个学校中,同时把这些课程提供给任何愿意继续学习的社会人士。 这样,我们可以不局限于一地、一校,甚至是一国的教育体制与教师水平的限制,就能较快地大规模的培养出新型的人才。

     第二是要有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创新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目前各地都提出了要建立创新型社会。 然而,没有创业的创新是无本之木,只能是多几篇论文,多几个科技成果奖而已。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业环境还较差。从对青年人的普及创业教育,到国家政策对创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都很不够。而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以及高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支持创业的产业链,在我国只能说是刚刚形成,还远未成气候。创业板的开通给了创业者们很大的希望。可是运作几年后出现的大量问题,又使投资者与被投资者都望而却步。鼓励更多的人去创新创业,打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理顺创业板市场,是我们能够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是政府角色的变化。 在新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 政府要及时转变角色, 否则很容易好心干坏事, 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企业的转型。 在工业革命中企业将会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一大批传统的企业、传统的行业要被淘汰。有死才有生。而政府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保护现有的产业和公司。政府会向旧工厂提供补贴,竭力挽回濒临死亡的传统行业。 在我国, 政府特别有可能会去帮助那些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落后国有企业和近期内能提供很多税收的旧行业,结果反而是人为地阻碍了企业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追求增长增长速度, 热衷上规模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正好与小型化、个体化、多样化的新工业趋势相悖。 对于新兴行业,政府习惯于直接选择赢家,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他们认为是好的新技术。但是,在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新市场中, 政府的运营机制很难适应瞬息多变的技术与市场。 在新工业革命中, 政府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新角色,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大课题。

    在前两次的工业革命中,我们中国没有赶上趟,被甩在了发达国家的后面,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 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在这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 更没有退路。

                      (国务院参事, 友成基金会 汤敏)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