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
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作者:[苏轼] 来源:[] 2011-09-15

予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履,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生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O04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几年(1101年),享年97岁。吴夏古少即天资聪颖,勤读书史,精通经典。他论说谨严不苟,件清情逸。大词家天章阁待制李师中少负盛名,豪放倨傲,对吴复古却十分景仰,曾为之题书;“白云在天,引领何及。”他本可以以嫡子的身份承袭父荫,却固辞不受,将袭职让于庶兄吴慈翁。但是,吴复古终于还是以道德文章显著而被举荐为孝廉,并得到宋神宗的召见,授以皇宫教授之职。然而吴复古清逸成性,志在山水,淡薄功名,不久即以“孝养”为由,上表辞职,宋神宗也嘉许其孝心。准其所请,并特赐他“远游先生”之称号。

    吴夏古返里之后,谢别妻儿,离开家室,到麻田山中筑庵辟谷,绝粒不食。苏轼为其道庵题匾“远游庵”,并撰写了《远游庵铭》。道庵北面即为吴复古的居处“岁寒堂”。元祐党人郑侠为其作《吴子野岁寒堂记》。

    熙宁二年(1069年〕,李天章(即李师中)任登州太守,吴复古得以重游登州,当时,解贰卿也退居登州。解贰卿曾派人到登州海岛取石,获得12块秀色灿然之美石。吴复古从登州返潮时,向解贰卿索石携归,置于“岁寒堂”中。苏轼为此作《北海十二石记》。

    吴复古的一生,最可称道的当推与苏轼的交谊。苏吴诗书往来,神交多年。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经青州赴济南,与吴复古首次会面。两人一见,吴复古即向苏城宣扬“出世法”。吴复古的“出世法”,不是仙家的求长生不老,也不是道士的炼丹服药,而是另一种无为的超脱的精神境界。苏轼十分赞赏吴复古的养生论,并为此留下一法帖。此后,苏轼被贬黄州,复古常去信交流诗文、墓铭、字画,还十元丰六年(1083年)赴黄州探访。

    元祐五年(1090年),王涤知潮州,倡修韩词,请苏轼作庙碑文。苏轼撰后,寄信给王涤,郑重交代:如已离任,可转吴复古办理 ,并说‘子野诚有过人,公能礼之甚善”。同时还另修一函,《与子野论韩碑书》。此后,苏吴还曾会见于京师和真扬间。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四年再贬琼州。这期间,苏、吴过从更加密切。吴复古曾往惠州访苏轼,一住逾三月。苏轼贬海南,“独吴子野奋然而至”。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还。吴复古不辞跋涉,以96岁高龄与广州玄妙观道士何崇道等自番禺追至清远峡送别,并于农历11月15日同游广陵寺(即飞来寺)。吴复古终因不胜老迈劳累,又遇天气严寒,遂一病不起,于翌年农历4月13日病逝于归途。苏轼在真州惊闻噩耗,万分感伤,挥笔写下了《祭子野文》,极尽颂扬哀悼之情。苏轼与吴复古之子芘仲也有着密切的文字之交.吴复古与苏轼之弟苏辙、子苏过也都有密切的交谊.苏、吴二家父交子往 情殷谊切,不失为文化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九十八岁。四月,先生送苏轼北还,舟行豫章、彭蠡间去世,终年九十八岁。临终前,轼问以后事,先生一笑而麾。轼作文祭之。

   《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祭吴子野文》:“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苏轼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告于故吴子野远游先生之灵。呜呼子野,道与世违。寂默自求,阖门垂帏。兀尔坐忘,有似子微。或似壶子,杜气发机。遍交公卿,靡所求希。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卒老于行,终不自非。送我北还,中道弊衣。有疾不药,但却甘肥。问以后事,一笑而麾。飘然脱去,云散露晞。我独何为,感叹歔欷。一酹告诀,逝舟东飞。”


相关文章:
·钟德宝:吴越何以哭苏轼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
·康震:苏轼死前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
·苏轼:《蝶恋花·春景》赏析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