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参考
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 
作者:[梁启超] 来源:[] 2011-08-10

  近四十年来,无论政治界、学术界、宗教界、思想界、人事界,皆生一绝大之变迁,视前此数千年若别有天地者然。竞争也,进化也,务为优强,勿为劣弱也,凡此诸论,下自小学校之生徒,上至各国之大政治家,莫不口习之而心营之。其影响所及也,于国与国之关系,而帝国政策出焉;于学与学之关系,而综合哲学出焉。他日二十世纪之世界将为此政策此哲学所磅礴充塞。而人类之进步,将不可思议。此之风潮,此之消息,何自起耶?日:起于一千八百五十九年(即咸丰九年)。何以故?以达尔文之《种源论》(The Origin of Species)出版于是年故。

  达尔文名查理士·罗拔(Charles,Robert,Darwin),英国人也,生于一千八百零九年(嘉庆十四年)。与美国前大统领林肯、英国前大宰相格兰斯顿同岁生。论者称其年为人道之福星云。其祖父埃拉士玛士(Erasmus Darwin)以医学及博物学有名于时,于植物变迁之迹,颇有所考究。父名罗拔,世其医学。达尔文九岁丧母,其幼年在小学校也,才智无以逾人。校中功课,常出其妹之下,惟好搜集昆虫草木金石鱼介等以为乐。盖其博物学大家之资格,天授然也。十六岁入苏格兰之埃毡保罗大学,复更人琴布列大学,为教师亨士罗所器重,受其薰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千八百三十一年,卒业于大学。时英国政府奖励学术,将特派一探险船于海外,周航世界以资实验。达尔文得亨士罗之保荐,遂得附所派之壁克儿船以行,时年仅二十二。是岁十二月二十一日,船发济物浦,直航南亚美利加,复遍历澳大利亚洲等处,环绕地球,五年而还。此五年内实为其一生学问之基础,一切实验智识,皆得于是。归国之后,首著《壁克儿航海日记》一书以公于世,声价藉甚,不数月而诸国翻译殆遍。后陆续著《壁克儿航海之地质学》《珊瑚岛之构造及分布》等书。于是博物之名大噪,被举为国学会院名誉会员。千八百四十二年,遂去伦敦,卜居于京特省附近之一村落,屏绝尘俗,潜心涤虑,将航海五年内所搜之材料所悟之新说,整齐之锻炼之,盖其精心毅力,务求真理之极则,不敢自欺,不肯急功近名以取誉于世,殆欲积二三十年之力,成一满志踌躇之大著述,或至身后乃始布之,其眼光之伟大有如此者。

  不图事与心违,千八百五十八年,达氏之知友和理土,忽自南美洲寄一稿于达氏,请其商于先辈硕学黎亚儿氏而刊布之。达氏一读其文,恰与己十年来所苦思力索蓄而未发之新说一一暗合。若在器量局小者流,或不免争名誉,起嫉忌,而思有以压抑之湮没之,亦未可知。乃达氏脑中,皓皓若秋月,曾无半点妖云,直携其原稿以示黎亚儿、富伽两前辈。此二人者,皆达氏之亲交,而深知其平生所研究所怀抱者也,乃共劝达氏,使急叙次其新著,一并布行。达氏乃始出其新论之大略,与和理士氏之书,同宣布之于伦敦林娜学士会,实一八五八年七月一日也。此两论一出,全国学者耳目为之耸动,或叹为精新,或斥为诞妄,评论沸腾,不知底止。达氏乃益搜其材料纬其理论,叙次成编,所谓《种源论》者,遂以一八五九年十一月出于世。

  此书之未出也,世人皆以种为一成不变者,物物皆由上帝特别创造之,自受造以来以迄今日,未尝或变。今日之犬即太古之犬也,今日之猴即太古之猴也,今日之苔之松,即太古之苔之松也,以为秉生以来,即厘然而不可易。若夫下等动植物之次等进化,以至变成今日之高等人类,此等怪诞之说,更无有人敢著想者。可无论矣,达尔文以前,虽有一二博物学者,稍有见于物类蕃变之现象,如拉麦氏于千八百一年所著书,曾微发其端倪,而达氏之祖父埃拉士玛士所著Zoonomia一书,亦尝大倡其说。虽然,彼等虽知其变迁进化之迹,而不知其变迁进化之所以然。圾《种源论》出,积多年之实验,而以一大学理网罗贯通之,然后人物生生之理,乃显于世界。今述其要略如下:

  达尔文以为生物变迁之原因,皆由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公例而来,而胜败之机有由于自然者,有由于人为者。由于自然者,谓之自然淘汰;由于人为者,谓之人事淘汰。淘汰不已,而种乃日进焉。何谓人事淘汰?凡种物之豢饲者。植物之树艺者,因其豢之培之之境遇不同,而无量数之变种起焉。譬之家兔,常饲以某物,而其毛可以变色,常豢以某法,而其耳可以加长如是者使之变百数十种不难焉,其实则皆自同种之野兔来耳。,以是例之乃至养鸠者,(达尔文最留心查鸠之变种。当时英国养鸠之风甚盛,达氏为养鸠会会员,细心查之有数百种变法云)养金鱼者,栽菊者,栽兰者,其理莫不如是,皆本由一简单同类之种,而人工能使之变至数十数百而未有已也。

  此等变种之生,非突如其来者,乃由极微极小之点,渐渐而迁,其始其细,其末甚巨。试观之犬,有猎犬,有斗犬,有守羊群之牧犬,有卫宅门之家犬,有牵挽车之御犬,皆各具其特别之智能性质,以适人之嗜好,而供人之指挥,非其祖种之生而即然也,人类积多年之力驯之练之,专浚发其极能之一部分,是以及此。

  此不徒于物为然也,即人类亦有之。古希腊之斯巴达人,常用此法,以淘汰其民。凡子女之初生也,验其体格,若有尪弱残废者,辄弃之杀之,无俾传种,唯留壮健者使长子孙,以故斯巴达之人,以强武名于时,至今历史上犹可见其遗迹焉,此皆所谓人事淘汰之功也。

  自达尔文此说昌明,各国教育事业大有影响,盖今日文明世界,虽断无用斯巴达野蛮残酷手段之理,然知人之精神与体魄,皆能因所习而有非常之变化,以故近日学校,益注意于德育、体育两途。昔唯重教授者,今则尤重训练,可以悬一至善之目的,而使一国人,使世界人共向之以进,积日渐久,而必可以致之,此亦达尔文之学说与有力焉者也。

  所谓天然淘汰者何也,此义达尔文初不敢武断,其后苦思力索,旁征博较,然后寻出物竞天择之公理。此物与彼物,同在一地,而枯莞殊科者,必其物有特别之点,与天然界之境遇相适,则能自存焉,能传种焉。譬之沙漠,有各种色之虫滋生其间,其所以受生者本相等也,但青红紫黑等色之虫,易于辨认,故飞禽蜥蜴诸物,辄搏而啄之,日渐减之,其种遂归灭亡,所存者则与沙漠同色,而难辨认者也。至飞禽蜥蜴诸物亦然,其有青红紫黑诸色者,易于瞥见,虫类一观而知为其敌,所在避之,故常不得食以死,日渐减少,其种亦归灭亡,所存者则与沙漠同色而难瞥见者也。以此之故,凡沙漠中唯有黄色白色之虫、黄色灰色之鸟。无他!彼惟最适于其所在之境遇而已。

  达尔文推物竞之起源,以为地上所产出之物数,比诸其所以营养之之物质,常不能相称,其超过之率,殆不可思议。若使有生而无灭,则一雌一雄所产之子孙,转瞬间可占尽全球之面积而有余。即如人类,生殖最迟者也,二十五年而增加一倍,以此比例,则一夫妇之子孙,经千年后,已屏足而立于地球矣,况乎动植物之孳生速率,远非人类所能比者乎。动物生产最迟者莫如象,自三十岁至九十岁,可以产子,计最少数,一牝牡产六子,经七百五十年,则当得象一千九百万头矣。自余百物皆可类推。以此之故,于有限之面积中,而容无限之品类,其势固不可以不竞争。竞争之结果如何,即前节所述适者生存之公例是也。

  达尔文以为此天然淘汰之力,无有间断,无有已时,比诸人事淘汰之力,其宏大过之万万。犹天产物与人造物之比例也,且其影响,不特在同种之物而已。各物与各物之间,往往互有关系,其繁赜至不可思议。试举其例,尝有人移植英国产之一种兰花于纽西伦之原野,屡植而不能孳生,惟村落附近,则业茂焉。推原其故,盖兰花之孳殖,常藉蜜蜂互递其花粉于雄茎雌蕊之间,然后构精而传种焉,而纽西伦之地多野鼠,野鼠喜食蜜蜂,蜜蜂不生而兰自不得长,村落附近所以反是者何也,则以其有猫,有猫故无野鼠,无野鼠故有蜜蜂,有蜜蜂故有兰。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马牛不相及之猫有若此之大关系乎?达尔文引此等证据甚多,使人知事物与事物相关联之间,其原因极繁赜,达氏之眼光可谓伟大矣!

  万物竞争,而异类之竞争,不如同类之尤激烈,盖各自求食,而异类者,各有所适之食,彼此不甚相妨。虎之与牛也,狼之与羊也,鸟之与蛇也,其竞争不如虎之与虎狼之与狼蛇之与蛇也。大抵愈相近,则其争愈剧,人之与鱼鸟争,不如其与兽争之甚也,欧洲人与他洲之土蛮争,不如欧洲各国自争之甚也,而其争愈剧,则其所谓最适者愈出焉。


相关文章:
·法治主义及其对立面:梁启超对法家思想的界分
·周行易:论梁启超对我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贡献
·梁启超:无题(不论礼乐但论兵)
·梁启超:春秋中国夷狄辨序
·论梁启超、胡适、沈有鼎对墨家逻辑的开拓性研究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