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西乡隆盛在中国 
作者:[醉罢君山] 来源:[] 2011-07-29

    读近代维新志士、革命志士的文章或传记时,西乡隆盛的名字屡屡被提及。约一百年前,西乡隆盛的事迹已在中国大地为人所熟知、广为传颂了,但到现在,他的名字已很少为人所提及了。那么,西乡隆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西乡隆盛(1827—1877)是日本明治维新革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与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三人并称为“维新三杰”,是近代日本帝国主要缔造者。西乡隆盛的传奇始于1858年与月照和尚的生死经历。月照和尚由于勤王活动为幕府所不容,避难于萨摩藩,为西乡隆盛所收容,1858年兴起的“安政大狱”,萨摩藩对西乡和月照也加以追究。月照不愿连累西乡,乃伸头给西乡,表示宁死于同志之手。西乡却从容无事,与月照泛舟于锦江湾,对饮高歌,最后两人相抱,一起蹈海自尽。幸运的是西乡被救起,而月照却淹死于海中。大难未死的西乡隆盛继续为维新事业而奔波,数年后,他逐渐成为萨摩藩最具实权的人物,而萨摩藩也成为反对幕府的最强的力量。1868年,讨幕战争爆发,名义上讨幕军统领是炽仁亲王,但实际灵魂则是大总督参谋西乡隆盛,在西乡隆盛的谋划下,讨幕军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彻底击败幕府势力,建立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化国家。明治维新的改革,对武士阶层是重大的打击,剥夺了武士的种种特权,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武士,西乡隆盛对政府的行为深为不满,终于在1877年不惜铤而走险,起兵对抗政府,同年九月,西乡隆盛的叛乱被镇压,西乡本人剖腹自尽。

  尽管西乡隆盛以叛逆罪不光彩地收场,但日本人民并没有忘记西乡隆盛对日本明治维新所做的巨大的贡献,1897年,他的铜像巍峨耸立于上野公园,武士打扮的西乡,一手牵着狼狗,一手握腰间剑,目光沉毅,这是日本最著名的胜地之一。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等人都曾到上野公园瞻仰西乡隆盛的铜像。

  在我国清末戊戌变法到民国初,西乡隆盛几乎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人。西乡隆盛本人对中国、朝鲜虎视眈眈,曾抛出“征台论”、“征韩论”,公然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和朝鲜,暴露其帝国主义军阀本质;但另一方面,西乡隆盛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建立不朽的勋业,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强国,这又让多少中国志士为之向往。

  1898年的“百日维新”,只经历一百余天的变革便彻底失败了,作为维新派主将的谭嗣同毅然选择了以流血唤醒国人的道路,梁启超奉劝谭嗣同逃往日本,谭嗣同告诉梁启超:“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其弦外之音,乃是自己愿作月照杀身成仁,而勉励梁启超能像西乡隆盛一样,最终完成维新事业。

  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上野公园瞻拜西乡隆盛的铜像,想起谭嗣同对他的期望,不禁面对西乡隆盛像顿起感慨,写下一首诗:“东海数健者,何人似乃公?劫余小天地,淘尽几英雄。闻鼓思飞将,看云感卧龙。行行一膜拜,热泪洒秋风。”除了颂扬西乡隆盛的功业外,梁启超还很钦佩西乡隆盛人格: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为粪土。梁启超索性将其称为“无欲人”:“近世之豪杰,如西乡南洲者(即西乡隆盛),殆可谓无欲人矣。其诗云:吾家遗法君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世俗之欲,殆皆净尽。”

  不仅是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志士对西乡隆盛有崇敬之心,革命元勋黄兴在1909年途经西乡隆盛的家乡鹿儿岛时,特地亲自前往祭扫西乡隆盛的坟墓,除了表示对其尊敬外,还写下一首寓意深远的诗:“八千子弟甘同冢,世事惟争一局棋。悔铸当年九州错,勤王师不扑王师。”以西乡隆盛晚年兵变为鉴,表示自己对革命党内部分裂力量的担忧。

  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戴季陶在其《日本论》一书中,对西乡隆盛有着独到的分析:“我们试把这几十年的历史通看起来,西乡隆盛失败了,然而他的人格化成了日本民族最近五十年的绝对支配者,各种事业的进行都靠着他的人格来推进。当时随着他失败了的土肥两藩的势力,一化而为后来民权运动的中心。直到今天,他的馀荫还是支配着日本全部的既成政党。那事功上成功的长藩,一方面不能不拜倒在西乡的人格下面,一方面也不能不随着公论的推移定他的政策。”胡汉民对戴季陶这段评论相当欣赏,认为“这一段文字抵得过一百篇西乡的传记。”

  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对西乡隆盛的人格大为赞叹,并写下一诗《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曲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直尺不遗身后恨”、“驰驱甘入棘荆地”等句,直抒西乡隆盛为理想、事业而勇往无前之精神境界。“男儿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更是高蹈西乡之人格力量,事功之成败,于真正之英雄,固不屑入眼。

  颇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少年时代便对西乡隆盛十分熟悉,1910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读书时,曾手抄西乡隆盛的一首诗,寄回给父母亲,这首诗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其中毛泽东改了其中两个字,“男儿”改为“孩儿”,“死不还”改为“誓不还”。四十多年后,毛泽东的儿子战死在朝鲜战场,毛泽东沉痛地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有西乡隆盛诗中的影子。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