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张维为:对华偏见,西方就像井底之蛙 
作者:[张维为] 来源:[作者博客] 2011-01-17

  西方对中国的许多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次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异议人士”刘晓波,无非又是这种偏见的一次表现,背后还有一种对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崛起的极度恐惧。因为这种崛起已势不可挡,西方话语霸权也可能因此而走向终结。

  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而崛起的,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也证明:如果中国当初没有自己的坚持,而是按着西方和“异议人士”的愿望行事的话,中国的命运可能不会比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好,国家大概也早就解体了。中国今后还会走自己的路,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深刻地影响世界的未来。正因如此,我们对此事不必太在乎,让偏见者继续生活在偏见无知中吧。

  这还使我想起了去年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时,一位德国汉学家对我叙述的一件事:他编译了一本中国作家的文集,想在德国一家主要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介绍这本书。但报社的编辑告诉他,除非是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品,否则德国读者不会有兴趣。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中国人说“孤掌难呜”,也就是说理解是双向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方想解释,另一方根本不愿意听,那么理解之桥永远也不可能建成。这里的关键是西方有没有真正了解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意愿,然后是这种意愿的强度如何。依我之观察,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长期以来远远低于中国希望了解西方的愿望。

  但话又说回来,这对中国就一定是坏事吗?我想不,我甚至觉得如果西方愿意选择把自己蒙在鼓里,就让他们继续蒙在鼓里吧。由于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远远大于西方对我们的了解,所以我们得以趋利避害,博取众长。而西方一直飘飘然,真以为历史发展到了终点,老子天下第一,结果却陷入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和经济困境。

  当然,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西方人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正在迅速上升,学习中文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自己也越来越不在乎西方的偏见了。西方国家最终是承认实力的。你发展起来了,西方就会开始想方设法地了解你。随着中国的崛起,这种趋势开始显现。比如,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是世界第一,随之出现的就是世界汽车工业开始某种面向中国的转型。这一趋势正随着中国的崛起扩大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旅游、教育、新能源、现代化模式等。以后还会扩大到政治领域,直至西方话语霸权彻底寿终正寝。

  法国学者高大伟去年2月在《亚洲时报》曾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把拒绝客观看待中国的西方势力比作是井底之蛙。他这样写道:“中国公民正在向世界公民转变。这一转变影响深远。……中国在向世界开放的同时,西方能不能也向中国的文艺复兴开放呢?如果西方认为自己没必要向中国学习,没必要学习中国古老的智慧、美学和价值观,如果面对中国模式的全面成功,西方还是拒绝质疑自己对经济和政治现代性的臆断,那么西方真可能成为最后一只井底之蛙。”

(作者系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相关文章:
·马凯硕:基辛格两次亲口向我证实了美国对华战略缺陷
·江 涌:边芹对华夏文明危机的警示
·张维为:古代中国全球领先,新中国赶超西方,凭啥?
·余云辉:美国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发动并打赢对华新冷战?
·刘仰:从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看转基因技术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