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战略
白梅:中国军方批“泛和平化” 
作者:[白梅] 来源:[] 2011-01-14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近日在官媒《环球时报》刊文,首次提出“泛和平主义思潮”的概念。他说:“近三十年的和平环境,在部分军人当中滋长了和平麻痹思想,在部分民众当中滋长了泛和平主义思潮,好像什么问题都必须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使用非和平手段就大逆不道”。这一表态使人感觉到,数十年来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坚持的外交纲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质疑。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周边并不太平,先后在南海、东海遭遇主权争端,黄海更一度硝烟弥漫,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温,美国“华盛顿”号航母群一直在中国周边海域“虎视眈眈”,俄罗斯也加强了远东地区军事部署。如此看来,中国对周边国家秉持睦邻友好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效果并不理想,以致多次被海内外媒体质疑是否过于“韬光养晦”?

    针对中国高层一直对外维护和宣称的“和平崛起”,罗援认为:“中国真诚的希望和平崛起,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和平’,而在于有人根本就不能接受你的崛起,即使是和平的,他也难以接受”。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素有“以和为贵”的传统,但亦有“和而不同”之说。在必要的时候,应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不应只是一味软弱退让。要正确认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辩证关系。所谓强国,应该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道德说服力,三者的结合就是政治实力,这才是强国标准。中国应以此为准则来展现国家的军事实力以及其战略作用,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军队尚武 国家厌战

    以罗援为代表的军方“鹰派”人士不在少数。对于被外界称为“鹰派”,罗援直言不讳:“不反对别国称解放军为鹰派,军人不言战,谁再言战?军人不积极备战,留着军队干什么?如果军人都变成了鸽派,老百姓花那么多钱,养着军队干什么?不如省下钱来改善民生,军队不如改名叫和平基金会。”事实上,军方今年已多次在外交、经济等事务上发出强硬声音,不仅军方智囊人物频频发声,而且手握兵权的高级将领也屡屡提出警告。

    观察人士认为,中共一向将军队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但近年来军方越来越多的高级军官以“个人身份”发言,与国家相对和缓的外交政策形成“软硬搭配”,以构成官方的“话外音”。这未必不是一种有效的“两条腿走路”的尝试。从今年的现实亦可以看到,在美韩、美日军演中,如此搭配亦曾一度力阻美军航母参演。再者,罗援之言虽有“大胆过界”之嫌,但话糙理不糙。战与和,进与退,亲与疏都是辨证转化的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亦如此。

    中国和美国在战略上对抗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想赢得一个安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就必须排除“泛和平主义”的干扰,主动突破美国的战略封锁与遏制,争取和维护一个有利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环境,这与中国长期坚持的“和平”理念并不相悖。

    罗援作为军方人士代表,提出“在现代条件下,中国需要提倡尚武精神”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军队职能始终贯穿“三位一体”的主线:国家利益、人民意志、党的领导,而中国要成为一流强国,军方应当具备“尚武”精神。但是,具有尚武精神并不意味着爱好战争,相反中国恰恰是为了和平。

台面握手 台下动脚

    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东部朝鲜半岛更是稍有不慎即会点燃战火的趋势。在新形势下,美韩日的“亚洲北约”隐然成形,三国频频联合军演、会谈;而与中国素有边境争端的印度,更向日本、美国献媚;部分东盟国家也向美国摇动橄榄枝,希望后者介入南海问题,以平衡中国影响力。可见,中国正身处并不友好的国际环境,表面太平,实则暗流涌动,与很多国家的关系是“台面握手,台下动脚”。

    追本溯源,东北亚的“不太平”,正是从“天安号”事件开始。当全球舆论都在指责中国没有“看管”好朝鲜的时候,中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韩国天安号的沉没并非朝鲜所为,理由很简单:朝鲜根本不具备如此军事实力。既然祸非起于朝鲜,那么中国自然不会干预。如果真是如此,究竟是谁点燃了导火索?

    在“天安号”事件后,美国密集地在亚太地区举办大规模军事演习,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自奥巴马率领民主党赢得二○○八年总统大选后,美国不但没有按原定计划从日本关岛撤军,相反却大幅增加在亚太地区驻军的力量。特别是,美军已经把超过半数的航空母舰、核潜艇、宙斯盾驱逐舰与战略轰炸机部署在亚太地区。而原本一心想拿回作战指挥权的韩国,也同意了推迟移交时间,仍由美国主导美韩联合司令部。从这里能够看出,美国战略计划发生了根本性调整,由原先小布什时代主宰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转向了今日的东北亚战略。令东北亚地缘政治随之生变,爆发了南海主权纠纷、钓鱼岛之争、延坪岛互射……事实上,邻国之间的矛盾和争议早就存在,但各国自有处理矛盾和争议之道,并未演变到剑拔弩张的地步,而美国的强行“斡旋”,则将矛盾直接激化,平添了该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虽然俄罗斯看到了美国的战略变化,但一直冷眼旁观。近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先后登上俄日争议岛屿——北方四岛,并宣布在2011-2020年间投入二十万亿卢布,用于武器采购和开发,大有加大对其东岸关注之势。观察人士认为,俄罗斯现在虽然在经济上沦为二流国家,但军力仍属一流,而且在亚洲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在当下的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无能的政府只能让他们在这场博弈中充当配角和美国的傀儡,中、美、俄三强鼎立格局已经形成。

审时度势 刚柔并济

     中国的崛起令美国不安,他们将中国的崛起解读为对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挑战和威胁。因为美国根本不了解中国,防范心理作怪,围堵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美国防务报告越来越“垂青”中国,并开始以中国为核心部署力量,去年提出“重返亚洲”政策,都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外交策略由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软实力”(Soft Power)变为“巧实力”(Smart Power),再到“实力”(The Power),反映了美国国际战略新的“谋求”。当然,目前的基本格局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硬实力方面得到提高,但软实力却在下降,这使得其在某些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对其国际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

    这样的客观事实逼迫美国不得不做出某些改变,用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巩固地位成了唯一选择,这也是中国现在唯一不能与之对抗的地方。当然,这亦与美国骨子里流淌着“尚武”血液有关。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肖欢表示,尚武的国民道德,构成了美国性格一个重要而根本的特征,这更是美国建国兴邦、扩张侵略的动力。从独立战争到本世纪的历次战争为尚武道德的维系和巩固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口,并由此诞生了一套相应的机制:联邦政府成为其权威的象征,军队是直接的捍卫者。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乃至现在朝鲜半岛危机,都体现出美国出兵从来不手软。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姚有志少将表示,和平主义是一个很危险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大国都吃过这个苦头。人们期望和平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当战争威胁依然存在时,奢谈和平只能带来思想上的麻痹和行动上的松懈。一旦战争来临,就将给国家的安全造成致命威胁。因此,要警惕泛和平主义抬头,更不能让它泛滥。

    插足南海主权纠纷、力挺日本争夺钓鱼岛、挑拨朝鲜半岛风云再起……面对美国的挑衅,再加上还有军事强国俄罗斯“潜伏”,中国怎能以“文”对“武”?但观察人士指出,从外交部和军方“软硬搭配”来看,中国仍是防卫性准备,只不过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也不得不有所战略部署。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少将指出:“中国有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关文章:
·翟玉忠:中国文化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金钥匙
·张捷:从网约车谈田氏代齐式的和平演变
·陈利:现代国际法被质疑的两大起源神话:普遍主义和平等主权在中西关系史上的演变
· 清江游:世界舆论一边倒谴责朝鲜,却无视对半岛和平威胁最大的美国
·张凤坡:和平需要保卫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