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孟志国:翟玉忠《道法中国》读书笔记之一 
作者:[孟志国] 来源:[] 2010-05-07

  翟氏以客死于荒岛也未能实现“把西方的基督福音传到东方智慧之源中国”的沙勿略(S. Franciscus Xaverius),临终前对着中国大陆“岩石岩石,你何时才能裂开?!”开篇。由此展示出“东西方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不同他通过出自美国国家科学院社会心理学院士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思维的版图》中的两个实验得以展开。比如在第一个测试中,东方人“更多地会将牛和草归为一类,因为‘牛吃草’。而一位西方人,他们会更倾向于将鸡和牛归为一类,因为鸡和牛都是动物”,由此凸现出东方人“更加关注整体及事物间的关系”,而西方人习惯于通过解构单个物体(所谓‘客体’)的属性”。在第二个测试中,东方人倾向于从整体外表相似方面把事物归为一类,西方人则倾向于从植物是否“具有直茎”来归类。这种逻辑思维的差异,翟氏以为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如果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着注重整体印象和倾向个体细节的区别了。

  “不同的思维特点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知识体系”,翟氏由此提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形式逻辑学与先秦时期名家的逻辑学有着质的不同,并特意指出,“如果我们不用西方学和语言哲学野蛮肢解《公孙龙子》,你就会发现它正好与量子哲学相合(坚、白、石vs.波、粒、量子)。这里客体与主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二者相生相克。”后来又举现代物理学家波尔(Neils Bohr)用中国的太极图作为族徽以表达量子波粒互补的性质,和投资家索罗斯发现金融系统中的主客互系的“反身性”(reflexivity)认知方法并将自己的公司改名为“量子基金”,这两个事例,感叹“东西方文明在原子时代从不同的角度汇集在一起,这是怎样波澜壮阔的景象啊!”接着,翟氏说明虽然现代中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是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结合经济学等方面的中西差异,向读者展示“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怎样迥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华文明建立在与现代系统化近似的整体观基础上”。

  由此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西的这种差异,首先应该认识到,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方式都是在一定维度、一定层次反映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到了后来的西方也开始出现与中国的思维方式越来越一致的内容;其次应该认识到,这是在不同的领域里的思维方式,西方更多地是从对于物的认识、对于客体的认识,即使对于人的认识也带有很强的物的因素;中国更多地是从对于人的认识、对于主体的认识,即使对于物的认识也渗透着人的内容。由此,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应该取一弃一,还是能够各尽其能,对于我们未来的文化建设的意义应该是不同的。而翟氏在书中,也提示读者要注意到中西在思维方式基础上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差异,要“努力摆脱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基础的话语权”和“‘无洋不是理,无西不是学’的学术氛围”,“排除国人长期浸淫其中的儒家文化和西学八股文(这种八股文经常以西方学者‘卡尔·克拉克曾经说过’之类语句起笔)的影响”。并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文明在未来,将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翟氏对于中国文化,好像有一个原教旨主义似的情结,这在《致读者》中用的最后五个字中似乎可以体现出来:中华原文明。

(作者系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


相关文章: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翟玉忠:为中华续慧命——六经书院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
·翟玉忠:礼——二十一世纪人类精神革命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