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金鸿:微观经济学批判 
作者:[金鸿] 来源:[] 2010-01-07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渐渐成为主流。出于提高素质的考虑,近两个月来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下。刚刚学完微观经济学部分,就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细细看来,绝非细枝末节,而是关乎这套理论的是否科学的大问题。

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金鸿发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三个原则性错误,现列举如下:

第一、经济理性主义。

微观经济学在做分析时,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理性人”。即认为所有的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者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本能的或者感情用事的),也就是说“济经人”都会做出最优化的行为,而不受感情的影响。这一点,是脱离现实的。

举个例子:拿我们普通人来说,在购物时常会做出两种举动,冲动消费和冲动不消费。 “冲动消费”,指的是因一时的购买冲动而掏钱购物,之前根本没有购物的打算或者没打算当场做出购买决定,这一种消费者心态在各种促销场合被商家广泛的利用(不仅仅是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同样如此)。 “冲动不消费”,是指,在消费者购物时,已决定购买某件商品,可因为销售人品的不当言行引发了顾客的反感而决定不再购买。这种情况也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消费者往往为了自己的“面子”(尊严)、对自己“上帝”地位的维护,而放弃自己中意的商品另选其他本不打算选择的商品。也正是基于对消费者这种心态的迎合,现代企业都强调“服务意识”。如果上升到“企业档次”的层面,就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靠服务,三流的企业抓质量”。这些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的非理性行为决定了“理性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既然推论结论的最基本假设都是错误的,那凭什么得出正确的结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难到是歪打正着?

当然了,按照经济学家们的解释,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为了在做经济分析时“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素”,并在此前提或基础上,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结论”,并据此对人们有关经济行为作出预测,提供行动方针或政策决策的理论基础。金鸿个人并不否认这一观点,但是,上面的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些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现实中的某些情况不符合这些假设,那么这些结论就不再适用;也就是说,这些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万灵丹,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些经济学理论决定不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而不是言必称“西方经济学”。

其实,上面的缺陷还是次要的。毕竟,任何理论都有它不适应地方,我们应该抱宽容的态度。最关键的是,西方经济学以“理性人”以前提做理论推导时,包含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心理暗示:资源配置应该优先考虑个体最优(包括个人收益最大化和企业收益最大化),并给人们以这样一种感觉-----个体最优可以带来整体最优;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配置有限资源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整体利益,任何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都必须为整体利益让路。虽然西方经济学里没有明确的做出这样的论述,但它的所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推导中,都在分析如何实现个体最优而不提整体最优,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误导。

我们引入市场机制是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利用个体(包括个人和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动力来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提供帮助,防止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无效或低效个体行为。我们同样需要明白的是,市场机制只是手段,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的的手段,不是目的。对此,我们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必须明白,市场机制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发挥作用的,而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

诚然,个体最优在许多情况下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但是,同时在许多情况下,实现整体最优往往意味着某些(甚至是许多)个体无法实现最优,而只能是次优、甚至很差。因为在许多时候,整体利益与整体中的某些个体利益是相冲突的。如果我们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做推导和说明,那就得优先考虑个体利益而非整体利益,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合的来吗?在这种冲突出现的时候,我们优先需要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而有利于实现整体利益最优的办法就是宏观调控。我们需要竞争机制,更需要宏观调控。近年来,改革过程中屡屡听到某些“经济学家”发出震惊世人的言论,指责国家的某些政策方针违反“经济规律”。在此,禁不住想问一句,这些“经济规律”是不是建立在“种种假设之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家”们又是在为谁的利益代言?

第二、信息完全。

就是假设个体能得到做出决策行为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可是,现实世界中,这个假设是绝对不成立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都知道,信息是最值钱的最东西。正因为信息值钱,许多大企业才会花巨资建立信息系统,也才会有专业靠整理、分析信息发财的大公司存在。

如果有全面系统的信息,就不会有人再做出错误的决策,也就不会有公司破产,也就不会有贱买贵卖的投机行为,也就不会有股市上的有人暴利有人被套。活生生的现实摆在那里,认为人们能得到全面信息的假设又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举个例子: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系统,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闻名于世,可就是它们,穷多年之力都没有抓住拉登。可见,在许多情况下,想搞出正确的信息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奇怪的是,明明办不到的事,经济学家们却当它是三岁孩子就会的本领。难道普通人和社会上的一般规模的企业比CIA和FBI还厉害?难道在经济学们的眼里,世人都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神仙?

再举个例子:微观经济学的市场与价格决定理论都是用信息完全这个假设为前提进行的推导。市场与价格决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最要组成部分,它们讨论的内容分析的主要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信息完全就是推导这些理论的假设条件之一。信息完全这个假设毫无疑问是不成立的,那么,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的那些结论的正确性又有多少呢?其适应面又有多广呢?(在后面文中有对“古诺模型”的质疑,可以充分说明这些理论的可信度有多低!)

第三、模型陷阱。

打开经济学教材的第一感觉就是:公式遍地是,图表满天飞。看似科学严谨,实则漏洞百出。随便建立一个模型就是幂指对函数一齐上,动不动就微积分,好象多么的规范!其实,现实世界跟这些模型根本就对不上号。

每一个模型都是这样:先做一堆假设,然后列出几个包括五个以上变量(甚至无数变量)的函数公式,接下来再假设某些变量为常数,把剩下的变量进行微分或者复杂的方程组求解,推导出一堆结论公式。当然,这些结论给人的感觉是,很科学,很正确。

可一旦把这些结论与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对比时,却发现相去万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假设的前提不正确,二是现实经济行为往往不能微分(无限细化)。所以,完美的微积分被经济学家运用到经济分析中却成了骗局。金鸿的观点,可能许多人会反对(金鸿在下面文中会通过对一个经典的经济模型的批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市场与价格决定理论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模型,叫古诺模型(双头垄断理论),这个模型是建立在六个假设之上的: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者,产品完全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零(两个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相同也可以);总需求是线性的;信息完全;生产者的行为具体连贯性和可参照性;经济理性主义,两个生产者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推导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两个生产者为市场提供的产量为总需求量的1/3。将古诺模型中的厂商数量放大后(N个)的结论是,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为总需求量的(N/N+1),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生产过剩(即有未能销售出去的库存积压)。这一结论与现实状况完全相反!因为在古诺模型中,所以厂商提供的产量(总供给)加总都不超过市场总需求量,而现实是,许多行业存在生产过剩,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西方经济学假设的前提有严重的错误。主要错误有两个,就是上面讨论过的经济理性主义和信息完全。现在生活中,人们并不是理性的,极少极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以实现行为最优化,而是受个人贪欲的控制,做出非理性的举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追求(没有欲望的人,要么死掉,要么出家)。而有欲望的“俗人”,往往非但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控制,反而不惜代价的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就是,太多的的人因为自己的贪欲(贪财、贪色、贪权)而违法犯罪。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应该没有人去犯罪才对,这可能吗?这还是人间吗?天堂也不过如此。至于全面信息,就更不可能了。正是没有全面信息,才会出现错误决策。在经济学家们的眼中,世人应该都能掐会算的神仙吧?

再来看一下古诺双垄断模型的推导过程,其最初设想是以“一个独占者垄断市场、然后有一个竞争者进入该市场”展开分析的。按照古诺的分析,第二个厂商进入市场后会提供总需求量的25%,第一个厂商会减少产量(从最初提供总需求的50%变为37.5%),之后第二个厂商会再把产量提高到总需求量的31.25%,之后第一个生产者会把产量进一步减少到34.75%……最后形成均衡,两个厂商各提供总需求量的1/3以分别获取最大利润。

在这一设想中,两个厂商在竞争中表现的多么的谦恭文雅!现实中有这样的厂商吗?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当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后,市场上的主导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封杀新进入者的生存空间(包括降价、霸占市场销售渠道、甚至控制关键原材料等办法),市场竞争往往是你死我活的,甚至许多企业会动用非法手段。再加上某些厂商决策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导致了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了(或者出现过)生产过剩,这更是与经济学家们的假设格格不入。为什么经济学家置现实与不顾?做出这种与现实截然相反的“经典模型”来有什么用?粉饰太平?

正是由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导致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产生了过高的估计。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作用有其局限性。

市场机制可以优化个体行为,从而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但是,市场机制也有过度“功利性”的一面。举个图书出版业的例子:当整个行业全面市场化之后,图书出版商为了扩大销售,只能迎合图书购买者的心理,出版买书人喜欢的图书。比如,某个出版商专门出版面向青少年的书籍,为了迎合小读者,他们将大量印刷恋爱小说、武侠小说甚至色情小说。只有这样,它的图书销量才会上的去,才会赚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这些书籍对小读者们的身心有益吗?对他们的成长有利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互联网企业竞争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各网站为了吸引上网者的目光,提高流览率,把许多色情、暴力、猎奇的文章列为头条。这样一来,点击率是上去了,企业的“最优化”也实现了,可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进行了一次次的“反面教育”,这对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有好处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许多情况下,个体最优实现了,整体最优却没有了。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却变得空虚了。如此一来,谈何“效用最大化”?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但不能放弃精神追求。而市场机制在提高对社会成员“精神满足”方面,有先天的不足,因为这套理论是建立在“利用个体追求私欲满足的本性”这一基础上的。

市场机制的确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它只适合能够全面展开竞争的行业,有些行业因为有部分资源易于被垄断,这些行业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而不能将其“自由放任”、完全交给那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房地产业。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沿海许多省份,建设用地非常稀缺。如果把这些城市的住宅建设全部交给市场,必然会出现优先给富人盖房子的现象。因为富人更有购买力,把有限的建设用地用来建设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子比给穷人盖房子更有利可图。另外,因为每年供应的土地量少,有实力的开发商可以大量屯地以减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利润。如此一来,开发商个体实现行为最优化了,所以,象房地产这样的行业,加强管理和调控是必需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整体最优。

其实,如果不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调控,任何一个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变化中,都会由最初的竞争状态转变为垄断状态,使资源配置效率大打折扣。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只有善加利用、扬长避短才能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合理的抽象,来描述客观世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种种活动。可是,如果通过一系列的抽象之后,得出的“理论中的世界”与“客观的世界”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完全相反,这种理论就有问题了。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相信现实,还是应该相信那些所谓的“科学理论”?

综合上面列举出来的种种明显缺陷,西方经济学理论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一门科学,而是建立在种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下”的空中楼阁。虽然它华丽无比,却无法给人居住。所以,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那些整天抱着西方经济学理论招摇撞骗的“经济学家”们,到了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三——机械“对立”论批判(3)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二——机械“对立”论批判(2)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一——机械“对立”论批判(1)
·陆寿筠:机械论“左”派意识形态批判之四——政治话语与哲学世界观
·陆寿筠:机械论“左”派意识形态批判之三——劳资合作可能吗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