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历史
慎刑,“宽则得众” 
作者:[曾子镛] 来源:[原创] 2009-09-20
摘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最高境界的政治还是应以教化为主。刑罚不是目的,而只是国家统治的手段和辅助工具。对刑罚凡是运用得当,人民就拥护,国家就兴旺;反之,人民遭殃,国家衰亡。
“慎刑,轻狱,赦天下”是封建统治者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朝廷和帝王的宽容和仁慈,象征着国家的昌明与稳定。
《史记》载:“古者帝尧之治天下有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治天下,传曰:‘威厉而不试,刑措而不用’。故刑一人而天下服”。
历史上最早提出并实行“宽刑轻狱”的是西汉初年的孝文皇帝。他刚即位时,针对此前存在的法乱刑暴,向众臣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那种一人犯罪,全家连坐和抄家的做法,我看可以取消。你们意下如何?”
有司对皇上说:“现在一些庶民不能自治,所以要重刑禁之。用全家连坐之法可以牵累住心,以防重犯。这个办法远古就一直存在。”文帝说:“我听说司法公正,民则诚;罪定得恰当,民就服从。况且引导教育民众从善是当权者的职责。你既不能引导教育,又不公正地用刑罚对待他,那我们就是害民之暴”。
众臣听后,都称文帝大惠、盛德,是我们这些微臣所不能等及。他们一致请皇帝下诏,废除了连坐、抄家及酷刑。
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又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论语》)意思是,我们执政,哪里非要用杀人这个残酷的办法?我们如果仁慈善良,人民也就会有仁德。我们不去教育就把人杀掉,这就等于是暴虐。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圣人的谆谆教诲,给后人以警示和启发:宽刑以得众,重民以得国。因此,孝文帝、孝景帝施仁政,“无为而治”,宽刑罚,“与民休息”,使人心归服,生产发展,国家强盛,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汉武帝去秦之弊政,采纳董仲舒的“德刑并用,以德为主”的治国思想,尊儒术,行仁政,强调“礼乐教化”,完善法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昌明的盛世。
东汉光武帝接受黄老思想,提出“以柔道治国”,实行“宽刑厚民”。他从儒家信徒中选拔了大批官员,要求他们在位必须善待人民。他采用“清议”之法,用社会舆论来监督官员的执法。与此同时,提倡经学,表彰名节,树立德范,使“天下归顺”。从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新局面。
康熙在位61年,迄今为止全世界仍无一人执政时间超过他。而且,基本上保持了这61年来的国家稳定和繁荣。那么,康熙究竟靠什么稳坐江山呢?纵观他光辉的一生,准确地说:靠法治,靠仁德,靠智慧!
康熙是中国封建皇帝中第一位法律专家。他著有《慎刑论》,精辟地提出了“宽仁恤民”和“慎刑轻狱”的法治主张,并在实践中成功地践履了这一主张。
康熙认为,圣人治天下应该是既用刑罚,也用礼教;或一手用刑罚,一手用礼教。礼教是用于劝导人民从善为善;刑罚不能废,但却不能滥用。要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就要对人民多施教化,使刑罚之事越少越好。
康熙20年,他从奏章中看到被判死罪的人数太多,便召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员,指示他们要慎刑,不能滥杀无辜,对庶民犯重罪要搞准,尽可能少杀。他说,刑罚的作用是警示,防止重犯。根据康熙“多教化,少杀伐”的指导思想,自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死罪犯逐年减少。最少的年份全国一年才处决15人,这比唐太宗时在最太平的年间一年处决20人还少5人。而且,整个犯罪率也随之下降。真可称是“太平盛世”。
半个多世纪的长治久安,证明了康熙“宽刑轻狱”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正确的。
刑罚是代表国家的专政工具。用刑的公正、轻重及多少,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达和文明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觉悟及素质不断提高,犯罪率减少,刑罚相应地会朝着“公、少、轻”的趋势发展,直至随同国家一起消亡。这是任何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或社会管理者的理想追求。
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说明最高境界的政治还是应以教化为主。刑罚不是目的,而只是国家统治的手段和辅助工具。对刑罚凡是运用得当,人民就拥护,国家就兴旺;反之,人民遭殃,国家衰亡。
当今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法制也正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之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的治国方针。刑罚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障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刑罚是不可或缺的。与古代所不同的是,对刑罚的执行已经不再是人为的、随意的、被权力所凌驾或支配的;而是制度的,规范的,由司法系统按程序独立运行的。其宽严程度有法可依,有人民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当然现在的法律法规更是公正、严肃的和慎重的。虽然目前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法治水平及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正因为如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我们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是当前我国推进政治民主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法治正走向成熟和规范;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尊崇、所接受、所履行!  

相关文章:
·慎刑,“宽则得众”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