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赵树凯:基层不稳则天下难安 
作者:[赵树凯] 来源:[南方日报2009年7月17日] 2009-07-26


    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确立,而这在根本上依赖于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行。这将是一项紧迫而复杂,需要勇气与智慧的变革。

“稳定”,尤其是基层的稳定,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确立,而这在根本上依赖于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行。这将是一项紧迫而复杂,需要勇气与智慧的变革。

不稳定因素是怎么积蓄的

某种意义上,1993年的四川仁寿事件和2004年的万州事件可以作为地方群体性事件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仁寿事件是“直接利益冲突者”,农民参加的目的在于抵抗基层政府的缴费负担;万州事件则出现了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即参与者的直接利益并没有受到侵害。万州事件凸显出政府的信任问题,是参与者在以往的经历中对政府产生的不信任逐渐累积,在事件中被激发出来了。另外,参与者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是与事件无关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在近期的群体性事件中,这种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冲突起因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冲突的规模、激烈程度有所提高;参与人数增多,人群成分更加复杂,开始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显示这部分人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更低。

对于现阶段社会形势,重要的是关注矛盾的生长点在哪里、不稳定因素是怎么积蓄的、不稳定力量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国外研究发现,乌克兰、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主力就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经济不景气,我们也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失业农民工生活无着落的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农民工,一旦出现导火索就可能产生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知识界的政治要求在提升。一部分知识精英通过维权在搞社会运动,而且从一般意义上的维权,引申出政治上的维权。比如征地补偿老是解决不了,他们就开始怀疑政府官员不干好事,怎么办?办法之一就是通过竞选想办法影响政府。现在一些律师竞选人大代表,有政治要求,还有志愿者、民间组织,不可小看他们在维权、表达民意上的作用,这可能是社会稳定中一个很重要的新的变量。因此,当前社会冲突的机率在增高,矛盾的爆发点也在增多。

矛盾激化时基层干部为何不作为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和矛盾?这并不等于改革的方向有问题。老百姓对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执政的目标选择是认同的,但在大方向之下,执政系统的运行过程出了问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化解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机制。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曾指出,很多国家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因为处理不好各种利益关系,都出了稳定问题,甚至导致了政权更迭。相反,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慢,社会变化没那么快,利益关系相对稳定,社会冲突反而没有那么多。现在,新劳资关系、新社会群体等各种复杂的情况不断涌现,执政系统内的一套运行规则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利益多元化的同时,利益表达的渠道没有制度化地建立起来,很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没有处理好,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失业、生活无着落的群体,就为这种不信任的爆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现在,在政府外部,民众的利益诉求和参与意识正逐步成长,政府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而存在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在政府内部,尚未形成正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政府运作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很多问题看上去发生在小的局部,但它却是在大的制度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比如招商引资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征地问题等等。出事地方的县委书记、县长没有处理好,除了个人能力的原因,也和自上而下以招商引资、GDP增长考核干部的整个做法有很大关系。我跟一些基层干部交谈,他们非常清楚哪些事情农民的要求有道理,哪些没道理;哪些事情干部自己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那他们为何在基层矛盾激化时不作为呢?

第一,基层干部身不由己。他们在执政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规定了他们的行为模式。

第二,官员和百姓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中的很多问题,是地方官员自己从中牟利造成的。比如计划生育部门收取社会抚养费,当一个地方计划生育搞得非常好,一个超生都没有的时候,他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他就主动去卖二胎指标,解决自己的收入问题。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张、不信任和抱怨。有时上面提了很多要求,下面做不到,农民用上面的要求来衡量地方政府的做法,产生很多矛盾,这种情况若继续下去,后果会很严重。从现在看,农民对中央的信任度高,对地方政府信任度低。从行政体制可以看到,中央和省里给基层的权力太少,基层缺乏自主权;从政治上讲,政治民主发育得不够。条条集权的原因是上面觉得下面靠不住,所以把权力收回来,这些部门和钱归我管,下面的项目由我审批,你得往我这儿跑。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反过来问一句:上级职能部门这些人就都靠得住吗?权力集中在你手里,你自己也有既得利益,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跑部钱进”,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一个100万的项目,跑下来已经花了30万,真正落到项目中就剩下六七十万,老百姓能不质疑?这种体制造成了不信任:农民对地方政府不信任,下面对上面不信任。这个问题从1990年代后期就开始日益明显。

要把自上而下的问责转变为民众对基层政府问责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新的利益协调机制,而建立这种机制的途径就是政府改革。如何处理好上层执政系统和下层基层执政系统的关系,核心是要把现在这种从上而下的压力式的问责,转变为基层民众对基层政府的问责:一是上下之间的问责系统要改革,让下级政府既能承担责任,自己也有一定的政治权力;二是同级政府内部的问责系统要改革,不能个人集权太严重;三是政府和社会之间的问责系统要改革,让老百姓有办法来管住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有了这样一套制度以后,老百姓就知道什么事归中央管,什么事归地方管;这件事地方做错了,他就找地方,不会找中央,也不会到北京上访。换言之,一方面,上面要放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和老百姓的所谓“赋权”结合起来,就是让老百姓来管地方政府,通过民主、公开、政府法制化,建立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政治问责。

此外,要明确划定哪些事情是政府的权力,哪些事情不是。现在,有些民事主体之间的矛盾,因为政府卷入,也演化成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政府需要明白,很多事是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不要把应该通过司法等其他方式解决的矛盾,纳入到政府的职能当中。

在具体措施上,改革首先要推动政府法治化。一是通过法律规范界定各个权力主体的关系,包括基层权力机关、政府和党等各个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之实现良性运转、有序互动。二是通过法律规范基层政府的管理体制,建立成熟的官僚制政府。三是通过法律完善基层民主的运转机制,建立成熟的基层民主体制。四是通过有效的政治过程,协调各种社会权力利益关系,并取得社会公众的共识,以此作为立法的基础,使得法律规范得到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另一个是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越南在乡镇一级搞“信任投票”,不信任达到一定程度就下台。现在有些地方正在进行探索,比如农民可以决定村干部和乡里的包村干部的工资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用政治学的话说,就是通过基层政治民主化,把执政系统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让公共权力进入“笼子”。现在基层政府是在自上而下的上级职权的“笼子”里,上级能管他,但是看不着它;它的服务对象是民众,但是民众不能制约它;能制约它的人,可能又不知道民众的需求。好的治理体制建立起来以后,利益化解的渠道就会畅通、有效,而且能够分散化。这个乡镇出乱子,乱不到全县;县里出乱子,乱不到省里,更乱不到中央。

除此之外,要看到社会各种新生力量、各种影响因素。例如,可以进一步扩大公共舆论空间,或者叫社会公共空间,让社会力量、公民的声音更强大。这种强大应该制度化,所有的利益群体都应该有制度化的表达渠道,把话都说出来。而且这种利益表达能够和执政系统形成积极、良性的回应。


相关文章:
·“乡贤”有多“贤”?一个民国基层小反动派的兴亡史
·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
·陆寿筠:基层经济民主是民主的基石
·吕德文:基层建设必须坚持“又红又专”——关于上海疫情防控
·伫立窗前思往事——一个来自疫区基层工作者的思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