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成针:中医对经济基础理论的号脉 
作者:[成针] 来源:[作者惠寄] 2009-06-03
摘要: 

 

 

 

 

一、两个厕所

 

曾有一道智力题,问世界上有多少个厕所,众人茫然,回答曰:“有两个,男厕所和女厕所”。故事很小,却道出了一个简单的哲理,不管是亚非拉,还是欧美澳,厕所的世界只有女厕所和男厕所两种,两个截然不同的阴阳世界!这也是中医学(或称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阴阳学说”的现实注脚,

 

由此,对于经济基础理论,我们交易中的“财富”也大体可分出一个阳性和阴性的世界,即物质商品与劳务商品,它们分属在生产市场和非生产市场之内,而两大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则是它们伟大的生身母体。两大生产互根互生,以客观现实为根据,以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为准绳,在高速地推进,穿越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地域,设计着人类历史的始终。马克思,专注于物质商品,忽视于保姆、教师、医生等创造的劳务商品,“人类本身”只作为其研究的主体,不能成为客体,“人”不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劳动对象”,势必造成其理论的狭隘,以致对“财富”的研究引向模糊地带,至今,人们还是未能走出“财富”的困境:人与地球,到底谁是谁的财富?经济(财富)的增长到底有没有尽头?股市的泡沫破了,财富到底去了哪里?

 

我们说,马克思作为一个西方学者,能够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路,明确经济是做蛋糕,政治是切蛋糕,政治经济学完整不可分,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也是他对西方纯粹经济学家局限性的清醒认识,那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模型一个套一个,经济学越分越细,二百多个支流都不知如何去统摄,总以为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就可以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殊不知,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身处金融危机的人们,面对这些现代版的巫师,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英女王对他们的预测结果也真是太上火了,何必?这是缺乏中医整体观的必然迷惘。面对一个复杂巨系统,辨“症”而不辨“证”,不在“病的人”的基础上治“人的病”,不在一个阴证坐标与阳证坐标相结合、相互有机交融的体系中去校正,是很难有实质性突破的。

 

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劳动还在未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条件时,生产和需要的矛盾(即在市场中资料的短缺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最根本的矛盾,这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的必然矛盾,是人类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们永远存在着差距,人们始终在为缩短这个差距而努力,却始终达不到零。因为人们对资料的需要始终要比资料的获得领先一步,差距永久地存在,经济也就形成了永久的动力,从而也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资料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劳动的创造,需要有劳动力的付出,劳动力又是什么呢?

 

劳动力是地球人由于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触发效能释放的静态总和,俗称“精力”,相通于中医学上“气”的概念。而这种效能释放的动态总和就是劳动能力。它们都从属于劳动者,任何生理上的不行和心理上的不愿,都将不能使一个地球人付出劳动力而成为一个劳动者,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体力与脑力有愈加分离的倾向,人的体力更是有被各种科技外力取代的可能(霍金现象),因此,劳动力的存在必须依附一定的条件。什么条件呢?那就是由地球人、消费资料和心术三个方面构成。

 

地球人是劳动力存在的载体,任何脱离地球人的体力和脑力都是不存在的,猴子、猩猩拥有一定智力和体力,但都不能称为劳动力,劳动力是地球人特有的属性,之所以不用“自然人”这一概念,是避开由于科技等的发展,与自然外星人、智能机器人、器官移植人等概念产生的混淆。地球人是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首要条件,地球人要生存发展,在这过程中,又要求有消费资料的保障,没有衣食住等的基本条件是不能保证劳动力存在的,所以消费资料是劳动力存在的第二位原因。

 

心术是指个人动机的社会化整合。它是带有方向性的,何生理上的不能(植物人)和心理上的不愿(休息或梦游等)都被视为“心术为零”的零劳动,这时的地球人表现为非劳动者;当人的动机社会化整合成(或升华为)是以创造人类可持续生存环境的目的时,视“心术为正”,这时的地球人也就表现为正劳动者(简称劳动者),实施的是正劳动,创造了社会总财富,从而形成了一股进步势力;而当人的动机被社会化整合成(或体现为)为满足一小撮人的利益而消灭或转移社会总财富,破坏整个人类可持续生存时,则被视为“心术为负”或“心术不正”,这时的地球人也就为负劳动者(罪犯),实施的是负劳动,它形成的也就是反动势力

 

心术通俗的含义就是地球人付出劳动力的一种效果,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我们身处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已很难分辨自已的是与非,试想,英国普通的小店业者都在隐蔽地洗钱,沦为犯罪集团的帮凶,且没意识到自己是犯罪!社会伦理滑坡到何等的地步?因此,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个体,更应在广泛的群体(全人类)中来校正自己的位置,薪资不代表正义性,人唯有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良知)的角度,才能审视我们行为的正当性。由此,“心术”实际体现的是一种是非观与输赢观的效果集成,

 

留心我们周围,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特殊的职业:医生、教师、按摩师等,他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很显然,他们的劳动不属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归并到生产市场之内的,但它们是不是从属在非生产市场之内呢?回答是肯定的。病人、学生、顾客一旦成为医生、教师、按摩师的劳动对象时,那么他们的实质内容就是劳动力,尽管医生、教师等付出的也是劳动力,因为事实的结果就是:病人的劳动力康复,学生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及顾客的劳动力恢复等。这是一个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如果我们这时把医生、教师、按摩师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继续称为劳动力的话,那么把病人、学生、顾客此时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就可以称为被劳动力。即被劳动力是一类地球人成为另一类地球人的劳动对象时,触发人体效能蓄备的静态总和。

 

劳动力和被劳动力,两者都是地球人人体效能的静态总和,是同一个内容,只是它们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位置不一样而已。劳动力是作用体,而被劳动力是受作用体,被劳动力经过修整,在心术为正方向的指引下,最终也会回到劳动力的怀抱,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从面也带动人体效能动态总和的劳动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如果把劳动力与自然物相作用的空间称为是生产市场(或物质资料的生产)的话,那么,劳动力和被劳动力相作用的空间,则可称为是非生产市场(或人类自身的生产)。前者生产的是物质商品,而后者生产的则是劳务商品。

 

二、男人女人

 

如果有人再问世界上有多少人?相信答案不再难以回答,有两个,男人和女人。那么,经济基础理论中的男人和女人又是什么呢?是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人作用于物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是人作用于人(被劳动力)的劳动。

 

人是会遗传变异的,非男非女的畸型现象也时常出现,但这不是主流,因为他们经不起时间的可持续检验(后代繁殖这一关),我们说,由于心术所表现的方向性差异,人类的行为活动大相径庭,非阴非阳“心术为零”的零劳动或“心术为负”的负劳动,同样也是不能持久的,而这体现的是正义的力量!行骗500多亿美元的麦道夫,其带来的“财富”就是罪恶,多少年心术不正的负劳动终将破产,当人们正劳动力效能释放时,其所表现的活动行为就是正劳动,我们的简称也就是“劳动”。

 

根据现实的观察,我们又可把正劳动分解为回报型正劳动和非回报型正劳动两种,回报型正劳动是指人们付出正劳动力获得回报的活动行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工作或上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都从属于这种正劳动。而非回报型正劳动,则是另一类人们付出正劳动力不求回报的活动行为,如义务劳动家务劳动、养育、慈善、休闲消费、产消合一(《财富革命》作者托夫勒所言)等的活动。两种劳动,不管其作用人是否要求回报,这两种心术为正的作为,它所起的作用都是为了保值增值,都是为了创造人类可持续生存环境,都是为了创造社会总财富所以人们通常也把它们说成是价值劳动。非回报型正劳动不容易进行计量,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常作为正劳动的主角参与经济计量工作,由此,正劳动及其财富构成着正气经济,负劳动及其后果也构成着邪气经济,货币倾泻在这两个领域,因而货币发行量,这个“度”时常失控!

 

象比类,在中医学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也是上古流传下来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我们说,演绎归纳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作为同样有效的说明方法,我们为什么要排斥呢?这里,我们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类比为男人和女人,同样,我们更可以展开:资本类比为血液,货币类比为血型,生产力类比为男性能力,生产关系类比为男性特征,产业革命类比为男身第二性发育,生产工具类比为男装,生活力类比为女性能力,生活关系类比为女性特征,价值重估类比为女身第二性发育,社会道德类比为女装,生产与需要间的矛盾类比为欲望,生产力与生活力间的矛盾类比为情爱……,以此类推,复杂的巨系统信手捻来,是否立体直观?

 

在论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下有关“劳动对象”的概念,所谓劳动对象就是指被地球人劳动力所作用的受作用体,并能使其对价物保值增值的客观实在,人们时时处在自然物质和社会人文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所以我们对“客观实在”可以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可分为“客观实在物”和“客观实在人”两个部分,同时,按照现有哲学的理解:“客观实在”大体包括物质、能量、信息三个部分,通过对中医理论的运用,我们对“客观实在物”又可分割为“物质”和“物质衍生品”两块,这里的“物质”特指为除人身及人体器官细胞等以外的一切客观实在,而与这些“物质”相关联的能量、信息等则一起归并为“物质衍生品”范畴,同理,“客观实在人”也可分割为“人身(被劳动力)”及“人身衍生品”两块,前者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身”的概念,如人身及人体器官细胞等,后者则涉及人的能量、信息等归并为“人身衍生品”,也是传统“心”的概念,是精神层次的。

 

阴平阳秘是人的健康状态,一旦动态平衡打破,就会产生许多的病症,中医阴阳学说是一个立体饱满的学说,里、寒、虚……这些阴证坐标体系,与外、热、实……这些阳证坐标体系所建构起的八纲辨“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的解析,我们说,单纯的对立统一的分解,好比为一把刀切下一个西瓜,剖面是圆形就判断其整体是球型,剖面是椭圆形就判断其整体是南瓜型,独眼龙式的单角度学术深究,不能综合,面对复杂巨系统只能是黔驴技穷,而中医的阴阳辨“证”,一个负阴抱阳的整体立场,则是多角度联系性、有机性、不可分割性的校正,横看成岭侧成峰,横向的纵向的,连绵山峰是实体的,山谷空间是虚空的,这才是一幅完整的立体画卷。

 

同理,运用在经济基础理论,面对“客观实在”,我们又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得出:“物质”和“人身(被劳动力)”所构成的是“客观物质实体”,和由“物质衍生品”和“人身衍生品”所构成的则是“客观关系实在”,以客观物质实体”作为劳动对象实施正劳动则形成实体经济,这里即包括我们传统论述货殖(物质商品)的部分,也包括务殖(医疗、教育等劳务商品)的部分,而客观关系实在”作为劳动对象实施正劳动的则形成虚空经济,它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物质衍生品”的,包括以IT、软件、网络为主的新知识经济和以金融及金融衍生品为主的虚拟经济,二、是基于“人身衍生品”的人力资源、人身寿险、信用咨询、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经济,通常这些被杂乱无章地归并到第三产业。虚拟经济繁殖了大量财富积分(每天的外汇交易量足以说明),一杯啤酒泡沫占95%的啤酒,被当作整杯价格在卖,财富早被财富积分稀释,这也是金融危机迟迟不能退去的原因。

 

中医的理念其实已从物质实体上升到非实体主义倾向,即“客观关系实在”(罗嘉昌语),实体性的解剖,疱丁解牛式地游刃有余,我们早已过了这个阶段,养生平衡治病更上升到了客观关系实在层面,面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物质,我们还能去解剖嫁接?人细胞的全息性(人基因遗传层面的事),是能让猪细胞、鼠细胞随意篡改吗?所以只有立足运动中物与物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执道的事业,无论是医疗还是经济,而“五行学说”正是这方面最好的注释,它所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数学拓扑模型,笔者曾提出过“五色球猜想”命题,即在无限的空间,大大小小充塞着无数紧挨的球,我们最少用五种颜色就可把这些球给区分开来?即小孩玩的海洋球,颜色那样丰富多彩,我们只要浓缩为五种,就可让任何一个与其相邻的区别开,我的回答是成立,解题的关键就是球与球的钩稽“关系”,四色地图是一个平面的拓扑模型,“五色球猜想”是一个立体的拓扑模型,四色平面地图是用计算机大范围模拟解答,而要解答立体的,其难度更可想而知。取象比类,世界总需求类比为木,世界总供给类比为火,劳动力总资源类比为土,世界总资本类比为金,世界总信用类比为水……,或许能为我们研究经济基础理论打开另一扇窗。

 

生产劳动是人类化费劳动力作用于客观实在物的行为总和。客观实在物是它的劳动对象,它从属于生产市场之内。非生产劳动是人类化费劳动力作用于客观实在人(被劳动力)的行为总和。被劳动力是它的劳动对象,它从属于非生产市场之内。这两者都是一般的泛指对物、对人(被劳动力)的劳动,它们并没有具体指明是对何种物、何种人,是属于一般的范畴。你我他所从事的是个体劳动,众多个你我他所组成的就是社会化劳动,无论是个体劳动还是社会化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都寓于其中。它们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却不是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因为生存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要求物质资料的增长与劳动力付出的增长,同步共存及相协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则分别是它们最直接的表现。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都是人类的劳动,都是劳动力付出。只是劳动力所付出的目的不同,生产劳动是劳动力为了使物质资料的增长而付出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则是劳动力为了使被劳动力更好地付出而付出的劳动,被劳动力和劳动力的载体都是地球人。因而随着地球人在生产劳动或非生产劳动角色的转变,他会时而表现为劳动力,时而表现为被劳动力,但只要是表现为被劳动力,那么他必将存在于非生产劳动之中。

 

这里,非生产劳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劳动,非生产劳动不仅要满足生产劳动所需的劳动力充足,还得要满足自身本族非生产劳动所需的劳动力充足,通过劳动力作用被劳动力,扩大着劳动力资源,这仿佛是工业生产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它不仅要满足本部类的生产资料,还得要满足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非生产劳动与第一部类的生产具有类似的性质,这好比为,无论是男是女都要从女人身上分娩而来,负阴抱阳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三、风采魅力

 

男人、女人活在世上,时时处在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之中,留下风采万千,大抵会做人、识做事的都受人欢迎。那么经济基础理论又是如何展现它的风采?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是通过劳动能力这种动态效能作用于劳动对象,体现出对财富谋求方式的,即劳动方式。不同的劳动就有着不同的劳动方式,生产劳动是人对物的作用,表现的就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作用于客观实在物(物质及物质衍生品)的劳动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非生产劳动是人对人(被劳动力)的作用,表现的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作用于客观实在人(人身及人身衍生品)的劳动方式,它包括着生活力和生活关系两个方面。

 

我们把人作用于客观实在物的劳动能力称为社会生产力,简称生产力,它具体可分为人们对“物质”及“物质衍生品”的能力,这里的“物质”具体指动物、植物、人工合成物等形而下的器、硬件,这里的“物质衍生品”则指金融、信息、自然科学、程序等无形软件、形而上的道,生产力表现的是各种种植、制造、运输、编程、投资理财、及各种对物研发等的能力。作用“物质”的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作用“物质衍生品”的生产力则是精神生产力,不管是何者,它们都包含着人对物的征服、改造能力,或人对物的维护、协调能力(如环保、防黑客能力)。生产力是通过生产劳动体现出来,它的主要衡量标志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衡量劳动能力发展的物质标志。

 

我们把人作用于客观实在人的能力称为社会生活力,简称生活力。具体可分为人们对“人身”及“人身衍生品”的能力,这里的“人身”具体指的是人体器官及组成生理、心理、欲望等人类有形的形而下的器、劳动力硬体,这里的“人身衍生品”则寿险、人才中介、人情债、社会科学、娱乐文艺等配套无形的爽心软体,形而上的道。生活力表现的是各种管理、医疗、家政服务、心理辅导教育、及各种对人心研发等的能力。作用“人身”的生活力是谓物质生活力,其特殊的一点就是包括性能力(生育繁殖能力),作用“人身衍生品”的生活力则是谓精神生活力,但不管是何者,它们都包含着人类彼此间的征服能力(如军事能力、交易能力)、或相互协调能力(如沟通维护和平的能力)。生活力是通过非生产劳动体现出来的,它的主要衡量标志是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衡量劳动能力发展的精神标志。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自然(生产资料)所构成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活关系则是人们在非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基于劳动力所构成的相互关系,是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使用权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劳动力的所有制。

 

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资料,后者则是劳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活力与生活关系,是一一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也就有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活力,也同样有什么样的生活关系,生活力与生产力分别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与生活关系则分别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形式。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共同体所有;生活力也薄弱,于是,劳动力也单一地归共同体所有。奴隶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归奴隶主所有。封建制度下,生产资料一部分归农奴,一部分归地主;因为农奴对地主还有着一定的依附关系,所以在劳动力方面,农奴还只能是部分地支配和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达,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老板、股东所有,经营管理权则归经理、企业家所有,生活力在这一时期也空前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使用权归资本家、劳动力的所有权归工人,在流通领域,劳动力是商品,在生产领域,劳动力则是与使用权相联系的,归资本家所有的雇佣劳动或可变资本,在分配领域,劳动力则表现为工资形式,由此可知,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和包含生活力与生活关系的生活方式。同时共存于经济活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生产力、生活力,那么,是你的生产力、生活力呢?还是我的?这里,我们就应该把握社会化的劳动能力,具体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力。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力相对的是个体生产力和个体生活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力分别是对个体生产力、个体生活力的合成,是整个人类社会劳动能力的综合反映,所以,经济活动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力,而并非由某个人的生产力、生活力所决定。人的劳动能力是社会化的,因此,生产力,生活力也必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是客观性的。人的劳动能力发挥也许会因情绪、心理等的变化而受影响,但是,作为人内在素质的劳动能力,却不会想当然的改变,生产工具的改进需要有一个过程,社会道德的提高,也需有一个阶段,因此,经济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地急于求成,都将事倍功半。

 

生产工具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无时不刻运用着,它的先进程度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然而,这种衡量的标志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即只有当这种生产工具真正地为我所用,或者说,生产工具是本地区的劳动产物时,才能真正确定本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否则,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并不就等于达到了先进的生产力。人对自然的作用是通过物质性的生产工具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人对人(被劳动力的作用呢?劳动力中有一个就是较为特殊的因子就是心术,当它为正时,自然人就是一个名副具实的劳动者,但是,究竟效率怎样,出了多少劳动力,却只能由他自己知道,出工不出力,是一个隐形的卑劣手段,因此社会道德的高低,决定了生活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劳动能力发展的精神标志。

 

    生产工具与社会道德,犹如时装世界的男装和女装,把经济基础理论的风采尽相展现。

 

四、欲望性爱

 

生产与需要的矛盾是人类根本的矛盾,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存在着永久的差距,形成了永久的动力,这好比为人的欲望,而建立在这欲望之上的性爱那就是生产力与生活力之间的基本矛盾。

 

在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生产劳动过程,而人类自身生产等劳动力资源的生产是一个非生产劳动的过程。在生产劳动中反映人的生产力,在非生产劳动则反映出入的生活力。生产力的存在,为的就便生产资料能更充分更合理的运用,生活力的存在,为的就是使劳动力资源变得愈加丰富,它们是经济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要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保障,而物质资料生产的延续发展,又离不开人类的自身生产等劳动力的保障,可见,生产力和生活力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构成着经济活动基本矛盾的同一性。

 

经济活动是在变化发展的,那么,在这过程中,产业革命和价值重估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是生产资料未能合理充分地运用和劳动力未能充分合理地付出的结果,这是生产力与生活力未能保持同步适合的产物。当劳动力未能充分合理地付出时,劳动力产生短缺,不能保证正常的物质资料生产,不能保证在生产时劳动力的付出,于是就势必要通过价值重估(政治、经济、思想斗争等),冲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解放劳动力,开发出劳动的积极性,从而补充了劳动力的短缺,当生产资料未能充分合理地运用时,物质资料就产生不足,不能保证人类正常的自身生产等非生产劳动,不能保证劳动力充分合理付出时所需的客观物质资料,于是就对生产工具进行改造采用先进的淘汰落后的,通过产业革命,迅速弥补了物质资料的不足,由此可知,表现生产资料的运用程度和劳动力的付出程度的生产力和生活力,两者始终要在经济活动中保持同步的适合,互为牵制,因而构成了经济活动基本矛盾的斗争性。

 

生活力与生产力相矛盾这是隐含在经济活动内部的,很不容易直观地表露出来,它具体是要通过生活关系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在具体生产劳动和具体非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活关系是劳动力私有制,资本家是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来实现自己的主权的,具体为对生产的直接控制,雇佣工人则是通过对劳动力的私有来实现自己的主权,具体为有权选择何种的生产劳动或非生产劳动,以及罢工的权利等,如果资本家对生产资料在分配时不合理,那么工人是断然不会把劳动力付诸到劳动中去的,相反,如果工人劳动力付出的程度相当高,那么,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什么样的生产力反映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什么样的生活力反映出什么样的生活关系,生产力与生活力之间的这对基本矛盾也就通过生产关系与生活关系具体的矛盾来表现。

 

生产力与生活力存在着客观性,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存在着必然性,那么,这对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又是如何地作用的呢?这就需要两对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来作用。

 

旧的生产力反映出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生活力反映出的旧的生活关系,当归的生产关系与旧的生活关系不能再相互适合时,于是在经济活动的内部,生产力,生活力,生产关系与生活关系就是产生激烈的动荡。首先,生活力在旧生活关系要求变革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经使得劳动力能最大限度地付出,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是通过鞭子政策,使用的是暴力强制手段,体现的是人与人相征服性质的生活力,而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则是通过完善的劳动力管理制度,这是十种体现人与人相协调性质的生活力……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生活力改变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劳动力能各尽所能地付出。其次,在生活力变动的时期,生产力也并不是 尘不变的,同样,在旧的生产关系要求变革的条件下,通过政治法律等的手段,使得生产资料抑或私有,抑或国有,它们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便于经营管理,使得生产资料能更充分更合理地运用。最后,在生产力与生活力变化发展的同时,所反映出来的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不会一拍即合地相互适合,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直至生产力与生活力所反映出来的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活关系能相互适合。由上可知,生产力与生活力这对基本的矛盾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入为地可以直接地碰撞,而是需生产力和生活力通过自身的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作用、生活力与生活关系的矛盾作用),来表现这其中在适合过程中的矛盾性、对立统一关系。这对基本的矛盾深藏在人们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在抽象地,又客观地赶着决定作用,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生产力和与生活力是人类的两大不同劳动能力,他们是创造人类整个历史的基础,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生活力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保证,所以,着眼于生产力与生活力这两个基点,使他们能同步地相适合,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

 

    科技引导的产业革命一日千里,我们的“价值重估”也得与时俱进,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们可以把还的钱当作利息,但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有利息,而把这些债务当作财富,那我们的评估体系就出了大问题,彼岸的次贷危机本质上就是如此!信用这根支柱倒了,把债务看成存款当作资产财富,制成金融有毒资产行销全世界(注意,不在其本国销售),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把战争当作生意做,普世的价值竟然没有和平的理念,暴力剥削升级改版为斯文剥削,我们不再进行价值重估,能行吗?

 

 

 

 


相关文章:
·【特别报道】阻击重症,中医药驻守“生命之门”记者探访望京、西苑、广安门医院一线
·林治波: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十五条建议
·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久的“疫苗”
·吕嘉戈:《执业医师法》将民间中医药师打入冷宫
·官媒首次披露:西医组死亡率是中医组10倍!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