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时期, 人口危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应地, 也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在1970年代, 中国的人口危机是人口过剩, 当时的总和生育率远高于更替水平(例如1971年是5.8), 因此应适当地控制人口增长; 而在现在和将来, 中国的人口危机是人口结构的恶化, 主要表现在性别比失衡和加速老龄化, 因此人口政策就不应沿袭过去那种单纯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男女婴儿性别比高达119:100, 这将导致2020年有四千万光棍找不到对象; 总和生育率只有1.22, 这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在数量上仅相当于我们的58%, 并且人口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 这种人口结构所造成的人口危机比1970年代人口过剩的危机严重得多!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状来看, 中国人口学界的水平都令人堪忧! 1980年, 当中国开始推行“一胎化”政策时, 人口学专家们严重低估了“一胎化”的负面效应, 例如, 当时估计老龄化现象最快也得在40年以后才会出现,即2020年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事实则不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中国在1999年10月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另外一个没有充分估计到的影响是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上。当时的估计是“解放以来,我国历年人口统计都表明,男女性别比的比例大体上差不多,男孩稍为多一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对头胎生育的孩子的性别比例做了调查。结果也是男孩比女孩稍为多一点。”后来的事实却远远超出了当初的估计.
又如, 现在有一些人口学家对未来的人口危机缺乏认识, 一位著名的人口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能够克服。因为现在中国的GDP每年增长7%~8%,以这个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现在翻两番,到2040年将翻四番。经济的发展将使我们完全有能力养活那么多人,包括老人。”这位专家没有认识到: 第一, 现在中国的GDP每年增长7%~8%,但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发展, 将来中国的GDP还能有现在的增长率吗? 八十年代以前, 日本GDP增长率也一度高达8%, 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GDP增长率不足2%. 日本在九十年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10年之间老龄化从13%增长到17%,正好这十年是日本经济的停滞时期。第二, 尽管20年以后中国的GDP会比现在高得多, 但年轻人的比例却逐年减少. 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总共只有1.4亿左右. 然而,到了2020年, 老人将增加到2.4亿人,到2040年将有4亿老人, 其时总人口不到15亿,老年人口增加3倍,劳动人口又明显减少,人均养老的负担增加了5至6倍! 第三, 随着领养老金的人逐年增多, 将来中国的社保养老基金严重缺乏的时候, 政府将不得不提高税收水平, 这样中国的资金就会大量外流到税收水平较低的国家, 而且也会造成中国的人才外流. 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了: 因为年轻人少了, 就更加剧老龄化了, 那又要把税收水平提得更高才能维持社保基金, 这样又会导致更多的年轻精英外流……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人口政策如果因循苟且, 中华民族的命运必将岌岌可危. 《扁鹊见蔡桓公》里说: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几年前, 当中国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时, 中国的人口结构相当于“疾在腠理”, 现在是“疾在肌肤”, 2010年是“疾在肠胃”, 2020年则是“疾在骨髓”. 因为到了2020年, 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综合症”将全面发作. 趁现在“疾在肌肤”, 早日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 尚可挽救; 否则, 中国的人口学家和高层决策部门如果等到“疾在骨髓”时再想改变人口政策, 已是“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要应对未来的人口危机, 我认为主要有下面的三种办法:
上策是, 立即取消现行的采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 而代之以经济调控手段的人口政策. 由于现在的生育率已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人口政策应侧重于鼓励第二胎, 以促使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附近.
中策是, 如果担心一下子取消计划生育会带来生育率的快速回升(根据目前的生育愿望来看, 这种可能性很小, 而且即使有较大回升, 也不是什么坏事), 那么可以设立一个两年至三年的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放开二胎. 如果在过渡期内生育率没有明显回升, 就应尽快取消计划生育.
下策是, 继续实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而仅仅作一些所谓的“微调”, 这是目前人口学界的主流看法, 他们认为采用“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这项政策就足以应对未来的人口危机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 第一, 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 虽然政策允许生二胎,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未必愿意生二胎. 第二, 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 这种家庭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仍占少数. 因此, 这种“微调”对于解决未来中国的人口危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综上所述, 如果采用上策, 现在取消计划生育有三大好处: 一则有利于缓解性别比问题, 因为既然没有生育限制, 人们就不会进行人工性别选择了. 二则有利于缓解将来的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不足问题, 因为现在多生出来的人口都是小孩, 将来则成为年轻劳动力. 三则有利于缓解现在的就业问题, 因为现在出生的婴儿多一些, 至少可以刺激与此有关的乳品、医疗、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政、幼儿教育、游乐等等行业的发展.
无论采取何种人口政策, 如果不彻底废除“一胎化”, 那么未来的人口危机不可能得到缓解. “一胎化”无异于民族的慢性自杀,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口政策已经实行了一代人的时间. 说它“前无古人”,是因为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是从没有过的; 说它“后无来者”,是因为中国经此一招以后,会陷入长久的衰败甚至毁灭,因而人类吸取教训,不会再有哪个愚蠢的民族实施这一“创举”。不敲响“一胎化”的丧钟, 就会敲响中华民族的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