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汪华斌:400万富裕家庭就证明中国富民了吗? 
作者:[汪华斌] 来源:[] 2009-04-17

    有一位MBA问我中国有400万富裕家庭,是否就能说明是富民政策的作用与效果。原来是因为麦肯锡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拥有400多万个富裕家庭,所以很多人相当振奋与兴奋。因为按照这个预测,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量第四多的国家。我说即使中国是全球富裕家庭数量第一的国家,它又能说明什么呢;它还是说明我们社会只是少数人富裕,因为我们社会还是多数人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
    听说麦肯锡的这番预计是基于一次大规模调研以及针对中国的城市化研究做出的,这项调研覆盖中国16个城市的1750个富裕家庭。据介绍,富裕家庭是指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人民币的城市家庭。“中国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可观,且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大国”。麦肯锡公司亚洲消费中心资深董事狄维瑞表示。他们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到2008年,中国的富裕家庭数量为160万;且未来五到七年将以每年15.9%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40万;而同期美国、日本富裕家庭数量年均增速只有2.1%和1.7%。
    我不知道麦肯锡的调查可信度,但要说现在我们社会百分之十的人成为了富人;这应该是不容质疑的。看我们现在的各级领导,有谁还是生活在温饱阶段;全部是富裕阶层。就连我们生活在最底层的村干部,现在也都全部是富裕家庭;以我老家为例,这还是一个贫困村;我们的村干部们除了家里的楼房最高级外,还全部在城市里买了商品房。再加上我们现在干部的工资待遇拓展到了党员,所以村干部的收入在当地实际是最高的。如果把他们的灰色收入和集体财产的额外收入加在一起,估计村干部的收入水平也早就达到了麦肯锡定义的富裕家庭。连贫困村的村干部都达到了富裕阶层,我们还有什么干部不是富裕家庭呢。由于我们社会的干部队伍超标准,所以仅干部队伍就能达到麦肯锡定义的富裕家庭数量。如果再把到我们社会淘金的人全部计算在内,我们社会达到富裕等级的家庭早就有此数量了。
    一方面我们社会的权力者达到或超过富裕消费标准,另一方面却是我们的第一产业在大幅度下降;以农业为例,有多少人能以农业而达到富裕家庭。看我们现在的农民,竟然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号;这个以第一产业为经济来源的群体,竟然只能以打工而维持生机。这说明我们的富裕除了权力利益外,主要集中在与权力集团有关的少数人身上;所以我国的富裕家庭即使是世界第一,我国依然还是贫困家庭最多的国家;因为我们的经济并不能保证绝大多数人获利。
    麦肯锡预计,未来中国四分之三的“新增”富裕消费者将来自目前四大一级城市以外的地区;其中,33%的新增富裕消费者将来自于佛山、成都、宁波等六大二级城市,41%将来自于一级、二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就城市聚居的富裕家庭数量而言,在未来的五到七年,许多较小的中国二级城市将达到目前几个最大的二级城市的水平”。狄维瑞表示,尽管金融危机可能会对富裕消费者的增长速度产生一定影响;但高速增长的状况依然会维持。然而根据当前四万亿投资的使用情况看,凡投资到的地方总有一些暴发户;所以未来几年之内的富裕阶层,主要集中在四万亿投资的地方;而并不是自身经济的结果。
    另外麦肯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富裕消费者相对更为年轻,平均年龄比美国和日本消费者小20岁;其中,约80%的富裕消费者年龄在45岁以下。而美国45岁以下的富裕消费者仅占30%,日本仅占19%。对这个调查我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它实际是我国用人的体现;当我们的干部年轻化后,我国的富人阶层自然也就是年轻了;而如果我国的用人是终身制,则我们现在掌握权力的年龄就会偏大;因为我们这些上个世纪年轻化掌权的人,自然年龄特征也在增大;所以中国的富人年龄将整体上升。
    中国实际家庭超过五亿户,即使真的达到400万户的富裕家庭;我们能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因为我们用五亿户的贫困来保证400万户的富裕;我们自己都感到难过。我们少数人富裕的目标是早就达到了,而共同富裕估计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目标;因为没有人关注它。所以即使我国真的达到400万户的富裕家庭,我们还是没有达到富民的比例;因为我们多数家庭还是生活在贫困线上。


相关文章:
·富裕的美国到底还有多少人仍在遭受饥寒交迫之苦
·汪华斌:中国社会实际两极分化的真正原因
·汪华斌:400万富裕家庭就证明中国富民了吗?
·汪华斌:台湾的消费券比大陆的投资作用明显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