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陈奎元:不能将西方的价值观念尊奉为所谓的普世价值 
作者:[陈奎元] 来源:[] 2008-11-25

编者按:这是2008年7月26日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次座谈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自身改革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化我院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伟光同志的主题讲话很好,院各职能部门的发言各有侧重,与会各研究所和各单位的同志提出很多、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全面吸纳大家意见的基础上,院党组、院务会将发布改革我院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并努力在全院推行、实施。这次会议讨论决定的思路和举措,不是寻常的工作部署,而是在我院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要决策思想、重大改革步骤,是深化改革的新开端。今天会议要结束了,根据大家的讨论,我再着重讲几个问题。

一、大家都要重视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

我院建立31年上溯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共53年,建院和发展历程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

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是英明的决策。中国社科院的首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和他们制定的发展蓝图是有远见的,全院几十年的科研成果和自身建设可圈可点。我们现在要在某些方面进行改革并不是认为前面做得不好,更不是自以为比前人高明。我们作为后继者,感谢他们,更有责任在新的形势下把他们开创的事业接续下去并不断推向前进。

近三十多年是中国党和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扩展。我院现在机构庞大、机制守旧,整体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状况与国家变革的步调有差距,与自身的使命不协调、不适应,弊端日趋明显。环顾左右,我们改革的力度不够,照旧章办事的状况比较明显,妨碍人才成长和科研成就的弊端大家均有所见,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中国社科院必然要随着潮起潮落,随着国家大局走向改革的未来。

我国是具有独特文化传统、悠久历史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理应站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具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地位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分量不够,我们的责任重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都面临着挑战。我们不能关门当皇帝,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有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奋发图强的意识。

1.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不能下滑。哲学、语言、文学、史学、考古、外国文学、民族宗教学以及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一向是我院的优势,有些前辈学者被视作该领域的泰山北斗。现在这些学科大部分保持相当的优势,但是面临的竞争是无庸讳言的事实。要注重研究整理、刊发大师们的研究成果、重要著述,传承他们的学术精华。今后若干年,随着第二、三代传人逐渐退出现职,要选好新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学术骨干的选拔、推介、培养工作,要下功夫尽快取得进展。

由学部主持的"国学研究论坛"是我们为了建设人文学科殿堂采取的一项实际决策。学懂古人,才能谈得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一派茫然,所谓创新根本是无稽之谈。如果没有汉晋唐宋以及清代学者为古代典籍作出的那些传记、集解、索引、正义、注、疏……,古代的书籍及文化今天无人能解。近现代对甲骨文、钟鼎文、帛书、竹简的发现与辨识、研究是新的重大贡献,为今人了解古人打开了新的门户。中国社科院的学者背负历史的责任,应当上接古人、唱响当代、启迪后人。我主张把"国学研究论坛"做大、做响,主要是考虑发挥我院研究所、研究人员的真才实学,呼唤民族文化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扩展到人民中间,与此同时,也把我院学者的形象介绍给世人。这个动议不是即兴的发挥,是建设人文科学殿堂的深切希望,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长效机制。藏传佛教黄教的振兴,标志性的活动是宗喀巴举行的祈愿大法会,直到今天延续五百多年,达赖每年在境外主持祈愿法会,甚至一年搞数次。民族文化不是宗教,但优秀文化的传承、生命力的根基更厚重,关键在于需要有志于此项事业的专家坚忍不拔地代代相传。

2.应用对策研究要向战略高度提升。中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求注重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这主要是指与应用对策关系紧密的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经济学、社会学、当代中国史、法学、国际学、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以及哲学、史学的部分学科。

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互相结合、互为体用的关系。研究得好,都有利国利民的功效,并不存在强调一部分人侧重这方面的研究,就会影响其他人进行另一方面研究的问题。

应用对策研究,包括国情调查,要提升水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目标、任务,用战略的视角研究党和人民正在关切并希望找到答案的问题,把研究工作融入党和人民正在致力的伟大事业中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旗帜引领潮流;了解基于实践的理论材料,参与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了解世界理论、文化的动向,借鉴先进适用的文明成果。过去基督教宣扬其教义是普世价值,现在西方话语权的声音高,把他们主张的"民主观 "、"人权观"以及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等等也宣称为普世价值,我国也有一些人如影随形,大讲要与"普世价值"接轨。我们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样重大理论、战略问题上要清醒。

应用对策研究,要尊重、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展示出新的研究空间。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成就,现实生活中显示出的矛盾,人民群众的关注焦点,是研究的极好素材。举凡关系改革、稳定、发展,关系强国利民的思想、对策都有战略的意义,从中寻找研究的方向,作出科学的判断,就能够体现应用对策研究的价值,积而累之就会成为新的有根基的理论成果。

所谓智囊团并非是官封,更不是自封的。西汉的官员晁错第一个被称为"智囊"。涉及当时的天下大事,他见解精辟、独到,虽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者,真理在他一边,不愧智囊的称号。我们中国社科院的人才济济、位列参谋咨询的重要机构,作智囊团体是本分,问题在于是否能够站在应有的高度,在国家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领域拥有领先的优势。要健全科研成果选评的机制,不要让优秀成果被那些空谈、垃圾淹没了。

3.要走出去。在国际人文、社科领域争取制高点,争夺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在人文社科领域,所谓" 西强我弱"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西方强在何处,我方弱在哪里。东西方的价值观不同,文化传统、道德规范不同,有可比的方面,也有不可比的方面。强弱不但要看声音高低,还要看内涵和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创立的科学理论,曾经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震惊。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上升,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独特的价值,不能笼统地讲强弱,一味甘拜下风。要学习的是先进文化而不是强势文化。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独领风骚,在这些方面我们并不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有理由慷慨陈辞。在许多方面我们不如人家,或者人家有独到之处,我们就要虚心学习,这不仅是面对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是对全世界、全人类。现在这方面的主要倾向性的问题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过分崇拜西方主流意识形态。

强和弱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的使命是转弱为强。相信辩证法,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冷战结束不到二十年,美国一超独强的神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显示风光不再,在思想文化上也不可能永远作霸主,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搞任何盲目崇拜,不能将西方的价值观念尊奉为所谓的普世价值,也就是不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价值观贬低为另类价值,这是中国社会科学存在和振兴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需要树立保持中华五千年文化优秀传统的信念,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先进的科学理论,立足自己的根基,发扬民族的创造力。这次我院内部的改革主要是管理职能的部分,对于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所的建设、学术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建设,作为学术改革的内容要继续研究,相机推进。

改革不是神话,正如理论创新一样。党中央进行理论创新,始终要探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改革的问题上同样也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搞什么样的改革,怎样进行改革?有些人故意模糊改革的性质,打着改革的旗号,企图取消党的理论基础,图谋褫夺党的领导权力,改变国家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提倡这样改革绝对不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和平演变的图谋。讲改革,如果脱离党的基本路线,违背党的理想信念,背离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期望,就必然导致一系列难以控制的后果。我们决不赞同那样的改革。

我院现在研讨的改革,是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作风的改革,要义是推动科研、激励人才、优化服务。评价改革内容和措施,要看这几条。

二、改革院机关的管理制度,转变部门职能

我院的科研工作,主体在研究所。研究所是科研组织、实施、评价、发布的主要承担者,研究所的水平高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志。院部和院部工作机构与研究所、研究中心是一个组合。院部的职能有领导、有服务,领导要讲章法,服务要有效率。机构的功能能够保证促进科研健康发展的就是正确、必要的,阻碍科研顺利进展的就是不当的、多余的。

改革工作制度、转变机关职能、促进科研成果、促进人才的涌现和成长是我们的目标和要求。

1.树立为科研服务的意识。现在主要通过课题制的办法管理科研,这个办法行之已久,不可能立即用其它办法取代。课题制的利和弊基本上都清楚,要朝着鼓励出科研成果的方向进一步完善,还要研究跳出课题制的新办法,扶持学科带头人,扶持潜心钻研理论、不急功近利的学者,鼓励数年磨一剑的学者。

2.激励人才、打造推介人才的天地。我院队伍宏大,鱼龙俱在,难免有吃闲饭的,有南郭先生厕身其间,最重要的莫过于发现人才、推介人才。既要善于求同存异、包容多样,更要慧眼识人。凡是大的群体,往往有魔亦有道,难以保证纯而不杂,重要的是保证主流健康,"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现在中央制定许多选人用人的新规矩,总而言之是制度化。光有制度还不能保证出人才。我们要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坚决反对嫉贤妒能、党同伐异、压抑人才的学伐作风,要完善人才制度,鼓励人才涌现,并要下功夫努力推介学有所成的专家。培养"大家"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要下决心实行人员退出机制,首先推行评聘分开,不要草率断绝退出人员的生路,但要坚决防止冗员过多,不能长期容忍不干事的人阻塞有希望的人才的前进之路。这步棋非走不可,别无选择。

3.改掉衙门作风。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句话道出中国几千年官场的积弊。衙门根深蒂固,积重难返,各种明规则、暗规则,往往令人目瞪口呆。衙门风气不除,施之于国则误国,施之于事则误事。这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痼疾,是当今社会矛盾频发的渊薮。我院的工作部门总体上看,官僚主义并非十分突出,有些部门还受到服务对象的好评。问题主要在对职能的界定不清,改革职能就是为了加强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的效率。机关职能转变得好,出成果出人才就会得到有力的支持与保证。就会提高全院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党的建设

政治体制的改革,国家机关领导体制、管理机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能削弱党的领导。在推进领导制度改革的同时,要考虑有效地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提高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现在党的队伍巨大,执政五十多年,党的队伍与革命战争年代比较,面目大不一样了。有相当多的党员组织观念淡漠,有不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先锋队的意识、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进行奋斗的意识大幅度地下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但关系执政兴国的能力大小,而且关系党自身的生死存亡。

我院党员人数众多,专家学者中党员的比例较高,院所两级领导骨干绝大多数是党员专家学者,这是我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组织保证。党的自身建设搞好了,党组织才有力量;党的队伍一盘散沙,任何完备的制度和精巧的机党的建设首要的是思想理论建设,共产党的党员干部不学习、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离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去研究执政规律,与资产阶级政党就没有分别。失去了政治灵魂、政治保证去谋求领导的能力,既得不到劳动人民的信任,也不会为新产生的社会阶层长期接纳,苏联共产党的悲惨结局殷鉴不远。

共产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党员个人永远要立足于组织之中,决不要以为自己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一定的声望,就可以替代组织的力量。党员干部不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关心党组织的巩固和兴旺,自己也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约束和监督。注意严格自律、维护党规党法,每一级党组织都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口号和实际措施都不少,但是许多突发事件显示近年来党群、干群的关系不但未见明显改善,反而有激化的迹象,不容我们不加深思。我院各级党组织也要时刻牢记为巩固和加强党的组织始终不渝地奋斗。

制度要各级干部执行,要注意讲究工作方法,发扬民主、求实的作风。毛主席批评过李逵式的官长,李逵不是坏人,但是作风简单粗鲁,把好事办成坏事,坏事办多了,好人就当不成。

改革领导体制,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是重要的,但是党的风气、干部的作风同样不可忽视。制度不是万能的,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总比资本主义制度好,改革以后总比改革以前好。看实际情况,现今党员干部中贪腐分子滋生的状况、人民群众怨愤的心理、党群关系紧张的状况,我看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局面。每一个珍惜党的事业、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的人,都不应置若罔闻。党是一个整体,我们虽然是一个具体的科研单位,但是要从自己做起,保持好党的这个重要阵地。我们研究领导体制的改革,决不要忘记加强党的领导,研究社科院的建设,始终注意抓好党的建设,这不是题外的话。

四、抓落实

我院现在提出科研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财计后勤等方面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意见,并不是独创的、率先的举动。像我院这样几乎原封不动维持过去选人、用人、留人办法的单位,已经为数不多。不进行适当的改革,奖勤戒懒、优胜劣汰作不到,各得其所也作不到。学问好、成果多、有前途的人要位置没有位置,要职称没有职称,要奖励没有奖励,就不会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社科院就没有前途。

改革的措施要慎重,大家提的意见要仔细斟酌,认真吸纳,已经有几个研究所作过试点,只要考虑周全,就不会产生大的闪失。凡事都会有一点风险,只要大家用心去做,不简单草率地处理涉及个人根本利益的事,这一步改革就不会产生大的风波。这一步迈出去以后,站稳了,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所的建设、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紧随其后,我院和各研究所几年以后将会是一个崭新的面目。


相关文章: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陆寿筠:一个爱恨三角——法家、儒家与西方自由主义
·陆寿筠:西方二元哲学对中国文化的肢解
·李建宏:西方将陷入百年黑暗
·陆寿筠:西方政治经济学——从单一价值源泉论到世界资本霸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