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战佳阳: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作者:[战佳阳] 来源:[] 2008-11-01

   人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之上的,人们日常行为的一切都是以某种现实的利益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要满足或实现自己的欲求,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范围内去行动,而不能无所顾忌的为所欲为.否则,不仅作为有机整体而存在的社会集体的利益没有存在的可能,而且每个人的自我利益也会失去最后的保障。所以,设置礼仪规范,并不仅仅是一种强加于个人的外在约束和限制,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保证每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要求。

    一、“礼”的内涵

    “礼”的内容非常丰富,尊老敬长之礼、待人接物之礼以及婚丧庆典之礼等等。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邦国之礼、治世之礼、仪表仪态之礼、言辞谈吐之礼。礼”的基本内涵来讲,主要就国家的礼制与礼治而言,礼从“分”。在古代中国,礼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而存在的,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五年》)的根本,能够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左传·襄公二十年》)。在我国古代,把礼视为区分社会尊卑贵贱的标志,并制订一系列繁琐的、无所不在的礼仪规范,是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是束缚人民的枷锁。但是,其中仍有很多内容仍具有合理性,可供我们借鉴、继承。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人生活于社会之中,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人们只有明确地认识自己,自觉遵循一定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才能在社会关系中得以生存并实观自己的价值。所以,“人无礼则不生”。任何事物或行为的产生,发展直至完成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或规则,否则便不能成功,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每个人在行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规范的要求,因此,“事无礼则不成”。一个国家、一人社会总是由无数的个人所构成,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规范来统一人们的愿望、和谐人们的行动,并合理地限制人们的欲求,因此“国家无礼则不宁”。汉代政治家、思想家贾谊曾对礼的作用和重要性作了全面论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词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推让以明礼。”(《新书·道术》)。因此,一切话动,无论立身、成事、宁国都要遵循礼、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的约束。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礼从“宜”,即个人的容貌、服饰、言谈、举止是适宜的,要符合一定的场合和分寸。古人是非常重视个人之礼的,荀子曾认为,凡是在血气、意志、思虑的运作上,遵循礼文,就表现得安定通达,不遵循礼文,就表现得谬误、错乱、懈怠,在饮食、衣服、居处、动静上,遵循礼文,就表现得中和、协调,不遵循礼文,就随时会遇到危险、出现毛病;在容貌、态度、进退、趋向上,遵循礼文,就表现得温雅可亲,不遵循礼文、就表现得傲慢、固陋、偏邪不正、庸俗而粗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言谈文雅、举止端庄、容貌服饰大方得体,这在今天也是必需的,而且一个人是否如礼,最主要的也是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就人际关系的协调而言,礼从“敬”从“和”。礼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的表现,讲究礼貌、遵循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与别人和睦相处、友好沟通,它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在这里,“礼”的本质体现于“敬”,即使自己从内心到外在恭敬一体,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去尊重他人、敬爱他人。孟子曾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只有以敬待人,以善待人,爱人如己,才会“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达到天下一家、和乐融融的境界。

    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言,礼从“让”。中国自古就有“让,礼之主也”(《左传·衰公十五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等说法,把“让”看成是“礼”的主要内容和发端。直到今天,“礼”与“让”还经常连用。就其主要功能而言,礼的作用就是调节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大多涉及利益之争,如果当事一方“让”一步,矛盾往往可以解决,至少是为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人们常常把礼让、辞让、谦让、忍让视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礼节、仪式只是礼的形式的话,那么“让”便是“礼”的深刻内涵。一个人如果只遵从礼的形式,而缺乏谦让之心,那么他实际上就没有真正把握礼的实质。当然,这种“让”并非无原则的退让,真正的君子应当“当仁不让”,在人际间的小矛盾、小是非上要“让”,而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则要争。

    因此,分、宜、敬、让是“礼”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而礼要达到的最终日的则在于“和”。《论语》“礼之用,和为贵”表达的就是一种团结一致、和乐融融的社会愿望。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按照礼的要求,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符合一定的分寸、礼节(宜),对人彬彬有礼,并且以尊敬、诚实、善良、平等之心与他人友好相处(敬),在个人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解决矛盾,待人轻以约、责己重以周,先人后己、谦逊忍让(让),那么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处处讲礼,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二、仪容仪表之礼

    仪容仪表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装扮两个方面。容貌表情不仅显示出人与动物的差异,而且它作为人的内心的—面镜子,体现出人的社会生活的烙印。人的额头流露出精神活动的特征,或深思,或动情,或无忧无虑,或心事重重,眼睛更是表现人的内心生活的集中点,它深深体现着人生的思考与体验,是心灵的窗口,“瞠目结舌”、“眉飞色舞”、“愁眉苦脸”形容的都是人的面部表情,人们常常通过面部表情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古人非常注意研究人的容貌表情,并善于借“察颜观色”来了解和判断一个人。—般来讲,中国传统道德所推崇的君子的容貌表情总是端庄安详、清明柔和的。荀子曾经对此作过细致的描述,他说:“俨然、壮然、祺然、蕼(通肆,宽舒)然、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俭然、熔然、辅然、端然、訾(紫,毁谤)然、洞然、缀缀然、瞀瞀(冒,垂目下视)然,是弟子之容也”(《荀子·非十二子》)。荀子还指出了君子所不应有的嵬容(丑容):傲慢、淡漠、惊慌、沮丧、呆滞、凶恶、迷乱和轻薄。荀子有关神态的分析,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也不乏启发之意。

    就衣着打扮而言,古人讲究冠正仪整,容颜庄肃。东汉王充曾就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与人的服饰仪容的关系提出“德盛文缛”的命题:“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文弥明”,“人以文为基”(《论杨·书解》),认为人的道德水平越高,其文采仪表、服饰装扮就越是焕然严整。《说苑·修文》更是把人的仪表作为人的内心德性的外在显露,以至于认为仅凭一个人的容貌外表就可以判断出其人才品质:“君子衣服适中而容貌得体,按其服而像其德,故望五貌而行能有所定矣。”基于对衣着仪表的重视,古人便对衣冠仪容是否适中得体作了许多详细规定,穿衣要使衣服挺直,结系束捆处都应紧正无偏,上自发髻,下及鞋履,都应加意修整,使之与容仪相称。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开阔,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一个人以何种仪表仪容去与他人接触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有时甚至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与学业的成败。因此,个人形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不可否认,适当的修饰与装扮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身份与气质,展示一个人的个性与才华,也是对他人的—种尊重。不难想象,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无精打采的人出现在一个较为正式的场合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也不难想象,一个嬉皮笑脸,吊儿郎当的嬉皮士怎么可能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当然,注重仪容仪表等外在形象并不等于要求过分地修饰与装扮。一个人的气质与品德绝对不是依靠名牌服装的包装与高级化妆品的涂抹就可以产生的,它需要的是端庄柔和的仪表与善良高尚的内在品性的结合。我国古代所要求的仪容仪表之礼也只是要求做到容貌衣冠端庄肃整。“心怀深厚,面露平和,裙衫洁净,何必绸绫”(《图训千字文》)。可见,容貌、服饰必须是以美德为根基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可见,仪容仪表作为文明程度与修养程度的外在表现,它对于人的内心德性只具有从属的意义,首先加强内在的道德修养,同时注重自身的仪表仪容,德辉动于内,仪礼动于外,才能显不出君子的气质风度。总之,一个人的仪容仪表等外在形象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既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文化教养,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自尊、尊人以至于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又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于仪容仪表的重视仍是当今我们树立文明社会文明公民的新形象所应继承和发扬的。

    三、行为举止之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向来重视人们的行为举止之礼,主张一举一动都要有式有度。《礼记·曲礼上》规定:“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据,立毋胶、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带毋袒,暑毋裳”,即不要侧着身子听别人讲话,应答不要高声呼喊,眼睛不要流转斜视,不要怠懈迷乱,走路不要趾高气扬,站着不能一脚高一脚低,坐着不要叉开两腿,睡觉不能脸朝下,不要装衬假发,不要随意摘下帽子,干活不能光着身子,夏天不能提起下裳。这主要是从反面规定人们“不应做什么”,就正面规定而言,古人主张人们应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睡有睡相。

    站有站相。《礼记·曲礼上》规定:“立必正方不倾(姿态歪斜)听。”站为静态的动作,应当身体直立,颈项向上抬起,收腹挺胸,两臂自然下垂。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挺拔笔直、舒展俊美、玉树临风的美感。相反塌腰耸肩、探脖曲腿、摇摇晃晃,则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与之相应,现代的标准站姿要求“站如松”,站姿的基本要求是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采取这种站姿,会使人看起来稳重、大方、俊美、挺拔,它可以帮助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减身体的疲劳。女性站立最好是一只脚略前,一只脚略后,两腿贴近,双手叠放在下腹部。强调站立时身体端正,禁头歪、肩斜、胸凹、腹凸、背弓、臀撅、膝屈、双腿叉开过大;站久时,采用稍息的姿势。

    坐有坐相。《幼仪杂箴》规定:“坐,背直,貌端庄,手拱臆(胸前)。仰为骄,俯为戚。毋箕以踞,欹(不正)以侧。坚若山乃恒德。”古人的坐姿与现代人不同,人们常席地而坐,即双膝着地,跪坐在脚上,脊背挺直,面容端庄。现代生活中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不雅坐法,比如两腿叉开,腿在地上抖个不停,而且腿还跷得很高,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女士应在站立的姿态上,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来,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如果想跷腿,两腿需是合并的,假如穿的裙子较短时一定要小心盖住。特别是一些经常走动工作或要上高台坐下的女士,都不适合穿太短的裙子,并且不能两腿分开。男士坐的时候膝部可以分开一点,但不要超过肩宽,也不能两腿叉开,半躺在椅子里。

    走有走相。《千字文》规定:“距步引颈,俯仰朝后,束带矜庄,徘徊瞻眺。”这就是说,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穿戴整齐,如同在朝廷中祭拜一样庄重,古人不仅对走姿有讲究,对行走的速度也做了规定:两足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走相才不会有失礼之处。《诗经·尔雅》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四、言辞之礼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交往工具。语言文明、言辞之礼是中华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人常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同人的仪表仪态一样,是内心德行及足否知礼的体现。

    古人对于言辞之礼的规定是多方面的,其中蕴含着对已对人的高度负责与尊重,为我们当今社会建立语言文明提供了借鉴。

    首先,言辞耍谨慎合理,古人曾把“口”比作关卡,把“舌”比作兵器,“口者关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能追也。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说死·谈丛》)言犹射箭,一言既出,箭既离弦,就是跑得再快的马也拉不回来了,因此说话要慎重,不能轻言妄语。

    言谈合乎一定的分寸是说话谨慎合理的内在要求,即要明白说话时自己的身份、场合、对象,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应当说恰如其分的话,符合自己的身份。否则,信口胡言、随口乱说,不仅让别人耻笑,也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出言谨慎,恰如其分,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特定的场合是极为重要的。古人常常借用孔子的话来培养儿童的言辞之礼。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与人相处时要注意言谈话语中须避免犯三个毛病,第一是为了表现自己,爱出风头,还没有轮到自己说话时就说话,这是“躁”,修养不够;第二是应该讲话的时候,怕负责而不讲,这种人太阴私,叫做“隐”,也不好,经常对人有所隐瞒;第三,讲话时,对团体而言要观察环境,对个人而言要观察态度,对方正在烦恼痛苦的时候,而去和他讲得意的事情,或是去讨论重大问题,一定得不到好结果,这叫做“瞽”,就如同瞎了眼睛一样,一味信口开河,摸不着深浅。所以,言谈话语的时机、内容是否适宜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还说过:“可与言之而不与言之,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该不该说,说些什么,都应谨慎小心,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此一个真正知礼、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不应说的时候沉默,既不失人又有失言,恰如其分。

    其次,言辞应文明有礼。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美对于调济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就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讲,同样是问路,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使用礼貌的语言,态度和蔼,就可以得到热情的帮助和满意的答复,相反,用语粗俗、态度生硬,就会有问无答,得不到任何帮助。同样,文学作品中,“笑问客从何处来”与“兀得那厮作甚”不同的用语也便反映出不同的文明层次。

    对于言辞之美,《礼记》中写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中国的语言中有许许多多的敬词,例如在人们交往过程常用一些表示客气的用语,“久仰”、“久违”、“指教”、“包涵”、“劳驾”、“多谢”、“恭喜”、“失敬”、“雅正”、“请安”、“再见”等;在表示对人的谦敬时则常用“请问”、“赐敬”、“光顾”、“斧正”、“高见”、“奉送”、“拜会”“恭候”、“光临”等。使用这些用语,不仅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感请,而且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与心地。相反,语言低下,出言就是秽言脏话,则不仅会伤害人际关系,而且会暴露出一个人的修养之低下。一位哲人曾说过,人说脏话就离做恶事不远了。

    再次,善于称人所长、避人所讳。善称人所长,并非阿谀奉承,而是与人为善的一种表现。与人交往时,言谈妥帖并发自内心的称赞对方,尽量不说刻薄、挖苦、挑剔等有可能刺激或伤害对方的话,这也是一种“分寸”,一种修养与文明,因为它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谈话技巧,它更多地是要求人从心底里对人有一种善意的理解及仁和的宽容。

    在交际中,人们使用礼貌用语通常要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相关文章: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
·萨克斯教授:美英帝国的哲学基础偏离了西方文明传统
·翟玉忠: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必经阶段
·李建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人类文明进程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