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孙皓晖:秦帝国骤然灭亡的两个最重大原因 
作者:[孙皓晖] 来源:[] 2008-10-22

      编者按:电视剧《新大秦帝国》第一部51集在网上传播得很火爆,音像店里价格不低的DVD清晰版《新大秦帝国》销量也很可观,盛传海外多家电视台已经或正在热播该剧的消息也令人鼓舞,众多观众也在思考着该剧揭示的历史谜团和主题,以及该剧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关于秦帝国灭亡原因的分析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在新一轮百家争鸣中的地位也将会显赫许多,声势必将壮大。

   电视剧《新大秦帝国》带来的强烈震撼应归因于孙皓晖先生所著小说《大秦帝国》所展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要写好《大秦帝国》这个长篇小说的思想基础是对大秦帝国兴亡原因的深刻认识。一般来说,在秦国如何由柔变强的问题上容易取得共识,而在秦帝国迅速灭亡问题上,虽有贾谊之说几乎独断近两千年,然随着诸多相关新出土文献整理结果的公布,贾谊之说已不再是完全合理之说,新的解释为中国人重新认识先秦思想文化和重视挖掘被官学化的儒家遮蔽了的其他思想传统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孙皓晖教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独到的见解 

 

公元前207年秦亡。

 

秦帝国的骤然灭亡,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大的黑洞。

 

秦以排山倒海之势一统天下,以变法图强之志大规模重建华夏文明;使当时的中国,一举整合了春秋战国500余年剧烈大争所酝酿出的全部文明成果,以最大的规模,以最快的速度,巍巍然创建了人类在铁器时代最为伟大的国家形式,最为进步的社会文明。依照历史的法则,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权力主体,其权力生命至少应当延续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然则,秦帝国却只有效存在了12年(其后三年为崩溃期)。随着始皇帝的骤然撒手而去,建成这一伟大文明体系的权力主体,也轰然溃灭了。


  秦帝国突然灭亡的原因,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巨大谜团。

揭示这个谜团,对于全面认知中国原生文明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两千余年来对秦亡原因的探究,一直与对秦政的总体评判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暴秦”说互为论证,形成了一个主流定式:暴政亡秦。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呈现出一个基本结论:秦政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秦政并无暴虐特质。以中国历史作纵向对比,从项羽复辟集团毁灭帝国文明的暴政暴行开始,秦末之乱的大劫难屡屡发生。与复辟势力的残暴相比,秦政文明水准远远高于其上。这一文明水准,主要指两个基本特征:

 

一则是大规模的文明创新性,二则是大规模的建设性。

这两个基本点,其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无可比拟。


  是故,秦政绝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暴政时期。

以人类文明史作横向对比,秦政则是同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准。大体同时代的西方罗马帝国的残酷暴烈,与秦帝国的法治文明比较,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举凡人类在自然经济时代的野蛮标志,都是罗马帝国及西方中世纪的专属物:斗兽场、奴隶角斗士、初夜权、贞操带、奴隶买卖制、领主私刑制、以掠夺为实质的宗教战争等等等等。其触目惊心,其阴暗恐怖,尽出西方落后文明。这是历史的事实,不能因为西方社会今日的相对发达的文明,而否定其历史的野蛮性。客观地说,相比于西方罗马帝国,秦帝国的文明水准至少超过其半个时代,或者说高出其半个社会形态。


  唯其如此,指控秦帝国“暴政”,并极其武断地以此作为秦亡的基本原因,既缺乏基本的历史事实依据,又与高端文明时代的历史审视理念显然不合,是有失公正的。


  要探究秦亡奥秘,首先得明确两则根基。


  其一,将作为文明体系的帝国创造物——秦政体系,与作为权力主体的秦帝国政权区别开来,建立一种明确的认知:权力主体与其文明创造物,是两个具有不同运行逻辑的各自独立的主体;两者之间有联系,但并无必然的兴亡因果关系。秦帝国的速亡结局,并不必然证明其文明体系(秦政体制)的暴虐。秦二世赵高政权的暴虐杀戮,只是帝国权力主体在历史延续中的突然变形,而不是作为帝国创造物的秦政的必然延伸。


  其二,探究秦帝国灭亡奥秘,必须从高端文明时代应当具有的历史高度,透视解析那个特定时代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联结,寻觅导致其速亡的直接原因,以及更为深广的社会因素。任何简单化的方式,都只能重新陷入历史的烟雾之中。

 

以上两个原则,是当代历史意识探究秦亡原因的必须的立足点。

综合当代所能见到的全部基本资料,我们可以认定,秦帝国突然灭亡,有两个最为重大而又被人普遍忽视的原因:其一,突发政变,导致中央政权突然变形;其二,战国传统所形成的巨大社会惯性,导致整个社会迅速地全面动荡。突发政变是直接原因,战国惯性则是基础原因。这两个原因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大体都是清楚的。尤其是突发政变,更是人人皆知的历史事实。战国传统所形成的社会惯性,却历来为史家与社会所忽视,然也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是故,我们的探究重点,不在新史料,而在新认知——高端文明时代所应当具有的历史透析能力。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原因不是秦亡的全部原因,而是最被当代历史意识忽视的两个原因。所以,在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种种原因之外,我要重点剖析一番这两个未曾被关注的原因,而不是将这两个原因当成了全部原因。


  其一,突发恶性政变,导致中央政权结构全面内毁。

 

秦帝国在权力交接的转折时期,突然遭遇恶性政变,实在是个历史异数。

异数者,匪夷所思之偶然性与突发性也。对于秦始皇之后的权力交接,历代史家与社会意识都有这样一个基本评判:若由长公子扶苏继位,秦帝国的历史命运必然大不相同。其时,扶苏的品性与才具已经得到了天下公认,“刚毅武勇,信人奋士”,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社会声望,连底层平民陈胜吴广等尚且知之,朝廷郡县的大臣吏员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始皇帝与天下臣民,事实上已经将扶苏作为储君对待了。当此之时,历史却突兀地呈现出一幅最荒诞的画面——始皇帝突然死于大巡狩途中,最不成器的少皇子胡亥突兀成了秦帝国的二世皇帝!

  

这一突兀变化的成因,及其演进环节所包含的具体因素,始终无法以常理推断。几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突发的,几乎任何一个因素都是突然变形的,都不具有可以预料的逻辑性。突发性与偶然因素太多太多,教人常常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历史幻觉:莫非这当真是古人所谓的天意,抑或国运?


  唯其突发,唯其偶然,唯其不可思议,才有了秦帝国中央政权的坚实结构迅速地瓦解崩溃,才有了帝国臣民依然本着奉公守法的传统精神,在连番惊愕中不自觉接受了权力轴心极其荒诞的恶性作为。恶性政变突发,农民暴动又突发,秦帝国所有足以纠正中央恶变的政治力量,都因为没有起码的酝酿时间,而最终一一宣告失败。从根本上说,政变的突发性与农民举事的突发性聚合,决定了其后帝国命运的残酷性。

  

  这场突发政变所汇聚的历史偶然性因素,大体有如下方面:

  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确立扶苏为太子,偶然性一。

  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坚执进行最后一次大巡狩,偶然性二。

  始皇帝大巡狩之前怒遣扶苏北上九原监军,偶然性三。

  始皇帝最后一次大巡狩,于诸皇子中独带胡亥,偶然性四。

  始皇帝中途突发疾病,偶然性五也。

  始皇帝中途遣蒙毅回咸阳,“还祷山川”,偶然性六。

  始皇帝在蒙毅离开后,以赵高兼领符玺令,偶然性七。

  始皇帝于沙丘行营病情突然加重,偶然性八。

  突发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写完遗诏,偶然性九。

  突发病情未能使始皇帝召见李斯会商善后,偶然性十。

  长期忠诚无二的赵高突发人性变形之恶欲,偶然性十一。

  栋梁重臣李斯突变,最为不可思议,偶然性十二。

  扶苏对假遗诏之缺乏辨识,或不愿辨识,选择自杀,偶然性十三。

  蒙恬政治判断有误,被逼入狱并最后自杀,导致帝国九原大军涣散,偶然性十四。

  蒙毅被突然下狱,并被迅速杀害,偶然性十五。

  王翦、王贲父子于始皇帝生前病逝,偶然性十六。

  李斯在政变后一错再错,大失前半生政治水准,终致惨死,偶然性十七。

  胡亥素质过低,近于白痴,偶然性十八。

  因李斯突变,秦帝国功臣阶层分化不能凝聚力量,偶然性十九。

  赵高恶欲野心膨胀变形,大出常理,偶然性二十。

  陈胜吴广之“闾左徭役”突发暴动,偶然性二十一。

  关中老秦人人口锐减,对恶性政变失去强大威慑力,偶然性二十二。

  ……


  最为关键的两个人物——赵高与李斯的突变,可谓这种偶然性的典型。

以赵高前期的表现与功绩,始皇帝对其委以重任且信任有加,是完全正常的秦法尚功的用人法则。唯其如此,赵高的人性恶变突然发作,并无必然性,确实是一种人性突变恶变的偶然性。若说赵高从少年时代起,便是一直潜藏在始皇帝身边的奸佞或野心家,是十分滑稽的。

李斯更是如此,以其前期的巨大功绩、杰出才具、自觉的法家理念,及其在几次重大关头表现出的坚定的政治抉择,实在不可能在与蒙恬的地位高低上计较。然则,李斯恰恰接受了赵高说辞,恰恰计较了,这是必然性么?仅仅以李斯青年时期的“厕鼠官仓鼠”之说,便认定李斯从来是一个私欲小人,同样是滑稽的。

李斯与赵高,都是英雄与魔鬼的无过渡对接,都是历史极其罕见的异常人物,其突然变异,隐藏着人性未知潜质的巨大秘密。从社会原则与政治原则出发,任何时代的人事任用,都不可能以对这种人性秘密的把握为尺度,不可能以极少数的突然变例去判定,而只能遵循实践法则,以人物的既往历史表现(功与罪)去判定。所以,秦始皇对李斯赵高的重用,是无可指责的。从实践上说,赵高与李斯的政治地位,是其努力奋争的结果,是个体历史的必然。唯其如此,赵高李斯的突然的巨大的变异,实在是一种不可预知的偶然性。


  种种偶然性导致的这场政变,是历史上摧毁力最强的恶性政变。

作为一种权力更迭的非常态方式,政变,从来存在于从古至今的政治生活之中。就其结局与对历史的影响而言,政变有三种历史形式:一种是相对正义方发动的良性政变,譬如后世最著名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一种是仅仅着力于夺权而不涉及国策,无可无不可的中性政变,譬如赵武灵王末期的政变,以及后世的明成祖朱棣政变等;第三种,是破坏力最强的恶性突发政变,其最著名的典型,便是始皇帝身后的赵高李斯政变。

这场政变之所以成为恶性政变,是由其主要发动者的特质决定的。

这一政变的轴心人物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三人的具体谋求目标不同,但目标的根基点相同:都是为了谋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为私欲所诱惑。其最为关键的李斯与赵高,都是帝国的赫赫功臣,赵高掌内廷大权,李斯掌国政大权;两人结合,一有足够大的政治权力,二有玩弄二世皇帝于股掌之间的最高“势位”,三有足够大的社会声望,四更有改变始皇帝既定国策的权力手段。如此之下,其恶性政变的摧毁性特别强大。

之所以成为恶性政变,并不在于政变开始与过程中的权谋与恶欲,而在于政变成功之后的再度恶变。若胡亥即位后,赵高与李斯同心为政,妥善推行李斯已经在始皇帝在世时开始了的适度宽政,减少徭役征发,而避免了农民的突发暴动,这场政变完全可能成为无可无不可的中性政变。这里,再次表现出一种偶然性:事情没有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而是赵高再度发动恶性政变,大大偏离了李斯卷入政变的初始预期。这次,诱发因素变成了胡亥。胡亥即位后,低能愚顽的享乐意识大发作,进一步诱发了赵高全面操纵国政的野心,最终导致了赵高再次发动政变,杀害了胡亥。在这再度恶变的过程中,李斯几欲挣扎,几欲将国政扳回常态,然由于已经与帝国权力层的根基力量疏远,其努力苍白无力,终于陷入了赵高的阴谋而惨死。


  政变,再度政变,使这一政变终于走上了恶性道路。

恶果之一,秦帝国坚实的权力结构迅速崩溃。在赵高“诛大臣而远骨肉”的残酷预谋下,嬴氏皇族被大肆杀戮,帝国功臣被一一剔除,中央政权发生了急剧的恶变。

恶果之二,反其道而行之的种种社会恶政——大工程不收反上,大征发不减反增,赋税征收不轻反重。凡此等等,迅速激发了激烈的民众反抗,由此而诱发了复辟势力的全面复活,使社会动荡空前激烈,矛盾交织难解,大灾难终于来临。

恶果之三,秦帝国群策群力的施政决策方式荡然无存,骤然转变为胡亥赵高的荒唐臆断。中央决策机构全面瘫痪,以致胡亥对农民暴动的大动乱程度的荒唐认定,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纠正。在始皇帝时期,这是无法想象的。
  综上所述,秦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战国大争传统,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惯性,导致了空前剧烈的全面动荡。

 

秦末动乱之快速剧烈,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

从始皇帝病死沙丘的公元前210722日,至公元前2097月大乱之时,堪堪一年。这一年之中,天下由盛大治世陡然化作剧烈乱世,转折之快,如飓风过岗万木随向,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大象飞转!及至大泽乡九百徭役揭竿而起,竟能达到“旬日之间,天下响应”的激速爆发之势,为后世任何大动荡所望尘莫及。

在社会节奏缓慢的自然经济时代,煌煌强势一年急转直下,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事实上也只有这一次。


  历代史家解释这一现象,无不归结为秦“暴政”蓄积已久,其发必速。

所谓“天下苦秦久矣”,正是此等评判之依据。实则不然,这种轰然爆发而立即弥漫为整个社会大动乱的现象,固然与秦二世恶政有直接关联,也与始皇帝时期的帝国施政有关联,但不是必然性关联,尤其不是长期“暴政”激发一朝大乱的必然性因果关联。基本的原因是,秦帝国并非暴政,更不是长期暴政。秦末大动乱其所以骤然爆发,且立即全面漫延,成为人类历史之唯一,其根本的原因,取决于那个时代独有的社会特质。不理解或有意忽视这一特质,则无法深刻解析这一历史现象。

  

什么是秦末社会的独有历史特质?

 

秦末社会的独有历史特质,在于战国大争传统依然是主导性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决定着时人对种种事件的认知标准,也决定着随之而来的反应方式与激烈程度。为此,要深彻体察两千余年之前的那场剧烈大爆发,首先得理解那个时代的价值理念,理解那个时代的行为方式。否则,不足以解释其普遍而剧烈的反应,不足以解释其大规模地酷烈演进。作为解析人群活的历史奥秘的探索者,最不能忽视的,便是发掘那个时代已经被史书风干了的鲜活要素。否则,曲解是必然的。

首先要关注的大背景,是秦帝国建立后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

秦帝国恶性政变发生之时,一统天下尚只有短短的12年。无论以哪个时代的变化标尺衡量,12年,都是个太短太短的时段。其时,七大战国生死拼杀的那一代人,全部都正在盛年之期;家国兴亡所导致的巨大精神鸿沟,尚深深植根于种种社会群体之间,尚有很远的距离才可能弥合。就权力层面说,战胜者成了一统天下的君王与功臣,战败者则成了失国失地的臣民或罪犯。此间鸿沟,既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不深。就民众层面说,战胜国臣民的主宰感、荣誉感与尊严感,以及获取巨大的战胜利益的愉悦感,都倍加强烈。灭亡国家的民众,其浓烈的沦丧感、失落感与自卑感,以及在社会利益分割中的不公平感,被鲜明地放大了。此间鸿沟,既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不深。

就关注焦点而言,也是不同的。

作为战胜者的帝国政权与本体臣民,立即将全部心力投入到了大规模的文明创制之中,力图以宏大的建设功业达到人心聚化,从而达到真正的天下大治。而作为战败亡国的山东六国臣民,其需求则要复杂得多:山东民众孜孜以求的是,力图从统一新政中获得实际利益的弥补,获得精神沦丧的填充;山东六国之贵族阶层,则殷殷渴求于复辟,殷殷渴求夺回已经失去的权力、土地与人民。此间鸿沟,不可能没有,更不可能不深。


  凡此种种鸿沟,意味着这时的社会心理尚处于巨大的分裂状态。

帝国政权的统一,距离人心的真正聚合,尚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从总体上说,天下民众确定无疑地欢迎统一,并欣然接受了统一。始皇帝大巡狩刻石中的“皇帝并一海内,天下和平”并非虚妄之辞。然则,历史与社会的复杂性便在这里:对于一个魄力宏大且又洞彻天下的政权而言,上述种种社会鸿沟,都可能在妥善的化解中渐渐趋于平复;而对于一个不知深浅的恶变政权,上述种种社会鸿沟,则可能立即从潜藏状态骤然转化为公开状态,精神鸿沟骤然转化为实际颠覆!

就其实质而言,秦帝国统一初期,整个社会心理仍旧处于一种不定型的可变状态,天下对秦帝国一统政权尚未形成稳定的最终认可。渴望重新回到战国大争时代的精神需求,仍然是一股普遍而强劲的社会思潮。

唯其如此,在后世看来相对寻常的种种事变,在这个时期都具有数倍数十倍放大的强烈反应后果。如秦二世胡亥般低能昏聩的君主,前世有之,后世更多有之。然则,其时社会反应之迟钝缓慢,远远无法与秦末之激烈快速相比。自西汉末期的绿林、赤眉农民军暴动起,任何时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反复酝酿多年方能发动,发动后又长期转战,很难得到社会有效支持;至于普遍响应,更是极其罕见。此种现象,愈到中国后期愈明显。宋王朝享乐庸主多多,且内忧外患频仍,农民反抗经久不断,然却数十年不见天下轰然而起。明代昏君辈出,首代杀尽功臣,此后外患与政变迭出,后更有“家家皆净”之号的盘剥皇帝嘉靖,而明代酿成农民大起义,却竟然是在二百余年之后。

纵观中国历史,其对昏暴君主的反应差别之大,直教人怀疑战国华夏族群与后世国人简直就不是一个种族。

  

此间根本,正在于活历史中的时代精神的巨大差别。

根本点,是直接延续于秦帝国时代的战国精神。


  春秋战国时代,是“多事之时,大争之世”。

那时,普遍的生命状态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当此之时,世风刚健质朴,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对国家大政的评判,既直截了当,又坦荡非常。春秋战国时代的普遍现象是:国有昏君暴政,则人才立即出走,民众立即反抗,或纷纷逃亡。这种刚健坦荡精神,既包括了对昏聩政治的毫不容让,也包括了对不同政见者的广阔包容,因之,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奇观。在中国历史上——

  只有这一时代的贵族,可因政见不同而流亡天下,并能在流亡中寻觅时机再度夺权。

  只有这一时代的政治失败者,能在被贬黜流放中再度崛起,重新返回权力场。

  只有在这一时代,士人能以政见为标尺选择国家,合则留不合则去,独立性千古罕见。

  只有这一时代,民众可以自由迁徙,能做到“危邦不居”。

  只有这一时代,民众可以对不能容忍的暴政一挥手便走,否则,便聚而抗争。

  只有这一时代,民众真正地千刀万剐过昏暴的君主……

  凡此等等奇观,皆赖于这一时代的“大争”精神。

  凡此等等奇观,皆是这一时代的社会土壤所开出的绝无仅有的奇葩。


  这一时代现象,便是天下问政的风尚。

这一风尚的实际内涵,是对失败者的宽容,对当权者的苛刻。


  秦统一中国之后的12年里,春秋战国遗风仍然以浓烈的历史传统,存在于现实社会。

整个社会对已经灭亡的六国,并没有因为向往和平与统一而从精神上彻底抛弃,对六国贵族的复仇,更没有因为遵奉秦法而一概冷落;至于对复辟旧制带来的恶果,则因为没有复辟大毁灭的历史先例,其时尚无法深切体察。其时,天下民心对帝国大政的基本态势,仍然是春秋战国的价值法则:你果真高明,我便服你!你果真低能,我便弃你!始皇帝雄风烈烈,大刀阔斧开天辟地,大谋天下生计,谁都会看在眼里。

  

好!帝国施政纵有小错,民众也容忍了。

  

秦二世低能昏聩,杀戮重臣,享乐与聚敛并发。

  

大谬也,是可忍孰不可忍!民众立即起而反抗。

  

在那个时代,没有漫长的忍耐与等待,没有基于种种未来利益与现实利益而生发的反复权衡,没有“臣罪当诛兮,天子圣明”的愚忠世风,没有“窃以为如何如何”的萎缩表达方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都是简单明了的。
  

  轰然之间,社会直感立可爆发为巨大的社会风暴!

  这便是社会土壤,这便是时代精神。


  就历史事实说,始皇帝以战止战而一统天下,民众无疑是真诚地欢迎,真心地景仰。一个新政权堪堪立定,便致力于破解人身依附、取缔封地旧制、决通川防、修筑道路、消除边患、建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统一田畴等等天下生计作为。再加上帝国君臣上下同心,政风清廉,遵奉法度等等后世罕见的清明政风。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锤炼的天下臣民,不可能没有分辨力,不可能不真诚地景仰这个巍巍然崛起的新帝国。唯其如此,天下臣民容忍了相对繁重的徭役,容忍了相对繁重的赋税,也容忍了种种庞大工程中夹杂的部分与民生无关的奢华工程,如拆毁六国都城而在咸阳北阪写放重建。甚或,也容忍了勤政奋发的始皇帝任用方士求仙采药,而求长生不老的个人奢靡与盛大铺陈。


  归根结底,人民是博大的,明智的,通达的。

事实上,人民在期待着始皇帝政权的自我校正。

毕竟,面对始皇帝这样一个不世出的伟大君主,人民宁可相信他是愿意宽政待民,且能够自我校正的。这种天下心态,虽非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精神,然却也是基本的复杂人性的活化事实,既是正常的,也是前世后世屡见不鲜的。

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不惜以累积民怨为代价而追求宏大功业,是极为常见的。这种君主,其归宿大体不外三途:其一,暮年自我校正,且能清醒善后,战国如秦昭王,后世如唐太宗;其二,有所悔悟而来不及自我校正,然却在生前能清醒善后,择贤君而立,故其弊端被后世继承者校正,后世汉武帝为此典型;其三,既来不及自我校正,又来不及清醒善后,骤然撒手而去,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导致巨大的颠覆性恶变。


  无疑,始皇帝属于第三种情形。

始皇帝身后的恶性政变,既滑出了始皇帝的政治个性逻辑,又滑出了帝国法治的常态性逻辑,本身便是一个历史罕见的偶然性。且让我们作一条历史的延长线:若没有陈胜吴广的农民暴动及其引发的复辟恶潮,度过胡亥赵高的恶政之后,由子婴继位秦三世;在此情势之下,帝国政治能否恢复平稳状态?应当说,答案是肯定的。果然如此,后世对秦政秦文明的评价又当如何?

  

这一假设的意义,在于展现历史逻辑。

这一假设的意义,在于清楚认识秦亡并非因秦政而发,秦亡并不具有必然性。  

于是,历史的逻辑在这里突然断裂了。

强大的惯性力量,绞杀了本质上具有可变性的历史逻辑。

这便是秦帝国突然灭亡的历史本质。

    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逝于历史的天宇,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巨大变数。  

    伟大的原生文明淡出高端文明视野,是中国文明史的一幕深刻悲剧。


相关文章:
·孙皓晖: 《文明大潮三千年》第五期——信用的力量
·孙皓晖 :《文明大潮三千年》第二期——秦真的亡于暴政吗?
·渊渊:“食盐战争”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孙皓晖:谈秦亡原因
·孙皓晖:秦文明是中国文明根基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