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崔长林:西方文化在中华原理面前 
作者:[崔长林] 来源:[原创] 2008-03-21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在向读者阐述我中华原理。为此,笔者特别撰写了《何谓‘中华原理’?何谓‘中华理国’?》的文章。为何要花这么大的气力来阐述我“中华原理”?因为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中华民族的香火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香火唯一不断的民族,有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客观上有一个“中华原理”的存在。诚然,已经到了必须要阐述她的地步,否则,可真有点“守着”我“中华原理”之“金饭碗”来“讨饭吃”的问题。

 
东西文化的根本区别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我需要首先向我的读者阐述一下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与内在联系,它关系到,是我中华原理伟大还是各种主义伟大的问题,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究竟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当然,它也关系到在本世纪我中华民族是否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使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

最近,有不少的学者和经济学家在讨论中西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其中,盛洪教授的《寻求中华文明新的制度结构》就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此文很长,但我还是仔细地阅读了一番,可以说受益匪浅。但读到最后,我觉得,盛洪教授还是没能把我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给指出来,虽然已经非常接近。当然,由于没能把中华文明的本质指出来,所以也就很难把西方文明的本质一并指出。

笔者以为,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就区别在或者说就体现在——东方文明崇道理,而西方文明追求实力。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就从解读《周易》开始,并衍生出了两个较大的文化流派,一个是主张“中庸之道”的儒家,一个便是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不难发现,在他们主张的东西里面,都有一个“道”字。试问,“道”是什么?无疑,它是在泛指“道理”或“原理”。

当然,如有人把“道”理解为“物质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原理”也可以,总之它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种与“客观实在”有本质区别的东西——“客观虚在”。如此,笔者也就自然阐明了另一个问题,西方文明的本质特征就体现在——他们一直在追求“客观实在”。什么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无不是追求“客观实在”的具体表现。当然,两种文明也有相互渗透的地方。
 
中华是崇尚原理之国
 
现在要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两种文明或者说两种文化,谁更优秀一些或者说谁更伟大一些呢?显然,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同文化流派和它们的代表面前。笔者以为,比较客观的说法应该是,各有千秋。反之,当然也成立。这是因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的东西没有,也就更不要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立场、角度,也很难用“好”或“坏”来评价。

那么,该用一个什么标准、依据来对东西文明的有劣来加以评价呢?笔者以为,只能让事实来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比如,人们就不能说,中国古代文明的创造,是在西方文明、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当然,人们也不能说,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是在对“道”的诠释过程中形成。但是,有一点谁也否认不了,那就是,我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香火的国家。

诚然,笔者也不否认,中国的历史,曾经有过多次、险些被人中断的故事,但是,最终都能转危为安。以上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一定有她的道理,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或许有人会问:在近代、现在,中华民族为什么落后了起来?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一、封建主义过于强大,没能发展起资本主义;二、帝国主义侵略,使白银、资本外流。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对各种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种主义的引进(如绝对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和对本来符合中国国清的各种主义(如市场经济)的排斥。但是,在紧要的关头,聪明而智慧的中国人民,终于进行了符合规律、符合原理的正确选择。不仅如此,我伟大的中国人民业已充分地认识到:不仅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需要符合我中华原理,物质世界的未来也必定符合中华原理!

何谓“中华原理”?
 
何谓中华原理?简单地说,可用一个字来加以概括,那就是“道”。大家知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一个便是道家的“道法自然”。所谓“中庸之道”,讲的是“不偏不易,不上不下”。其意思是说,万物均是由“中”分化出来;同时,由于有“中”的存在,所以万事万物才能存在和持续存在下去,而发展则建立在“中”的基础上。中华由此而得名。

中华是一个一直在追求原理而非崇拜各路神仙的民族,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易经》而非《圣经》中得到证实。而我中华文化,可以说正是在解读《易经》这本书的内容之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据说,我们的祖先周文王就开始便演《周易》,而孔子也是解读《易经》的高手。有人说正是由于有《易经》这本书和对《易经》这本书的解读贻害了我中华民族,其理由是,它是中华儒教之源。

笔者显然是不同意上述观点的。理由是:一、《易经》不仅是儒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法家等众多学术团体、文化流派的发祥地;二、在“演义”的过程中,虽然有许多歧义、有误读,但瑕不掩瑜是可以肯定的。而从总体上看,其过程能够体现我中华民族崇尚原理而不信各路神仙的优秀品质——有《不怕鬼的故事》为证;四、通过相、数、理、占四个步骤,达到认识世界和未来的目的。

何谓“中华理国”?
 
由于中华民族崇尚原理(道)而不信各路神仙,因此,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无疑应该获得“中华理国”之美称。比如“中庸之道”,讲的就是对称、就是和谐、就是存在,而只有在“中庸”的条件下,万事万物才能有序、对称、和谐、持续地存在下去,并能够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再比如“道法自然”,讲的是人类如何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而人类活动只有符合自然法则时可持续发展。

正由于如此,有“儒道同源”和“儒道一家”之说,无非是两者在分析问题时,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那么,何又谓中华理国?它说的是,中华是一个崇尚原理,十分讲理的民族,而不是一个强调“谁有资本,谁就拥有‘主义’”的民族,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名言。所以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多有“道理”、“讲理”、“评理”、“在理”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之说。

可以肯定,无论是《四书》还是《五经》,它们都是在试图向人们阐述某种“道理”或“原理”的书,尤其是《易经》、《诗经》、《论语》和《道德经》,无疑是向人们阐述自然演化原理和社会发展的原理,告戒人们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通过“说理”的方式而达到“通过已知达未知”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如此,为何不给“中华”冠以“理国”称号?

相关文章: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陆寿筠:一个爱恨三角——法家、儒家与西方自由主义
·陆寿筠:西方二元哲学对中国文化的肢解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六——人类文化的阴阳五行(6)
·陆寿筠:从心物二元观到拜物教文化霸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