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张文木:新文明的晨钟将在哪里响起? 
作者:[张文木] 来源:[] 2008-03-12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人类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创造,而传承文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这种能力。世界上能传承文明的国家大多都是在本地区占据主体地理板块的国家,而不是拥挤在地缘政治“破碎”地带的国家。近代工业文明产生于欧洲,传承于具有主体地理板块的美国。当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再也无法复制之时,新文明的晨钟将会在哪里响起呢?

  欧洲无力长期承载工业文明

  俯瞰地图,我们会发现,欧洲地缘政治力量分布是破碎的,而反观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景色则明显呈现出大板块特征:北太平洋东岸有目前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西岸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

  欧洲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欧洲主要大国是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它们相继对欧洲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英法德三国面积仅占欧洲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主要大国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和印度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0%。

  欧洲是世界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还在于除俄罗斯外,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还是大国间边际缓冲地带最少的地区。德国与法国边界相接,安全地带重合,经济重心紧邻、且双方实力均等,呈对称型制衡状态。法国与西班牙、意大利边界直接相接,后二者对前者也足以构成准对称型制衡状态。历史经验表明:如无广大殖民地补偿,国力,尤其是大国的国力会因与其力量对称的国家产生相应抵消,抵消的程度与双方力量对称的程度及边界接近的程度成正比。

  欧洲是破碎型地缘政治板块,这也就是说,与其他陆地大洲比较,欧洲板块———不管其生产力总量如何———是合力最小的地区。欧洲国家近代殖民扩张更多是为了转移国家间的巨大挤压,这种内部挤压使欧洲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竟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相反,中国、俄罗斯、印度、美国这几大政治中心地理板块间的广阔的缓冲地带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比如远离国家政治经济重心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国西藏、青海、新疆地区、印度的北方地区以及美国与亚洲诸国相隔着的太平洋,都使亚太大国力量之间有了广阔的缓冲地带;更为有利的是,在这几大国各自周边又镶嵌着广泛的具有破碎地域特征的小国群落。比如,中俄之间的中亚各国及蒙古等,中印之间的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缅甸等,这对亚太政治都起着比欧洲更为有效的缓冲作用。对中国更为重要的还有,中国东部边界还为同具破碎特征的小国所镶嵌,这在相当程度上缓冲了甚至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那种来自美国对中国东部的战略压力。

  欧洲的地缘政治特点,使它没有能力长期承载工业文明。欧洲在17-18世纪还陷于不间断的战乱之中,当时只有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帝国具有这种传承人类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以至美籍历史学家孔华润说:“这足以使当时任何一位冷静的观察家都会作出如下预言:这些(欧洲)国家将很快内耗衰竭,而中东和东亚地区(笼统地被称为‘亚洲’、‘东方’或‘东部’)较为统一的帝国则会成为长时间影响世界事务的决定力量”。只是由于北美洲主体地缘政治板块即美利坚合众国的出现,才将欧洲工业文明承接过去。从华盛顿到林肯完成了国家建立到统一的任务,后来又不断扩张,最终使美国成为一个在北美洲占据绝对主体地缘政治板块的国家。这为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传承于北美打下了基础。美国吸取了欧洲的经验,坚决不允许美国在北美的主体地缘政治板块出现分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欧洲工业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但保留并传承希腊文明的并不是近代以英法德为主体的欧洲而是以罗马帝国为主体的欧洲。罗马以地中海为中心将欧洲整合为一个在欧洲大陆具有主体地缘政治板块的帝国并由此传承了希腊文明,欧洲文艺复兴将希腊文明改造并通过“五月花号”船将其传到北美。我们可从美国人的“五月花”精神看到希腊文明的影子。  

  美国绝对主体板块的地位,增大了美国的防务成本

  现在我们将视野从欧洲经亚洲,再进一步推向北美洲。如果我们可以认为亚洲是一个相对地缘政治主体板块的地区,那么北美洲则是一个绝对地缘政治主体板块的地区。这为美国的发展和扩张提供了欧洲和亚洲远不能比的地缘优势。如果联想到美国建国之初北美洲的地缘政治所呈现的远比欧洲破碎的地理历史,那我们就不能不为从华盛顿到林肯的美国领袖的治国能力和远大眼光所折服,作为中国人也不能不对维护中国的统一抱有铁血决心。

  但也应看到,美国在北美洲拥有的绝对主体板块地位对其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从正面说,美国犹如暖洋中的天鹅,北美洲内没有可构成威胁的陆地近邻,北美洲外又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西东合抱,在人类尚未完全征服大洋的昨天,美国的国家安全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只要国力许可,美国就可自由制定和实施其国家战略目标。如果说,正因为欧洲大陆地缘政治板块的破碎特征,才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那么正是美国在北美洲的绝对主体地位,才使美国在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性的霸权国家。

  但美国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其所处地缘政治位置的限制。在人类有能力完全征服大洋的今天,美国绝对主体板块的地位,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又增大了美国的防务成本。也就是说,两洋只能阻隔一定程度的而非所有程度的安全威胁。一旦威胁———比如“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能够越洋而来,那对美国来说就是致命的,这正如东海在保护的同时也最终断送了中华帝国的道理一样。正是因为美国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它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使美国人养成了从世界范围考虑其国家安全问题,并从世界范围来实施其国家安全政策的思维定势。

  随着人类越洋能力的逐渐加强,美国主宰全球的野心使它对两洋防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美国正变得“无穷大”,以至一个必须不断扩张的美国的“安全边界”(即利益边界)与对手国家的“边界安全”(主权边界)相重合———这在西太平洋地区集中表现为中美之间在台海问题的对抗。更可怕的是,面对空旷而无阻障的两洋海域,一个奢望用全球资源来支撑的美国必须占据分布于各大洋中的关键岛屿,这又使美国的安全边界事实上与美国的边界安全无形重合,这对美国国防几乎是一个天价的负担。

  对此,只要我们读读美国每几年一出的国家安全评估报告,并将美国的战略报告与其他国家的同类报告比较,我们就不能不说,美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在北美洲的绝对主体板块地位,使美国成了一个永远以世界主要大国为对手的国家。这对美国来说,是有幸中的不幸,因为美国自己创造又被迫维持了一个巨大却又是永远不足的国防开支,而这又正是美国国家安全的脆弱性所在。这种脆弱性导致美国总是为世界所累,它无法做到“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此,美国通过二战摆脱欧洲压迫后,就投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在遭遇“9?11”袭击后,又发动旷日持久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

  美国的发展模式及其据此而制定的全球性的安全目标需要全球资源支撑,这样的奢侈使美国不得不以全球海上关键通道安全为其战略的绝对重心。这些通道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为美国保证了巨大的用以滋养庞大的国内中产阶层的世界资源和利润回流。因此,美国事实上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资源来支撑远离制海权的陆上目标。 
 

  中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决定了这里将是传承人类新文明的国家 
 

  如果我们用“破碎型板块”来概括欧洲的地缘政治特征,那么,相对北美洲的“绝对主体板块”而言,我们可以将亚洲的地缘政治特征用“相对主体板块”来概括。由于中国特殊的亚洲中心地理地位,用“相对主体中心板块”来概括中国在亚洲的地缘政治特征。

  与美国近乎“裸状”的地缘政治特点相比,中国地缘政治位势处于“长袖善舞”的最佳状态:东北这边有朝鲜半岛抗护着,东南有印支半岛挡着。新中国诞生时,朝战和越战原本是对着中国的,结果中国在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上下开弓,跟美国打了十几年,中国大陆“身体”没有受损伤,坚持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减震”作用,是中国地缘政治天然优于美国的方面。在亚洲地区,中国西南和西北部地区有俄罗斯和印度两个大国。中国的西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空旷地带,使中印俄之间有了广阔的缓冲空间,其“减震”条件较充分。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民族能在世界上在很长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有其长处及特点。”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上述条件使它伸缩自如,这个条件在未来发展中还将继续产生积极作用。所以说,不要忽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能存在下来的并一直保持大国版图的资源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几个。因此,世界霸权国家一直都想分裂中国,但都没能得逞。仅此就可知中国必然是有天命的国家,是有文明创新能力和传承条件的国家。黑格尔看出这一点,他说:“假如我们从上述各国的国运来比较它们,那么,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征服无从影响这样一个帝国。”

  如果说西方是人类文明终结之地的话,那么,按黑格尔的说法,东方则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的世界北面是“朱门酒肉臭”,南面是“路有冻死骨”。这么两极对立和分化下去,何时是了?世界还得和平、和谐地发展。目前这种高成本的和依靠掠夺外部资源来支撑本国发展的西方模式已走到尽头,东方新文明的晨钟正要敲响。和谐是世界本质,而和谐思想的故乡恰恰是在东方。现代世界文明正在向东方转移。


相关文章:
·张文木:学习唐三藏——从政治上看玄奘和大雁塔
·张文木:新闻研究工作者的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担当
·张文木 :好理论要回答时代问题——谈谈《张文木战略文集》的治学理念和宗旨
·张文木:真理是鲜血洗出来的——从红军长征说起
·张文宏:如果致命传染病再度来袭,我们是否束手无策?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