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宋真宗笔下的小康社会 
作者:[新法家] 来源:[网友推荐] 2006-11-10

    回銮碑也叫契丹出境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御井街路西。其碑体高2.6米,宽1.3米,厚0.36米。碑阴刻“契丹出境碑诗”草书。相传碑上诗文为宋真宗赵恒所作,由寇准书写。它是记载宋代“澶渊之盟”历史事件的唯一实物,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出现了宋、辽、夏等几个政权相互攻伐的局面。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方辽(契丹)驱兵南犯,直抵澶州,对北宋王朝造成严重威胁。宰相寇准等坚决主张抵抗,促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随军渡河进驻澶州登上北城门楼,宋军士气大振,将士奋勇杀敌,大破辽兵,大获全胜。辽乃遣使议和,宋真宗借口“屈己安民”和辽订立了屈辱和约。每年给辽白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有名的“澶渊之盟”。宋真宗班师回銮时赋契丹出境诗一首,诗曰:

               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
               旌旗明夏日,利器莹秋霜。
               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
               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
               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上天垂助顺,回旆跃龙骧。

   “澶渊之盟”是我国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河南时,曾询问过宋真宗所登的北城门楼。1945年秋,陈毅路过濮阳时,所作《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泽东飞渝事》一诗,也有“能掷孤注寇莱好”之句。1991年2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濮阳时也察看了“契丹出境碑”,并作了“濮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我们要很好的把历史遗址保护起来,多做宣传工作,要把旅游事业搞起来”的重要批示。


相关文章:
·杰克·贝尔登笔下的中国“乡贤”与“地主”
·岳青山:基辛格笔下的抗美援朝,把西化精英“炸得粉碎”!
·王子今: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与海洋
·李雪涛:汤若望笔下的明清之变
·科学家沈括笔下的佛教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